首页 教师 经验分享

初三毕业班怎么带?任教26年的班主任分享经验

2017-05-08 17:20 编辑: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崂山四中的杨彩红老师从教已经26年了,其中有20个年头带的是初三毕业班。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杨老师积累了许多中考经验。她说,这20多年最大的收获不是桃李满天下,而是学生们能取得好成绩,未来能有一个好发展。老师对孩子的“爱”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和支撑,用爱引领孩子们的中考之路,孩子们会给自己和老师一份满意的中考答卷!

 

根据班情、生情分层制定班级目标

学生到了初三,成绩分化已经很明显。各个层次的学生影响成绩提升的因素各有不同,班主任必须在带班的过程中逐步细致地分析出学生的不同情况:哪些是成绩优异、习惯养成等各方面都已成熟的学生,哪些是智力水平高,但习惯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制约成绩提升的学生;哪些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也有成绩不稳,钻研精神不够的毛病;哪些是初二成绩较好,到初三学习上出现了劲头不足、成绩滑坡现象的学生;哪些是因为初二基础、习惯不好而导致初三成绩受到制约然而有提升空间的学生;哪些是因学习方法有待改进而影响提升的学生;哪些是因弱课影响整体提升的学生;哪些是学习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爱写作业的学生。班主任细致地分析到每个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班级的整体奋斗目标,并制定不同层次学生达标的计划。要达到班级的整体目标,必须做好与各科老师的协调工作,齐心促进班级目标的实现。班主任要积极协助各科老师基于初三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分层教学,并把分层教学落实到目标制订、内容讲述、作业布置以及教学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面对中考,学生心理压力太大。初中生的心理状况极为复杂,有的同学因成绩的取得而沾沾自喜,产生浮躁;有的因家庭问题而无心向学;有的因长期缺乏成功的体验而缺乏自信,不时出现的悲观、烦恼、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这就需要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问题给予激励。要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心理辅导,对学生常倾听、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去沟通、同时不失时机,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给予引导、教育、疏导、关心或鼓励,激发学生走出困境的信心,指点他们去为自己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中考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场艰苦的长跑,一时的热血沸腾难以实现自己理想的中考目标,要让学生持之以恒,班主任老师就要在这场长跑中不停地对学生喊:加油!坚持!不要偏离方向!并且,要坚持正面激励为主,发现学生的进步与优点一定要及时表扬!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知道他的每一个进步老师都尽收眼底,在老师欣赏、鼓励的目光下不断进步!

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让学生及时接受班主任的激励,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爱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归宿。班主任必须博爱:真诚地无条件地把自己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孩子。老师的爱应该包括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等诸多含义。这就意味着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能根据成绩、品德、言行的好坏就给学生戴上“好”与“差”的高帽子,然后区别对待。所谓的“好”学生我们要爱,所谓的“坏”学生我们更要爱。而且,杨老师提倡对所谓的“差生、学困生、问题生”要偏爱一些,因为他们远比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更需要爱。

杨老师很重视采用情感化管理,先说情再育人,激发学生积极情感,消除学生消极情感。她教育学生时:重视南风效应,攻心不攻城。

 

 

与任课教师加强沟通与交流

一个班级的进步绝不是靠班主任一人之力。它需要班级全体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而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班主任要积极协助任课老师的工作,树立“一损俱损、携手共荣”的团队理念。班主任要经常与各科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于各科老师反馈给班主任的学生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与心得,及时向各任课老师反馈班级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寻求任课老师的协助,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优势。杨老师在带班过程中实践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是任课老师的“导师制”,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和欣赏的任课老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欢的任课老师做自己的学习及思想导师,导师经常性地找学生谈心、分析问题、激励学生,对于及时有效解决学生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努力带好“家长班”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原生态家庭的竞争,所以“每个班主任实际带着两个班,一个学生班、一个家长班。

由家庭问题带来的教育困难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误区: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把教育责任都交给老师。有的家长督促孩子重视学习,但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是自家的私事,对合理、科学的学校教育不予积极配合,当家庭的教育价值观与之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常出于某中狭隘的目的,错误地引导自家孩子,这常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学校教育难以落实;有的家长受自身文化程度的制约,对学习不重视;更有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怕孩子在学习中吃苦……种种家庭因素带来的教育困难比比皆是!班主任对现时期初中生的特点和家长普遍存在的认识和教育误区,要通过认真的探索和研究,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尽力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家庭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秘籍

1、每带一个新班,第一次家长会一定有意识地与家长交流理念,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努力达成共识:

2、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密切联系家长委员会成员,与他们讨论解决一些家庭教育中碰到的难题,甚至根据家长关系亲密程度成立家长“对对帮”,充分利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来帮助家长,让家长来教育家长,这往往比老师的教育更有说服力。

3、利用班级微信群等渠道,经常向家长传播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专家的教育思想,讨论孩子教育的一些具体问题等,并与班级家长委员会配合,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4、通过电话、微信甚至家访等多种形式,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们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真的很关心,真的很用心,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进步,这一切要用实际行动真诚地表现出来。只要立足点是对孩子的关心、帮助,家长们慢慢地就会自觉地配合并支持老师的工作。

杨老师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一段话对她影响很大,这同时也是她的感悟:“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学生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青岛教育在(www.iqdedu.com) 王佳文

责任编辑:青报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