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曦代表:推进青岛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尤其以DeepSeek、ChatGPT等新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AI工具,已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问答、个性化学习和6智能辅导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今年青岛两会,市人大代表,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李晨曦带来了关于推进青岛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尤其以DeepSeek、ChatGPT等新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AI工具,已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问答、个性化学习和6智能辅导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今年青岛两会,市人大代表,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李晨曦带来了关于推进青岛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李晨曦介绍道,中小学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因材施教不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交叉学科整合不够”等问题,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如果不及时引入和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将导致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先进水平脱节,进一步加剧城乡、区域间教育公平问题,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
她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从政策规划、技术应用、师资培训、数据安全和多方协同等多维度入手,构建一个开放、智能、安全、高效的现代教育生态系统,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为此,她提出了五条具体做法。一是制定智慧教育发展规划与标准,出台专项规划与指导文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二是推进智能化教学与个性化辅导。建设个性化智能学习平台,实施“智慧课堂”试点项目,促进交叉学科融合与项目式学习。三是加强师资培训与家校协同,组织定期AI技术培训,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四是推动全社会协同与多方参与。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智慧教育项目研究,共同建设AI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示范平台,推动先进成果向中小学普及。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和家长多方参与的智慧教育联盟,形成协同合作、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