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 高考

专业、学校、城市,志愿填报的三个基本原则

2023-06-25 14:11 中国教育在线

摘要:孩子的高考分数已经局限了可选范围,尤其是学校的层次,只要搞清楚专业、学校、到哪里上学,即城市,三个核心原则,基本的方向就清楚了,再根据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就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了。

孩子的高考分数已经局限了可选范围,尤其是学校的层次,只要搞清楚专业、学校、到哪里上学,即城市,三个核心原则,基本的方向就清楚了,再根据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就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了。

专业不等于行业,不要太过纠结

家长和学生花时间最长的就是纠结选什么专业,也是最重视的。坦率地讲,多数人纠结专业,还是希望给孩子选择一个康庄大道,一个安稳的人生。但是学什么就一定会干什么行业吗?干什么就必须学什么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同时,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行业是一直蒸蒸日上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想依靠今天的选择就有一个蒸蒸日上的人生,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些基本的道理,排除一些误区误解。

1、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什么不干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优秀的人更是如此,因此不必太过纠结于专业。

最近沸沸扬扬的“新闻学”争议,一方的依据就是学了新闻基本都没有干新闻。其实哪个人文社科专业是学了就干了的?如果按这个逻辑,所有人文社科都不能报,都要被“打晕”。

经常跟很多孩子说,你回去问问你爸爸妈妈学的是什么,现在做什么,问问你叔叔阿姨原来学什么,现在干什么。大家环顾四周就会发现,“专业=行业”的观念在多数人身上都不适用。

马云是学英语的,京东的刘强东和当当的李国庆都是学社会学的,百度的李彦宏毕业于北大图书馆系,YY的李学凌则是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在一批互联网企业家中,许多不仅不是学计算机、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反而有大量的文科生。

除了医学与师范等个别专业,我们大多数人最后往往没有从事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我们再思考一遍这个问题:学什么就干什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不必纠结于专业,因为18岁仍然处于多变的年龄。

高三的孩子年龄一般刚过18岁,甚至更小,正处于一个多变的年龄。变是正常的,不变才是不正常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5年前想干什么,3年前又喜欢什么?

有多少人能做到对一件事情有强烈爱好,保持多年不变?

变,是这个年龄的特点,随着年轻人对社会的认知的变化,爱好、规划也会持续变动下去。对于一个不确定的、大概率要变的东西,就更没有必要执着了。更不必为了一时的兴趣爱好,放弃上更好的学校。

3、不必纠结于专业,因为我们往往只看到一个行业的光环,而缺乏真切全面的了解。

孩子们的喜欢,大多时候是基于不完整的认知,往往只是看到了某个行业的光环,并不全面了解这个行业。

我经常建议一些家长,如果孩子喜欢某个行业,你可以安排他见习一段时间。依我的经验,大多数孩子实习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对这个行业的热情,甚至打死也不想学了。站在外面看到更多的是人前的风光,不知道背后的艰辛与落寞。进入某个行业内,很容易发现很多不好、不足,觉得没有那么好玩了。

4、不必纠结于专业,因为未来还有很多机会与时间去调整转换专业。

现在大学里换专业机会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只要成绩正常,再通过目标专业的考核,就可以换专业。还有很多好的大学本身就无条件支持转换专业,支持辅修第二专业,这也是实现愿望的一种方法。或者,我们完全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再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经过了四年学习,那时的考虑应该更靠谱、更稳妥。

没有哪个专业或行业能永远火热,蒸蒸日上

1、世界上本就不存在永远蒸蒸日上,可以花红百日的行业或者专业。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很多家长希望孩子选择一个热门的专业,以获得一个安稳的人生。遗憾的是,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因为就没有这种行业或者专业。

