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禁止乱挖名师有助于教育均衡发展

2024-11-13 11:18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在教育领域,优质均衡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6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到2030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山东明确,严禁发达市、县(市、区)和城区学校到薄弱市、县(市、区)及县域普通高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薄弱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优秀教师和校长流

在教育领域,优质均衡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6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到2030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山东明确,严禁发达市、县(市、区)和城区学校到薄弱市、县(市、区)及县域普通高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薄弱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优秀教师和校长流失问题较为突出。禁止乱挖薄弱地区名师名校长,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之举。

薄弱地区学校本就面临诸多困难,优秀校长和教师是这些地区教育的宝贵财富。如果任由发达地区学校抢挖,将进一步拉大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使薄弱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加剧教育不公平。禁止乱挖行为,能够确保薄弱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被掠夺,为学生们提供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而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流失,会对薄弱地区的教育队伍产生极大冲击:一方面,会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导致人心浮动;另一方面,新教师的培养需要时间和成本,频繁的人员流动会使薄弱地区的教育陷入恶性循环。禁止乱挖行为,能够让薄弱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安心工作,稳定教育队伍,为当地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发达地区学校抢挖薄弱地区名师名校长,会使资源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不利于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通过禁止乱挖行为,可以引导教育资源合理流动,推动薄弱地区教育质量提升,实现区域教育共同进步。

做好禁止乱挖薄弱地区名师名校长工作,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十分必要。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禁止抢挖行为的具体要求和处罚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学校招聘行为的监管,对违规挖人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另外,也要做好政策倾斜,提高薄弱地区教师待遇,强化教师培训与交流,培育本土教育人才,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比如,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薄弱地区教育优先,增强薄弱地区教育的吸引力,让优秀校长和教师愿意留在当地发展。

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总体要求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由此可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目标和艰巨任务,除了落实落细禁止乱挖薄弱地区名师名校长这一重要举措之外,还须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精神,在其他相关方面打好“组合拳”,久久为功。

比如,山东在此次出台的方案中提出,按程序适当整合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和确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保留一所初中学校。这些办法值得借鉴。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巩固提升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均衡教师资源配置,落实“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实行义务教育教师乡村学校服务期制度,推动县域内校长、教师均衡配置。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