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这些疾病高发!千万要做好防护
摘要: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孩子多了起来,有经验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这是得了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的缘故(俗称“轮状病毒腹泻”或“秋季腹泻”)。秋季是不少疾病的高发期,近期有哪些易高发的传染病? 又该如何防范? 往下看,一同了解。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孩子多了起来,有经验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这是得了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的缘故(俗称“轮状病毒腹泻”或“秋季腹泻”)。秋季是不少疾病的高发期,近期有哪些易高发的传染病? 又该如何防范? 往下看,一同了解。
轮状病毒
每到秋天有一种病叫“秋季腹泻”,而轮状病毒感染是引发秋季腹泻的最常见原因。
轮状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能够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和呕吐,通常医生称之为“病毒性肠炎”。在儿童群体中,轮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肠炎的常见原因。
轮状病毒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成年人也可能会感染轮状病毒,但在儿童中更常见,通常潜伏期为1-3天。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血常规和粪便检测能判断是否获得感染。
症状:呕吐;腹泻(但粪便里没有血);发热;脱水:如果孩子发生呕吐或腹泻,身体会失去过多的水份,称为“脱水”,脱水症状可包括:尿量减少(尿布不湿),或尿色暗黄色或棕色;孩子哭时没有眼泪;口干或嘴唇干裂;眼窝凹陷;婴儿囟门凹陷。
出现以下症状需要立刻看医生:出现脱水症状。儿童在6-8小时里没有小便,或年龄较小的婴幼儿4-6小时内尿布不湿干燥。腹泻或呕吐持续超过3天。呕血,有血性腹泻,或有严重的腹部疼痛。在几个小时内没有喝水,或无法喝进去水;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状况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日常防护: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服用疫苗。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
注意: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若感染,请做好隔离,及时就医。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而流感病毒又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症状一般以打喷嚏、流鼻涕为主,一般不会太严重。如果除了打喷嚏、流鼻涕,还有以下3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流感:发烧快、烧得高,体温 38.9℃ 以上,吃退烧药都难退烧。精神状态差、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孩子表现为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其他家庭成员或学校、工作场所里有流感疑似患者。
日常防护措施: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在环境密闭、通风不良等场所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重点和高风险人群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及时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摄氏度,有咳嗽或咽喉疼痛)后,应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接触家庭成员及外出时,佩戴口罩。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症状:支原体肺炎患者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一些严重的孩子可能会引发支原体肺炎,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警惕。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呼吸困难、锁骨位置出现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的时候锁骨有一个坑、吸气时出现鼻塞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防护: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洗脸,注意手卫生。学校、幼儿园也要注意室内通风,一旦有孩子患病,尽量居家休息、治疗直到症状消失。
过敏
目前北方正处于夏秋转换时节,此时常见的花粉过敏原,有蒿属、葎草属、豚草属等草类,北方晴朗干燥天气利于这些草类的花粉传播。不仅是成年人,秋季也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过敏原有花粉、宠物皮屑、真菌、尘螨、食物、药物等,此外,有家族过敏史的儿童也是过敏的高危人群。
症状:当孩子出现腹痛、腹泻,排除感染后,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胃肠炎。有皮疹伴瘙痒,食用某些食物后会加重,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皮炎。出现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排除感染后,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眼痒,同时伴有鼻痒、打喷嚏等,要检查是否患有过敏性结膜炎。咳嗽、喘息,排除感冒后,要检查是否患有变异性咳嗽和过敏性哮喘。
日常防护:戴口罩、戴防护眼镜。花粉高峰时段尽量减少出行。在家要关好门窗。发作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提醒不少人认为,季节性过敏症状发作一段时间,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以常见的过敏性鼻炎为例,其会引发鼻窦炎、嗅觉减退、中耳炎,甚至发展成哮喘,因此,过敏需要人们高度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