2022年同济大学土木专业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大跌100余分,创下历史最低,虽然说有特殊原因,但无法否认的是,全国土木专业都出现了大滑坡,普遍下跌。逃离土木成为去年的主流。湖南大学公布的转专业名单上,土木转出98人,转入为零。背后的原因则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行业全面退潮引发。房地产热潮带动了土木专业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一个网友感慨地发文说,当年第一志愿报了土木,但因为分数不够,被调剂到计算机,今天看是如此的幸运。

一年之间就发生如此剧烈的动荡,不止是土木。2019年高考,财经院校录取分数线全面出现大跌,包括中财、上财、对外经贸等炙手可热的高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018年中央金融政策调整,宣告了金融行业黄金时代的结束,让金融业“抢钱”的好日子过去了,行业的衰退带来了报考的退潮。十多年前,高校一窝蜂去办物联网专业。但就在2018年,最早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之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布该专业将逐步停招,原因是不好就业,学生转出率高。

再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高校毕业生对中石油、中石化避之不及,因为当时能源行业大萧条,同时叠加国企发展困难等因素,这些公司连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我的朋友们都避之不及,纷纷逃离石化行业国企。但大约10年后,伴随着能源行业的再次崛起,中石油、中石化又再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企业,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同样,一直不受待见的师范院校,近年不断被热捧,尤其是疫情,让大家体会到稳定是多么的重要,于是师范院校录取分数节节攀升,2021年新华社的一个报道说,在某地著名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直逼清北,这在十余年前是很难想象的。

回顾这40年就会发现,每十年很多行业就有一个轮回或者波动。花无百日红,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一直是蒸蒸日上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

2、人生的优秀与成就不是因为你选择了什么专业、行业,否则就不能解释互联网大厂的“中年危机”。

近期互联网掀起裁员潮,于是很多人又说,计算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天坑专业?

互联网裁员降薪,不仅仅是经济大环境,也是这个行业疯狂的扩张时期已过,也就是说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了,开始进入存量市场与资源的争夺时期。有人开玩笑说,总不能上个厕所也要个APP吧。

很多程序员不得不面对失业与“中年危机”,当年互联网缺人才,于是给了太高的薪酬去挖人才,今天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人才供给也旺盛,这时新人的能力与精力,干劲都是老人无法相比的。于是降薪,解聘,进行优胜劣汰的淘汰是必然的。

其实这些人当年都是赶上了互联网的红利期,有许多人成功了,但也有很多人被裁了,甚至遭遇生活的困顿。为什么?在我们抱怨相关企业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被裁?工作10余年后,还是一个程序员,说明了什么?

与之相对应,有另外一个故事。多年前,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陆步轩因为发展不顺,最后去“卖猪肉”,这个新闻曾经上了头条。但这位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板:企业年收入已经超过18亿,利润上亿,成为了优秀的企业家。

成功是干出来的,不是选专业选出来的。你当初虽然迈进了互联网行业,但如果你没有足够努力,也可能会面临裁员与中年危机。我想当初没人相信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会去卖猪肉,更不相信他还能成为一个著名的企业家。但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不停地奋斗,于是走到了今天。

了解了这些基本的道理,或者说误解,我们再回头来说专业的具体选择。虽然从长远看,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但是对于工作初期的几年,多数人还是在从事和自己所学相关的专业与行业,尤其是理工科同学。

专业填报上的几个原则建议

1、尽量选择理工科专业,好找工作。

虽然说不要纠结于专业,我们也无法确定哪个专业就一定就业好,但从概率角度来说,还是有趋势性或方向性的,原则上,尽量去选读理工科专业,因为就业好。

无论是从国内数据看,还是从国外数据看,理工科专业就业明显好于人文社科。去年华中地区某双一流大学老师发给我他们学校最近3年分专业就业情况看,前十名主要是理工科专业,后十名几乎都是人文社科与艺术专业,他们学校艺术专业今年签约率几乎可以忽略。我们如果仔细查看各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也可以发现这个普遍规律。

如果说就业数据还存在一些争议的话,持续高热的考研数据给了我们更好的佐证。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总人数达到了473万。考研人数连续高增长,背后反映的是毕业生就业难。

