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代表:在人员密集场所系统布局AED
摘要: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 ,是紧急情况下救治心搏骤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AED的救治降低了病死率。今年两会,市人大代表、青岛三十四中副校长林华提出关于在人员密集场所系统布局AED 的建议。
青报教育在线讯 2月8日,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三十四中副校长林华接受青报教育在线采访时表示,此次两会带来了关于在人员密集场所系统布局AED的建议。
她介绍,青岛作为人心向往的现代化的沿海旅游城市,在吸引大量人群流入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的挑战。从配置情况来看,青岛市每 10 万人 AED 拥有量为 16 台,在学校、社区、商场等人流量大、急救需求高的场所,AED 配备不足,这些与《中国 AED 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建议的每10万人拥有100至200台的标准有一定较大的差距,必然会导致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不易在黄金时间内获取 AED 进行抢救,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机。
林华认为,系统布局和有序推进AED使用,成为城市急救体系中的当务之急。
一是加强规划和政策保障。责任部门进行顶层设计,纳入全市民生工作,政府统筹,分批分阶段逐步提高AED的百人拥有量。加大财政保障力度,AED 配备和日常维护、培训费用等均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二是搭建AED信息化平台。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控设备的位置、状态、维护记录等信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平台,使用者更快查找到最近AED,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三是加强AED使用方法的培训。设备配备到位,需要扩大和加强急救队伍的培训,通过进社区、进高校、进商场等方式,开展AED使用和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在紧急关键时刻能够正确运用所学,挽救生命。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