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2025年建成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从青岛两会看教育“心”命题

2025-02-10 11:38

摘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成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并将其纳入2025年青岛市15件市办实事。多位教育界代表表示,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成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并将其纳入2025年青岛市15件市办实事。近日,多位教育界代表委员告诉青报教育在线,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这一举措非常及时,将为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心理健康服务下沉:基层教育的“及时雨”

“非常支持!这一政策来得正是时候。”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三十四中副校长林华直言,“心理问题低龄化、普遍化”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突出挑战,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的建成,将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她指出,目前学校普遍通过心理筛查、主题班会、重点帮扶等方式介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专职心理教师不足、专业指导力量薄弱等问题长期存在。“许多心理教师身兼数职,既要教学又要辅导,精力难以兼顾。”林华认为,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可通过整合专业资源,为学校提供系统性指导,缓解基层压力。  

以青岛三十四中为例,该校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率先探索分层干预机制:在小学升初一、初三升学考等关键节点组织心理调适活动,并联合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心理状态,还为家长开设辅导课程,形成“校—家—社”协同机制。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的设立,也将进一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力。 

紧迫性与必要性:需要从家庭到社会的全面思考

“这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来说,都非常迫切!”青岛市人大代表、山东省特级教师林诗红从社会维度剖析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她指出,学生心理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家庭与社会问题的缩影。“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偏差、青春期问题与互联网时代的叠加影响,让传统教育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她痛心于部分家长对心理问题的忽视:“一句‘孩子不懂事’,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林诗红强调,需通过公共宣传扭转“重成绩轻心理”的功利化倾向,“服务中心的成立是政府主动担责的体现,也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的关键一步。”  

她进一步强调,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知识传授,更需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的建立,将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挑战,培养积极心态与健全人格,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创新路径:沉浸式体验与资源整合很重要

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林诗红提出“沉浸式体验”的创新思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心理剧、角色扮演、VR场景模拟等互动形式,可能比传统说教更能触动学生,激发自我反思与成长。”  

林华则期待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成为资源枢纽:“整合社区、医疗机构、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心理拓展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出校园,融入城市生活。”

两位代表表示,希望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可以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培育,让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甚至企业园区均可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阵地,通过多样化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韧性。

青报教育在线 王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