在这增长的考生中,大部分是社科专业学生或者说文科生。大量高校研究生报考前10名专业中,往往是7、8个人文社科专业,1、2个理工科专业,很明显,增长的大多数是人文社科专业。在报考录取比上,也是一样,人文社科专业基本都是几十个人报考录取一个,但理工科专业大多都是几个人报考录取一个,甚至是1~2个人报考录取一个。

原因比较简单,除了一些所谓“天坑”专业以外,理工科尤其是工科毕业的学生,很容易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说还能接受的工作。但如果是读文科的,即便是211高校毕业生也很难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于是不得不去参加研究生考试,通过提高学历增加竞争力。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美国、英国都如此,全世界都一样。社会经济建设首先需要的还是理工科人才,和轻视人文无关。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有些同学选择人文社科并非出于热爱,真实原因可能是偷懒,对此我充分理解。但等到面对就业和收入压力,以及考研的激烈竞争,可能会发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因此,能读理工科还是优先理工科,当然,如果实在抵触,也读不了,不必勉强自己。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学不会,导致挂科、毕不了业,那就得不偿失了。

2、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类学科应成为我们优先考虑的。

我们虽然无法具体说清楚哪个专业未来就业一定好,但有些大的趋势还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互联网,或者说人工智能。

几乎可以肯定,各个行业都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一个行业要融入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到智能时代,就必然需要信息技术人才。未来很难有绝对独立的互联网行业,更多的是“互联网+”或者“人工智能+”的新行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是广泛而旺盛的。

中央提出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经济”。一切数字化,本就是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结合与渗透,因此,信息学科人才在很长一个时间需求都是比较旺盛的。

最近有很多互联网大厂裁员减薪,让一些人对这个方向的发展前景产生了质疑。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这些年互联网行业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疯狂扩张时期,薪资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范畴,以后互联网行业炙手可热的情况会逐渐回落到正常状态,但和大部分行业相比,待遇仍然是很高的,只是不会这么极端高了。

其次,未来更多的是“互联网化”,“数字化”的传统行业,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这些行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选择信息学科专业,在很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一个可以肯定的方向。

3、注意自己的专业负面清单,比如管理。

有一些专业还是应该尽量避开的,我个人建议在本科阶段谨慎选择管理类专业。最近5年高校裁撤最多的专业,第一名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为什么?无论是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等,我个人觉得都不适合本科阶段学习(研究生阶段当然可以)。这些学科专业技能性差,更重要的是,这些专业本应该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学习。我们18岁的孩子,缺乏基础的人生历练,根本没有到学习这些专业的年龄,学不明白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学校的老师也往往都没有实践、实战经验,照本宣科是普遍现象,结果可想而知。

美国的大学本科层面几乎没有管理专业。但我们不同,也许开设成本太低,是个学校就在本科开设管理专业,可能吻合了一些学生与家长的喜好,至少从字面上,学管理听着比较有面子,但也仅限于字面上。

从全国看,管理专业目前招生量仅次于工科,高居第二位,毕业生数量巨大,就业之难,可以想象,因此也成了大家裁撤的重点。

每一个人个性不同,喜欢和擅长的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列出一个负面清单,而不是一味追热门。

4、不能盲目赶热门,最好的专业首先是适合自己的。

每年都会遇到有人问我当年的热门专业如何,今年问我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去年问我最多的是芯片。人工智能当然好,芯片也很好,也是国家的战略需要。问题是,是否适合你孩子?孩子是否学的了,学不动怎么办?

