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西展委员:进一步推动青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要:他建议青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国际化的技能型人才,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青报教育在线讯 青岛两会在即,今年的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哪些关于教育的好声音?2月6日,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平度师范学校校长、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崔西展表示,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青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建议青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国际化的技能型人才,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崔西展介绍,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青岛职业教育虽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 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为此,他提出五条具体建议。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出台专项政策,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优惠。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动“校中厂”“厂中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推广“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定制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二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社会认知度。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职业教育体验日等活动,展示职业教育的成果与优势,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贯通升学渠道,完善“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机制,拓宽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就业质量,加强与优质企业的合作,确保职业教育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引进“双师型”教师,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任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四是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引进国际课程,与国际知名职业院校合作,引进先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交流,支持职业院校师生参与国际技能大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国际视野。围绕青岛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五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增加财政拨款,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与青岛主导产业相关的专业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