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数智赋能教师发展,市北区启动第四批名师培养工程

2025-06-26 16:40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6月26日,市北区第三批名师工作室结业典礼暨第四批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在青岛崇德小学举行,现场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授牌,并对第三批优秀工作室及学员进行表彰。

青报教育在线讯 6月26日,市北区第三批名师工作室结业典礼暨第四批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在青岛崇德小学举行,现场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授牌,并对第三批优秀工作室主持人及学员进行表彰。活动锚定“数智赋能”方向,发布名师工作室未来三年行动计划,并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硕果盈枝,再启新程

活动在市北区音乐名师工作室学员演绎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拉开序幕,青春活力的歌舞与器乐演奏,彰显了青年教师在名师工作室培养下蓬勃的精神风貌。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一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市北区在深化 “学术市北” 教育品牌、创新教研范式开展“SART”教师协同项目等方面的探索成果。近年来,市北区将名师工作室建设纳入区域教育发展系统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力度,畅通教师成长通道,逐步构建起了具有市北特色的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成为青岛乃至更高范围领域有影响力的名优教师培养的“基地”。他强调,市北区需进一步完善名师培养工作的 “资源整合链、人才培养链、平台服务链、成果孵化链” 四个链条,推动名师工作室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区域教育注入持久动力。

自2014年以来,市北区已先后建立了三批名师工作室。2025年,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确定了62位优秀教师成立“市北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遴选确定585名学员。活动中,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一为市北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进行授牌仪式;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翟春燕和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主任李德林,分别为第三批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和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代表颁奖。

青岛崇德小学教师郭璐告诉青报教育在线,近年来,青岛崇德小学两位教师获评第三批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两位教师获评市北区优秀工作室学员,两位教师成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九位教师入选第四批名师工作室成员。她表示,作为市北区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代表,在名师工作室中,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实现了自身的成长。青岛滨海学校教师宋文江代表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发言,为所有新一批主持人规划出发展目标:构建专业成长新生态,拥抱智能教育新时代,深耕课程、引领教研、培育特色成果。

课堂展示,数智赋能

颁奖结束后,市北区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青岛市北中学教师甘宇带来衔接学段语文项目式学习课堂《毕业季的告白(微项目学习)》。课程以“如何用现代诗歌为毕业增添仪式感”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梳理校园时光轴、分析诗歌意象,通过制定“意象美、建筑美、情感美”评价量表完成创作。市北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市北中学教师赵华军点评指出,该课例关注初小衔接、借助数智赋能、立足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人文性。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刻重塑教育生态。如何在数智浪潮中坚守教育本质,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迭代升级?市北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青岛第四实验初级中学教师韩鑫和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教师高玉翔与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主任李德林教授和全国教育劳模、全国特级教师青岛嘉定路小学刘青进行了题为《数智赋能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探讨,引领大家深度思考名师工作室又如何把握时代命脉,在创新中谋发展,为名师工作室指明了数智化转型的实践方向。

制度保障,行稳致远

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王馨悦对市北区第三批名师工作室研修工作总结,并发布市北区第四批名师工作室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明确表示,未来三年名师工作室发展将紧扣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对于工作室成员的培养也将坚守“弘道立教,做教育的大先生”精神内核。

会议最后,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朱晓玲为本次名师工作室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学校对于名师工作室做好资源保障、制度护航和组织保障;二是要求教研员引领工作室以课题驱动研究,建立“名师引领 + 学科联动 + 校际协作”教研模式,扎实做好成果辐射推广;三是发展中心教研部门、工作室成员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也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为优秀团队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