人工智能是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对开办者和学习者要求都很高,实际上有能力开设的学校也不多,虽然很多地方学校都在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关键是我们能否学下来?比如数学如果很差,学习人工智能就是障碍之一。再比如芯片,其实芯片涉及软硬件,是学习难度最高的专业之一,比计算机还要复杂,大量的同学是没有这个学习能力的,挂科是正常的,因此这些年,相关专业转出也是正常的,更要命的是,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带来其他负面问题。

上面我讲了,人文社科就业不是很好,但是,如果你擅长,喜欢,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甚至不可替代,你必然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与未来。

同时,很多专业或者行业的确需要天赋。比如最近争议很大的新闻,我们经常说“新闻敏感”,坦率地讲,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份敏感的,包括大量教新闻的老师,因此我们也需要做好基本判断。

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合你的,一定是最好的,人生是扬长避短。

5、重视孩子兴趣,但不能放大兴趣,兴趣靠谱吗?

我们要防止一些家长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按自己的判断,人生经验给孩子安排专业与人生,但是,我们也需要警惕过度放大孩子的兴趣与爱好的问题。

坦率地讲,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更麻烦的是,孩子们都在做梦的年龄,很多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是不靠谱的,比如很多孩子喜欢“表演”专业,喜欢“音乐”,喜欢“电竞”,其实就是想继续玩游戏,你能尊重吗?因此,我务必要积极的引导,不宜盲目,绝对地讲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最好的办法不是家长讲,如果有条件让孩子见习一段,或者是请这个行业的人给孩子介绍一下更有说服力。

还有一个问题,兴趣本就是多变不靠谱的,我们想想自己与孩子,3年前喜欢什么?现在喜欢什么?你能以多变的兴趣做决策依据吗?

6、不妨从7年(4+3)去长远考虑专业规划与选择。

对于很多孩子,家长并没有打算让孩子本科一毕业就工作,而是继续读研究生。同时,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学历水涨船高,考研正在高考化,研究生学历成为了标配。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妨从更大的视野,更长的时间角度,比如本科+研究生,去规划孩子的专业选择。

一是在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本科专业尽量偏基础学科,为未来改变留下余地。这个后面还会再展开讲。

二是着眼于交叉学科,为打造复合型人才做专业规划。比如,如果你想从事资本运作,那就不妨先学经济、金融,再学法律。你如果想从事媒体,也不妨先学所喜欢的行业,比如教育,再学新闻,或者是先学经济再学新闻,你在选择财经媒体时,优势就非常突出。

7、还没有想清楚怎么办?报什么专业?

18岁,多数人还没有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这很正常。但填志愿就意味着必须做重要的方向选择,怎么办?我建议可以优先考虑一些基础学科,给未来后悔,调整留下余地。

对于理科生,建议首选数学,物理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基础中的基础,小升初看数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年的强基计划,第一位的专业就是数学。正因为是基础中的基础,未来转换其他专业比较容易,而且非常受欢迎,比如计算机、经济、金融、管理以及其他社科专业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来各个学科必然发生交叉融合,学习基础性学科反而更有优势。因此我建议,在想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妨先去读数学。

当然,我也理解很多人对此有点抵触,觉得数学难学。我想提醒的是,我们只是在想不清楚的情况下,先在数学这个中转站休息一下再决定下一步的路径,并不是要成为数学家,也不是要以数学为生,因此不必发怵。

学物理也类似。

当然,还是那句话,如果根本学不动就不必为难自己了,尤其是物理,不是一般人学得明白的。

对于文科生,如果实在不好选,思路还是基础学科。但文科中很难找出像数学这么强大的基础学科,历史,哲学,文学都是基础学科,相比文学,更建议学哲学,历史。

除此之外,建议一个工具学科,英语

英语和数学不同,只是一个工具学科,我主要是看重这个学科未来发展上的两个价值。第一就是放大器效果。一个中小学数学老师英文好会怎么样?一个出租车司机英文好会怎么样?一个厨子英文好又会怎么样?一个基层公务员英文好又会怎么样?相信很多人都会因为英文好,获得比同行更多的关注与发展机会。这就是英语的放大器效果,尤其是在社会偏基层的很多行业上,放大器效果明显。

