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市教育局:年内各区市争取建成“教联体”,70%学校建立“教联体”

2025-03-26 19:50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年内青岛市各区(市)要争取全部建成“教联体”,全市至少70%的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

青报教育在线讯 3月26日,青岛市教育局在青岛市金门路小学举办“教联体”建设工作研讨会暨2025年家庭教育、思政德育工作部署会,会议聚焦市域“教联体”建设推进新路径,总结“教联体”探索建设宝贵经验,部署2025年家庭教育与思政德育重点工作。青报教育在线现场获悉,年内青岛市各区(市)要争取全部建成“教联体”,全市至少70%的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

据悉,2024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指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工作方式”,并对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家庭、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等各主体在协同中的职责及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此次全市“教联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来自市南区、崂山区的2位分管局长,来自市北区富源路小学、李沧区实验小学、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小学、青岛大学即墨实验学校的4位校长,围绕“教联体视域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主题,依据区市和学校实际,谈看法,剖问题,析建议,分享了探索“教联体”建设落地过程中的经验。

市南区创新打造“区域-学区-学校”三级“教联体”协同育人布局,打通10个“百分百”进校园育人路径和校外“一核多馆多地”的市南本土育人行走地图。崂山区联合区宣传部、文明办、妇联等开展“校家社合育”系列活动,在五个街道成立五个校家社实践社区。青岛富源路小学把学生放在圆心,与社区共建“幸福教育生态圈”,与多家社会单位开展项目化基地共建。李沧区实验小学联合社区打造“15分钟育人圈”,与56个校外实践基地、高校联合开展实践活动,共建“周末研学圈”。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小学将企业生产线转化为育人资源链,把社区空间拓展为教育场域,让园区文化场馆变身第二课堂。青岛大学即墨实验学校与一汽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联合,构建实施了协同育人的“1+1+N”模式。

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表示,“教联体”建设是今年家庭教育的重点工作。年内,青岛市各区(市)要争取全部建成“教联体”,全市至少70%的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他强调,市、区、校三级“教联体”建设,要通过制定职责、任务、资源清单进行“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实现与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育人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青报教育在线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