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不知如何认识大学专业?第一步要这样做!

2025-04-09 16:38 山东高考一点通(微信号:GK-SDETV)

摘要:新高考后,“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下,了解大学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众多的专业中选择出适合孩子的方向,这需要家长在填报志愿前做好梳理和规划。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专业。

现在,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不到60天的时间,眼下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的关键阶段,考生和家长应该尽快去了解高考的相关政策与信息,以便为未来的志愿规划提前做好准备。

新高考后,“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下,了解大学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众多的专业中选择出适合孩子的方向,这需要家长在填报志愿前做好梳理和规划。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专业。

三个维度认识大学专业

202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教育部同步发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是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的,即一个学科门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类,一个专业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搞清楚“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级称为学科门类。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新专业目录中把学科划分为14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如经济学学科门类包含经济、财政、金融、贸易等领域的知识,工学学科门类包含机械、仪器、材料、电子、土建、地矿、化工、轻工纺织、航空航天、环境安全、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第二级称为专业类。专业类是在同一学科知识体系下,根据知识面侧重的不同而分解出来的不同专业类别。如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服务业管理类等8个学科类。这些专业门类具有相同的理学特性,但相互之间又侧重不同的知识范畴,共计93个专业类。

第三级称为专业。专业比专业类更加具体,是在一个专业门类里派生出来的具体方向。一个学科内,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如土木类就包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个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如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横跨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两个学科,共计816种专业。

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一般是指那些专业性强,但是市场的人才需求不高,需要国家控制学生数量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了解了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的关系后,学生和家长首先需要对14个学科门类有宏观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以及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去深入了解。目前很多高校都是按照专业类招生,学生进入大学后,大一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进入大二后则会细分专业发展方向。

同一专业(类),不同高校的培养方向不同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同一个专业(类),在不同的学校里面,专业学习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开设有这个专业,但不同高校的学习侧重点不同。

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

所以说,同一专业,不同高校的专业培养方式有所不同,这需要考生和家长查阅学校资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