第二就是在未来发展上,出国、考研都需要过英语关。英语需要下功夫,我们普通孩子受限于缺乏语言环境,英语基础差,强求自律也不现实。英语不像其他技能,业余时间就可以拿下。所以我们不妨通过本科几年时间把英语拿下。

当然,工具学科有其局限性,我们在修英语的同时,务必辅修一个专业,这样才能找到支点,放大器效果才能显现,包括未来出国留学才能有更多选择,否则会很麻烦。

8、不宜过度依赖高校对专业的解读。

学校对自己专业介绍是最权威的,这是我们在了解相关专业时的出发点。但遗憾的是,也有很多不足。我们不能过于依赖这高校给的信息,而是要辩证地理解。

首先,很多学校的专业介绍往往都是“正确的废话”,“体制化”的语言比较多,有效信息不多,看了也看不明白。第二,很多学校强调某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可能和你没有关系。很多学校的王牌专业可能只是出论文、出科研成果的王牌,甚至是以生化环材等所谓天坑专业为主,而不是就业的王牌。如果说并不打算搞科研,或者并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么这个王牌和你有什么关系?第三,学校在介绍就业情况时,往往会偏向理论化、理想化。比如很多公共管理专业的介绍,都是说这个专业是培养公务员的,你相信吗?有多少本科公共管理专业的孩子真当了公务员? 

9、如何正确看待大量的“专业劝退”?

学什么的,从事什么行业的,往往不推荐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专业劝退”现象。这类文章或者观点,往往对行业有深切全面的认识,很有说服力,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对此,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

这种现象实际很普遍,主要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第一,学过相关专业的人,往往认为所学有限,与实际差距很大,而实际行业中所需的技能,主要来自实践,而不是学校学习。第二,对于相关行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知金字塔尖的还是少数,更多地看到了这个行业发展空间有限,甚至不好,比如“站在银行门口的也是金融行业”。

因此,这些看法往往是真实的,但也有偏颇的地方。世上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多少学校所教就能直接满足实际行业的需求?

专业不必太纠结,是不必坚持的,因为学什么并不等于干什么,干什么也不见得必须学什么。和专业相比,学校更为重要,因为在就业中存在残酷的出身歧视,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背景下,毕业于什么学校就至关重要,否则我们连下场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简历都投不进去,下篇我会重点讲学校有多么重要。

但是,对于多数上不了著名大学的同学,即上不了双一流、985、211学校的同学,从现实角度出发,从自身学习能力出发,专业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专业第一。这些同学占比多少?至少应该在80%以上,甚至90%。

换句话说,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专业第一。踏踏实实花4年时间学透、学明白一门专业就很重要了,至少可以给你奠定一个发展的基础,虽然最后可能也会偏离这个专业与行业。

为什么学校比专业更重要?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非常优秀的孩子,学校优先,一般孩子,还是专业优先。

上面讲到专业,核心就是说:学什么不干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干什么也未必非要学什么,更何况17、18岁的年纪,很多事情还没有想清楚,因此,我们不必纠结于某个专业。

在你分数有优势,还有选择权的情况下,一般学校优先,不必过度纠结专业。

为什么?

1、学校优先,因为就业歧视客观存在,各种招聘中对毕业学校有严格要求

把学校放在优先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学什么并不决定你一定做什么,更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招聘动辄就讲究看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客观现实,否则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了。

去年某著名互联网企业在招聘中拒绝了一位上海交大的博士,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其本科是双非高校,就是鲜活的一例。看出身是错误的,甚至违法,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不得设置招聘门槛,不得看出身,但各种用人单位,甚至包括各级政府都熟视无睹。

