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市政协常委邓庆尧: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引领城市绿色发展新风尚

2025-02-07 12:3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青岛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5500万吨,但其资源化利用尚处于空白状态。今年两会,市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邓庆尧带来了关于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引领城市绿色发展新风尚的提案。

青报教育在线讯 青岛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5500万吨,但其资源化利用尚处于空白状态。今年两会,市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邓庆尧带来了关于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引领城市绿色发展新风尚的提案。

邓庆尧介绍,建筑垃圾实际是一种生态环保、经济实用的原材料,可以加工成各种再生制品,据测算如果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青岛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0万吨,相当于1亿棵树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节省75.17万吨标准煤,同时可以减少50%的一氧化二氮、30%的二氧化硫和氮化物、28%的一氧化碳和10%的二氧化碳排放等。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

据此,邓庆尧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法律保障。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企业支持力度,设立奖补激励资金,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对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力量。

二是形成城市垃圾闭环管理体系。由市级部门牵头、多方协同,成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专班,对城市垃圾管理系统进行一体化规划,形成城市垃圾分类、清运、处理、再利用的闭环体系。

三是要强化公众意识和企业责任。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市民和建筑行业从业者对建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重要性的认知。强化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确保其在施工和拆除过程中遵守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政策,合理处理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是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科研补贴等方式,支持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新技术研发,推广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包括智能化分拣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通过示范项目展示资源化处理的成功案例,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模仿与推广,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良性循环。

五是优先解决装修垃圾治理难题。从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着手,推动各个小区装修垃圾规范化处置,物业公司与合法处置企业签订收运协议,不得私拉乱倒。对物业公司、垃圾清运企业、垃圾处置企业等关键环节实行一体化闭环管理。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