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教育的幸福从哪里来?

2023-10-09 16:15 第一教育专业圈

摘要:教育是幸福的事业,幸福是教育的基本要义。教育需要幸福,教育离不开幸福,教育应该追寻幸福。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幸福备受人们青睐与关注。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幸福是教育的基本要义。教育需要幸福,教育离不开幸福,教育应该追寻幸福。

教育失去了幸福,教育一旦被沦为一种苦役,教育就没有了它的温度,没有了它的美好,没有了令人的憧憬与向往。

教育的幸福不是子虚乌有,也不是空穴来风,教育的幸福来自于现实的教育与教育的现实。

第一,从校园文化的积淀中来。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是校园的精神支撑,是形成共同价值取向的链接与纽带。

我始终认为,校园不一定要有高楼大厦,不一定要有宽阔的运动场,不一定要有先进的设施设备,但一定要有文化。没有文化的校园,如同没有文化的人一样,那真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一个有文化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幸福的校园;一个文化弥漫的学校,哪怕再偏僻,其它条件再差,一定是一个幸福满满、幸福荡漾的学校。

如果一个校园,一所学校,只有砖瓦、钢筋水泥的堆砌,哪怕高楼林立,硬件再好,都很难与幸福联系起来。

其实,学校的一墙一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廊一道都蕴藏着教育要素,都是可被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室、寝室、食堂、厕所、围墙、天花板,都可成为表达文化的载体,都可以注入文化的基因,赋予文化的元素;门板画、笑脸墙、植物壁、节日庆典、农耕文化等,都可点亮师生的精神世界,书写教育的感动与传奇。

第二,从书香阅读的涵养中来。阅读,是最廉价的教育投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改变孩子,改变教育,让教育变得相对公平的最佳路径。

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校园,哪怕处于遥远村庄,它也会充盈着幸福;一所书香四处漂逸的学校,即使校舍再简陋,它也可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学校。

书在阅读使用中才有意义,把长期封禁在图书室里的书“请”出来,使书漂流在校园各个区位和角落,让书成为校园最廉价的资源,随时随地与师生相遇;阅读需要氛围,通过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营造一个让师生面对书籍,欲罢不能,欲读不止的阅读“场”,增强阅读的情致,激发阅读的兴趣;阅读更需要带动引领,通过开展奖书赠书、经典诵读、师生共读、读书论坛、读书沙龙等一系列读书活动,评选表彰“读书人物”“书香班级”“书香寝室”“书香门第”,让阅读走进师生、走进家庭、走向社会,让书香滋养孩子的精神发育,让阅读成为教师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成长自己的最好方式。

一个校园书香味浓了,一所学校师生阅读习惯养成了,校园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学校就有了不一样的生机,师生就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教育就有了不一样的幸福的状态。

第三,从有效课堂的生成中来。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发生的主现场,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是教育是否幸福的关键所在。

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教育的幸福。教育只有让课堂变得有用、有趣、有效起来,才能让教育的本身幸福起来。

很难想象,一个把孩子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进行强行灌输,就像摁着鸡头喂米的课堂,一个只有压抑和窒息,只有权威和服从,没有良好师生关系的课堂,一个充斥着冰冷的分数,生硬的条款,咆哮着怨气与怒吼的课堂,会带来教育的幸福。

变革传统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突出问题导向,把思考交给学生,突出情境体验,把教室门、校门打开,让学生在课堂上品尝到学习的愉悦,成长的快乐,才有可能让师生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幸福。

第四,从卓越课程的研发中来。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引擎,是教育特色的标志,更是幸福教育的载体。

课程应该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和丰富性。作为国家课程,即教材,再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就像一双价格不菲的皮鞋,它不一定适合每双脚一样。

一所学校没有卓越的课程,只有大统一的教材,教师缺乏对教材有效的二次开发和适度的整合创造,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缺乏相应的认知体验,个性张扬,只是千篇一律,木讷接受,知识缺乏生命的温度和生活的厚度,只是简单的罗列,枯燥的呈现,课堂缺乏合作探究,让美好事物无法汇聚,只是寂寥无声,死气沉沉,这哪里还有教育的幸福可言?