2018年,上海调整落户政策,对部分优秀人才直接引进,不再排队算积分,而核心标准就是北大清华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注意,清华北大硕士、博士也没有用,必须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背后的原因其实也简单,清华大学一年招的本科生仅有3800人,但研究生却逼近1万人。在上海有关方面看来,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选调生更是严格限定了毕业学校。我们的组织部门为培养后备干部,推出了选调生制度,即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从基层干起,为未来储备优秀干部,可以说是公务员里面的“精华”。2019年山东400余名省级定向选调生指标,直接给北大清华定向60名,另外的指标只有20所高校毕业生有报名资格。江苏省对于选调生资格限定在15所985高校,上海市则限定在10所985高校毕业生。

近年各省市对资格入围学校范围稍有扩大,但仍然聚焦在少数985与行业顶尖211高校,最多也只是双一流专业。

不只是社会企业,体制内单位,外企也同样。INTEL在中国的招聘,简历投递时,毕业学校只分了3种,985、211和其他。今年香港引进人才,内地9所高校入围,但香港的落户仍然限定:本科生。

20年前的大扩招,让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22年全国高校招生1015万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人口大国。今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人,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数合计超过1200余万,几乎占到我们新增劳动力的80%,今年政府的就业目标也只有1200万。

英雄不问出处,但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今天,出身,即毕业于哪所学校,成了很多企业在招聘中初筛的第一道门槛。如果没有这个身份,简历都投不进去,我们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2、学校优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著名高校所提供的软环境是一般高校难以企及的,这包括学习发展机会,周围同学与老师的直接、间接影响等等。

3、学校优先,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科出身是我们一辈子的标签,无法改变,但是专业上我们却有广泛的调整机会,而且越交叉,越有优势。

4、注意,这里说的学校优先,主要是指社会上就业设置的学校门槛,而不是所谓一本二本。

这些门槛主要就是三个,985、211、双一流(客观介绍社会现状,无关本人观点)。985、211是一个确定的名单,分别涉及39所高校(985)和116所高校(211),二者是包含关系,即985均是211。

2019年,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正式将双一流建设替代985和211工程,但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用人评价标准中,还在广泛使用着985和211的尺子。今年强基计划扩展至39所高校,实际上就是按985的尺子增加了3所高校。

2017年正式推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涉及140所高校(其中“双黄蛋”均按两个学校计算),大家可能不熟悉。简单讲,就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简单可以类比为过去的985,事实上就是原来的985加上3所新入围高校构成的,这三所分别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高校等于原211高校加25所高校构成,这25所高校主要是由学科特色特别突出的高校构成,综合性的大学其实只有宁波大学与河南大学。双一流的引导目的很明确,希望高校不再大而全,而是突出特色。

根据原来的规划,双一流名单实施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也就是说,有可能你进入的时候学校是双一流,但毕业时却不是了。有什么办法?努力考更高的分数就是,排名靠前的双一流大学永远是最保险的。

去年,最新一期,即第二期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规则变化比较大,不再按原来的学校与学科两个层次去区分,更强调了学科,而没有再提一流高校的说法。此次新一轮名单,增加了7所高校,比如山西大学、南方科大等。虽然没有做减法,但对15所学校的相关学科挂了警示黄牌,这个变化值得大家关注,下一轮这15所高校中部分被摘牌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5、必须澄清的一个误导:一本二本是不必太在意的门槛,从来就不是用人门槛。

一本二本,本来只是招生流程中的概念,即第一批、第二批,并非严格的学校等级质量划分,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中学以此评价升学质量,评价老师,于是逐渐成了一个质量概念。

每个省一本二本高校的名单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全国从来就没有过一本二本高校的确定名单因此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也无法设立这个门槛。有很多高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我们如何界定这所高校是一本还是二本?很多地方学校在本省是一本招生,但在外省就只能是二本招生了,这算几本学校?北大多年前在北京招生时,其护理专业曾属于二本批次,我们难道说北大是二本高校?

伴随新高考的推行,录取上不分批次,未来一本二本的概念将彻底消亡了。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说因为这个学校是一本,就放弃自己心仪的专业,这是没有必要的。

6、对于一般双非普通学校,如何选择判断?

