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如何帮助中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快收好这份习惯养成指南

2024-01-12 14:48 人民教育

摘要:如何在中学阶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呢?笔者认为,要直击习惯养成教育的难点,把握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同时理清习惯养成教育的逻辑。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习惯培养至关重要,而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正是习惯培养的核心。

在一些老师和家长的眼中,初中往往是和“叛逆”画上等号的,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常常让家长、老师感到无措;对于高中生,大家的反应可能是无奈,感觉能参与孩子成长的时间、空间越发局限。如何在中学阶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呢?笔者认为,要直击习惯养成教育的难点,把握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同时理清习惯养成教育的逻辑。

习惯养成教育的难点是改变习惯

正所谓秉性难移,习惯养成不易,改变更难。为什么说“改变”呢?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多习惯,其中不乏一些“陋习”。所以,中学阶段的教育,难的不是从零开始培养好习惯,而是不断破除学生的坏习惯。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抓住契机。初一、高一两次新生入学,是最重要的两次契机,而初二初三、高二高三的一以贯之,则是强有力的保障。

九月迎来开学季,关键词就是习惯养成。每届新生入学,我们都会精心设计入学仪式,赠送入学礼,比如走红毯、赠送定制记事本、与新生合影等,入学初期开展校史教育,让每一名新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光荣传统和光辉历程,以温暖、融洽的生校关系、师生关系为基础,后续的习惯教育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说这是在后续学习生活中培养更多优秀习惯的根基所在。

特别是高一新生,在经历初升高的过程之后,心态可能已经变得浮躁,很多学生对学校的认知不一定是笃定的。这时就需要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亲其师信其道,甫一入学就增强对这所学校的价值认同感,发现学校特色,积极找出自身与新学段在匹配度上的差距,提升成长的内驱力,坚定丢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信念。通过每晚一日小结、周末返校一周总结、高效学习“六个本”(课本、作业本、笔记本、改错本、积累本、草稿本)展示互鉴等,帮助学生在这些日常琐事中发现曾经的不良习惯并及时改正,在总结与互鉴中下定决心,拿出“从新、从心开始”的气概。对于非新生的年级而言,九月作为新学年新开端,也是德育的重要节点。要在新学期之初激励初二、高二学子踌躇满志,固化之前的好习惯;初三、高三学子更应该豪情万丈,下定决心把优秀的习惯发挥极致。

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是价值观念的教育

老师、家长对中学生提出要求时,得到的回答通常是“听到了”“明白了”,但是真要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教授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对“为何而生”的价值观念往往有所忽视。不少同学都曾感到困惑和迷茫:我为什么要养成这些习惯?这些习惯对我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在习惯养成教育中,如果只注重习惯的机械训练和简单要求,而忽略习惯背后的价值观,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要始终致力于提升学生对良好习惯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为了让学生们对良好习惯的价值理解得更加透彻,可以以年级为单位策划主题班会,在不同学段分别开展学习经验分享、榜样人物剖析、良好习惯解读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作杠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认同“习惯决定命运”,认同通过奋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唯有形成这种认同感,才能具备改变以往不良习惯的强烈意愿,并持之以恒地实践。

养成习惯的过程要遵循“知情意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遵循“知情意行”的习惯养成教育规律,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比如最让老师和家长为难的手机管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中学生也变成了“低头族”,养成了依赖手机的习惯。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就是要改变这一既成的习惯,难度不小,大部分学生并不情愿,甚至是抵触的。我曾经带过这样一名学生,高二一年买了三次智能手机。我的处理逻辑是:先分析清楚他这样做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包括家长的教育风格等;再根据他自身的情况提供认知的基础,给予情感上接纳的时间差,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渐渐明白要合理规划手机的使用时间,最终达成规范的行为习惯。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最终结果是令人欣喜的,这个学生改变了以前沉迷手机的不良习惯,顺利完成了学业并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养成良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习惯的益处,让他们能从情感上主动接受,并在逐步养成的过程中入脑入心,最后外化于行,在实践中渗透到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全过程。

如果学校和家庭希望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或者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投石问路”,先做铺垫,提前化解孩子们可能出现的抵触心理,让孩子们先从心理上接纳这些习惯,这样在老师、家长提出要求之后,孩子们基本能够保证言出必行,良好的习惯才可能顺利养成。

达成集体认同,提供习惯养成的土壤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良好的集体环境会提高个体的自律程度,也能够实现卓有成效的他律。自律是习惯养成中能治本的强心丸,他律是习惯养成中可治标的救心丸。只有良好的集体认同才能让自律更充分,他律更及时。同时,破窗效应也提醒我们,不能忽视家庭环境和班集体中的不良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如,要求孩子学习,父母却在家中玩手机或聚会;要求学生自习课上专注于自己的任务,但部分学生讨论的声音过大、形式过于随意,这些都是集体认同不和谐的表现,良好的习惯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养成。因此,要达成良好的集体认同感,让孩子们在任意一种环境中都能感受到来自集体或他人的积极影响,为孩子提供培育好习惯的土壤。

理顺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的逻辑

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属于行为习惯的范畴。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映射,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着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一是要家校联动,更新观念。以前班里有一位男生,寝室内务凌乱,教室座位周围也是杂乱不堪,一学期提醒下来效果并不明显。男生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工作繁忙,没有及时注意到并引导孩子改正这一不良习惯。我向男生的父母“展示”了他杂乱无章的学习资料,向他们表明这些不良习惯已经影响了其学业本可以获取的更佳成绩,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于是家校合力,督促其有序整理资料,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学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才会起到“1+1>1”的效果。

二是要言传身教,齐抓共管。我常常看到身边很多同事整理学生放在教室外的雨伞、书橱等,老师们自己的办公桌和资料也整理得井然有序。这样的班主任所带的学生也大都养成了及时整理的好习惯,能够保持教室整洁。而家庭是最早的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父母的影响更加深远。父母归纳整理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样会成为子女的榜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也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除了形成共同的示范作用,齐抓共管还需要及时沟通,一旦发现不良习惯有了“抬头”的迹象就可以立刻“压制”,效果直接且明显。家校协同,形成监督与管理的合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受益一生,并为未来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用加法培养好习惯,用减法克服坏习惯,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不因坏习惯太多感到挫败,而要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断增强信心和力量。

(作者系重庆一中团委书记 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