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别让 “隐形杀手” 得逞!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知识

2024-11-12 17:41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在密闭的空间里长时间洗澡、吃火锅、烧炭取暖,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意外一旦发生,常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到高度警惕,避免在生活中发生此类事件!那么,该怎么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呢?

天气越来越冷,最舒服的事莫过于洗个热水澡,在家吃顿热乎乎的火锅或者烧炭取暖……但是,在密闭的空间里长时间洗澡、吃火锅、烧炭取暖,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意外一旦发生,常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到高度警惕,避免在生活中发生此类事件!那么,该怎么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呢?

何为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如何区分一氧化碳中毒程度?

1、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2、中度中毒患者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3、重度中毒患者将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紧急施救如何进行?

1、应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紧急救援。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做体外心脏按压。

3、立即给氧,有条件应立即转医院高压氧舱做高压氧治疗。

急救有哪些认识误区?

1、冻一下就会醒?寒冷刺激不仅会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

2、臭渣子味就是一氧化碳?事实上,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有些人认为屋里没有臭渣子味就不会中毒,这也是错误的。

3、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关得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保持透气良好。

4、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醒了就没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必须经医院系统治疗后方可出院,否则容易遗留并发症或后遗症。出院后应口服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重度中毒患者一般需一两年才能完全治愈。

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1、用煤、炭、柴取暖的村(居)民,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应格外注意,室内门窗不要封闭过严。

2、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3、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使用液化石油气,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得倒置、用热水浸泡,更不得用火加热,残液不要自行处理,要注意经常检查是否存在漏气的现象,阀门要关紧。

4、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如开内循环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5、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浴房间内。应将其安装在洗浴房间外靠近窗户的地方或室外。尽量使用烟道式燃气热水器,且对燃气热水器和排气扇要经常进行检查维护。

小结

什么是一氧化碳: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被人体吸入后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是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在密闭的空间内使用燃气等燃料。如果发现一氧化碳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中毒事故。以下预防知识要牢记:

1.注意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保持通风良好,不要长时间使用。

2.不要在室内使用煤炭、木炭等取暖,尤其是在密闭的空间内。

3.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灶具,确保安全无泄漏。

4.使用燃气灶具时,要打开窗户或排风扇,保持通风良好。

5.不要在车内长时间开启空调,尤其是在密闭的车内。

6.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如厨房、浴室、锅炉房等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

7.如果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拨打急救电话。

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

1.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视力模糊、眼前发黑等症状。

3.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

4.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5.皮肤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中毒事故。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来源 | 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