第一就是看历史。教育是讲积淀的,现在的2000多所高校中,大概65%是大扩招的产物,历史才20年左右;本科高校中,60%以上的高校本科历史也不足20年,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做一个判断。

还有就是学校过去的隶属关系,部委学校。90年代末因为高校管理调整,大量部属高校或转交教育部,或下放地方政府,那些转入教育部的基本发展都比较顺利,下放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没落。这类学校其实都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学风校风总体都不错,值得选择。

第二,就是看推免资格。目前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大约是366所,远远高于双一流、985、211的数量。之所以给这些学校推免资格,都应该是经过专家客观评价的,多数是值得信任的,至少,想读研时,这些高校有机会参与推免,会省很多事。

第三,应该高度重视一批中外合办学校与特殊办学机制高校。这些学校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还有一类是近年以新的体制举办的学校,如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

这些学校可能历史并不长,但因为不同的体制、强大的资金投入、优秀的举办者,让这些学校迅速发展,值得考虑。

最后再强调一下,我说学校优先的前提,是这个学校值得你放弃专业。对于大部分只能选择普通高校或者高职高专的同学,还是以专业优先。

第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层面的多数学校之间区别比较小,没有必要为此放弃专业的考虑;第二,处于这个层面的同学,大部分跨学科学习能力,即转行的能力不足,那就踏踏实实花4年学通学透一个喜欢或擅长的专业就好。

地域,或者说读书的城市选择很重要。到西部上一个985、211,还是到北京上海上一个普通学校?

到哪里读书的问题,我认为在很多时候比学校和专业都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在优先位置,可以考虑放弃专业与学校。

中国目前东西部差距硬件上在缩小,但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这不仅仅是硬件差距问题,主要还是意识文化等软环境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发展机会的问题。

1、原则上讲,我们最好选择到东部,到大城市去读书

首先是见世面的问题。试想,我们从一个小乡村到了省会城市,到了北京上海,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判断看法都会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发展定位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非常有必要见见世面。甚至可以说,见多大世面,做多大事情。

第二是发展机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往往有就近原则,因此一个城市的就业前景,需求是否旺盛都是很重要的。在东部,在大城市,不仅发展机会多,而且竞争比较规范,公平公正,受人情关系干扰较少,这是一些落后地方比较欠缺的。

第三是教育质量的不同。一般来说,就同一层次的高校而言,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会高出一截。比如上海的高校,明显比其他地区的高校质量要高,这是和上海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

2、不同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不同的城市选择策略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原则意见,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发展定位,做出自己恰当的选择,并非所有孩子都应该、都需要去发达地区。

比如,如果我有一个儿子,从小在北京长大,我又对他有较高的发展期望,那么对于他来说,排在第一位就不再是见世面,而是离开北京历练。如果他的分数可以上兰州大学或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到了东部只能上个普通211,或者更差的学校,我会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西部著名大学读书。不仅仅因为这些学校本来就非常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至少先解决了一个学校门槛问题,更因为他需要到西部去历练、淬炼,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如果我有的是一个女儿,我只希望她有一个安稳的人生,那么我可能会选择送她去长三角读一个普通学校,未来做一个贤妻良母;但如果我对女儿的定位是成为一个有伟大成就的人,那我可能会坚定送她去西部著名大学读书,道理同上。

当然,如果我的孩子来自西部的小山村小县城,我可能优先考虑送孩子去大城市,去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读书,目的是开阔眼界,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但是,如果我给孩子定位的是走体制内,我可能坚定在西部选一所985、211,首先解决进入体制内的身份门槛问题,比如选调生资格。

以上都是站在小老百姓角度谈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考虑,核心在于你想要什么。从这个角度,我更欣赏和支持那些胸怀大我,积极参与到西部落后地区建设的优秀毕业生们,他们一样能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最后实现更伟大的事业。