教育的幸福必须建构在做适合孩子的教育上,做适合孩子的孩子,必须有适合他们的课程。立足国家课程拓展、地方课程实施,积极研发孩子们成长需要的校本特色课程,包括各种微课程,这既是教师的使命与成长的历练,又是教育幸福取之不尽的源泉所在。

第五,从社团活动的架构中来。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就没有幸福的教育。

为什么一些孩子厌学弃学?因为他们不擅长考试,从只有考试与分数的教育中找不到自信,从只有反复考练和刷题的校园中找不到快乐。而给孩子们架构的他们喜欢的社团,无异于给了孩子们个性化展示的平台,给了孩子们激发兴趣,彰显天赋的舞台,给了孩子发挥特长,潇洒未来多彩人生的跳台。

孩子们在参与兴趣盎然的社团活动中,找到了同伴、伙伴、学伴、玩伴,找到了爱上学校与学习的理由,找到了校园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老师们也在对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指导与投入中,涵养了一颗永恒的童心,收获了一份永远的童真、童稚、童趣,更寻觅到了职业莫大的尊严与幸福。

我在想,一方教育,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架构出寓教于乐的社团,怎会有师生的幸福,哪会有教育的幸福?

第六,从教育规律的遵循中来。教育的幸福一定来源于有规律的教育。

有规律的教育是回归常识的教育,是富有人性的教育,是具有温度的教育,是把孩子当孩子的教育,是对孩子未来人生负责的教育,是对孩子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

有规律的教育不会功利,不会短视,不会急于求成,不会心急火燎,不会死整蛮缠,不会一味拼分数,拼时间,不会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教,不会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不会把学生当作一个个需要加工锻造的螺丝帽,不会把教育异化成只有应试,不会把教育演变成只有硝烟弥漫的拼杀。

有规律的教育它会让孩子睡眠充足,多些放松,多些闲暇,多些调节,多些解放,让孩子免于恐惧,免于过度学习,免于恶性竞争,而且会把快乐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

有规律的教育它会让教师尽情地放飞教育梦想,尽兴地演绎教育人生,尽力地诠释教育的美好,在过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中,远离职业倦怠,享受幸福教育人生。

有规律的教育,它会让教育荡漾幸福,让教育成为幸福的“蜜奶罐”,让幸福的子弹在教育的苍穹“飞”,让教育的幸福晖映教育的天空,滋润万千师生!

那些违背规律的教育,带来的只是身心的伤害,人性的践踏,良序的破坏,教育乱象的丛生,让孩子饱受折腾,苦不堪言,让教师无所适从,身心俱疲,让教学演变成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让教育失去应有的幸福,让教育在反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七,从教师持续的幸福中来。复兴始于教师,教育的幸福亦始于教师。站在讲台的那个人,既决定着教室的温度,又决定着教育的品质,更决定着教育的幸福。

发展教育,必先发展教师。幸福教育,必先幸福教师。

因为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要生活,要生存,要过日子,要养家糊口,教师需要幸福。

因为教师传道解惑授业,教师是园丁,是船工,是铺路石,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职业神圣,责任重大,使命崇高,教师应该幸福。

因为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孩子的幸福,就没有校长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生活的幸福,更没有教育的幸福,教师必须幸福。

教师的幸福,除了来源于教师对职业的认知与认同,对内心的宁静与从容,对孩子的眷恋与爱护,对教育的执着与投入,对良知的考量与坚守,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对老师人本的的信任与理解,人文的善待与尊重,人性的关切与关照,人格尊严的维护与捍卫,人际关系的营造与构建,专业成长平台的提供与搭建。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教师享受到职业应有的尊严与幸福,从而扎根教育,爱岗敬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他们不遗余力所做出的幸福教育,便是教育幸福的根本与逻辑起点。

在这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就有了幸福的教育和教育的幸福!

(作者系原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局长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