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我先行!田村小学千余名学子争做环保小卫士
摘要:11月15日,当垃圾分类的绿色星火传递到城阳区城阳街道田村小学,全校1000余名同学的热情被瞬间点燃。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一面色彩斑斓、签名林立的展览墙,映衬着一群热爱环保的学生。11月15日,当垃圾分类的绿色星火传递到城阳区城阳街道田村小学,全校1000余名同学的热情被瞬间点燃。在城阳区垃圾分类星火讲师王明玥的带领下,同学们畅游垃圾分类知识的海洋,将自己的签名密密麻麻地写在了垃圾分类倡议书上。
讲座伊始,王明玥老师问道:“有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当前我们推广的新型垃圾分类管理模式?”话音未落,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便迅速响应:“是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王明玥老师满意地点头,进一步阐释道:“这一模式旨在精简垃圾桶的数量,引导居民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垃圾分类后精准投放。具体的投放时间为早上07:00至09:00,以及晚上17:30至19:30。”
课堂上,王明玥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浓厚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随后,她借助生动的PPT和实物展示,将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法娓娓道来。她特别指出,可回收物并非“废物”,而是被误置的资源。在投放时,需保持其清洁干燥,避免污染;立体包装物应清空内容物后再投放;废纸、纸箱则需尽量平整或拆开压扁;对于已破损且带有尖锐边角的可回收物,则需先进行包裹处理。
“玻金塑纸可回收,资源节约蓝桶投……”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王明玥老师带领大家齐声诵读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垃圾分类顺口溜,为这场知识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课后,王明玥老师引领同学们来到垃圾分类主题展板前,继续探索垃圾分类的奥秘。展板上,一只可爱的小猪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诠释了垃圾分类的精髓:小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小猪不会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换猪的是可回收物。这种形象生动的展览方式,不仅让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垃圾分类倡议书旁郑重签字,几百个名字、上千个笔画,共同书写着他们对垃圾分类的坚定决心。
六年级一班的邵美甄同学满脸兴奋地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标准,也认真记了笔记。回去后,我一定要讲给全家人听,并承担起整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责任,让爸爸妈妈负责整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同样来自六年级一班的李延涛同学也表示:“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大骨头、坚硬贝壳、榴莲壳等较坚硬的物品属于其他垃圾,以后我再也不会乱扔了。”
王明玥讲师表示,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环保教育的种子播撒到家庭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带领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她强调,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分类行为,更是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是每个人对地球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田村小学校长杨健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此次并非田村小学首次举办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学校一直以来都将垃圾分类视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此次活动,是学校一系列环保举措中的一环,学校不仅定期邀请环保领域的专家进校园,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共享,形成校家共育的良好氛围。未来,田村小学将继续深化与社区、企业的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环保教育模式,如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环保主题手抄报比赛、实地考察垃圾处理厂等,让环保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他相信,通过这些努力,田村小学的每一位学子都能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情怀的环保理念传播者和实践者,成为更有担当的新时代环保小卫士,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