3、具体的城市选择策略建议

在具体的城市选择上,北京、上海毫无疑问是第一层次的,东部、南部省会以及厦门、青岛、苏州、宁波等都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

一些大区中心城市也值得特别考虑,如华中的武汉,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庆等。这些大区中心城市因为历史原因,高校云集,也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镇,会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收益。尤其是重庆、成都等新一线城市。

除了这些城市,有一个城市我特别推荐,就是深圳。2018年起,哈工大深圳校区录取分数超过校本部,主要原因还是深圳的发展机会,是深圳胜出了哈尔滨,并不是哈工大深圳校区质量全面胜出。推荐深圳,更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多。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未来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更大,腾讯、华为、大疆等高科技企业在深圳密集崛起是有原因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没有哪个城市比深圳更包容了。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原因,99%的深圳人都是外地人,也更年轻化。这种包容文化将给更多有志青年提供更大发展机会。

事实上,最新一轮双一流名单里,广东高校成为最大赢家,入围数量增长明显。近期,伴随大湾区建设,一批新的高校也纷纷设立,选择范围更广泛了,未来更值得期待。

志愿填报中的四个重要提醒

在所有的填报环节,我想特别提醒四件事情。

1、这是生涯规划,不是菜市场买菜,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最大化是最愚蠢的填报

不要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价值最大化。大量家长和学生普遍犯的错误就是追求分数价值的最大化,总想用600的分数上所谓605分的学校或者专业,如果上了598的学校,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报志愿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而是生涯规划,是人生的路径选择。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它是不是我想要的,是不是我人生的发展方向,否则再高明的算计都是吃亏,南辕北辙。遗憾的是,在志愿填报时,无论从业者还是家长,考生,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都在盲目追求着分数的最大化,追求面子的最大化,忘记了自己的目的。

2、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二,报志愿时,父母需要积极引导、参与,但当和孩子发生严重冲突时,即便觉得孩子是错的,也请尊重孩子的意见,避免社会归因现象出现。

未来一旦孩子学习发展不顺,很容易出现归因的现象,即怪罪别人,动辄抱怨“都是因为你当初非要让我读XX专业,都怪你当初非让我读XX大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内心是放弃的,这对于家长与孩子都是一场难以挽回的噩梦。

对于孩子暂时的“错误”选择,我们不必惊慌。成长就是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当他意识到问题时,他会积极主动地找解决办法,而不是抱怨你,这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

3、这是孩子的人生规划,不宜只是简单把规划委托给别人

第三,术业有专攻,我们可以请教专业人士,但最后务必让孩子深度参与。在搞清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况与需要,做出适合的选择。如果只是简单出一笔钱,委托别人做出一个方案,这实际是不负责任的。孩子自己的人生,怎么可以简单交给别人去处理?

很多孩子读书10余年,其实很少有时间认真思考人生的发展。未来想干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与教育机会,家长可以请专家、老师、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孩子一起探讨。

虽然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但对人生发展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绝不要把这次难得的成长机会简单扔给别人。

4、不宜过度放大孩子兴趣的决定性,兴趣往往是不靠谱的

第四,在志愿填报时,我们经常喜欢强调孩子的兴趣爱好,我想特别提醒,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但不宜过度放大。

兴趣往往是不靠谱的东西,现实与市场需求是不关注兴趣的

前面已经讲过,孩子的兴趣是多变的,把一个重大人生决策建立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基础之上,显然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一个原因,兴趣往往是偷懒的合理借口,很多孩子不变的一个兴趣就是玩游戏,我们是否支持、尊重?

因此,我们尊重孩子兴趣爱好,但不宜过度强调甚至依赖孩子的兴趣,需要理性引导,然后再说尊重。假如孩子说喜欢某个专业,至少要找到懂这个专业的人,让孩子详细了解一下是不是真跟他想的一样。事实上,很多孩子对某个专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专业的名字。在幻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喜欢,往往是空中楼阁。

(作者: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