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元素进入试题,今年的中考语文题让人倍感亲切
摘要:6月13日,2023年青岛中考拉开帷幕。去年中考作为“双减”后的首次中考,试题命制体现“双减”精神,剔除了超难度试题、竞赛类试题,大幅度减少了机械记忆类试题,真正实现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考查。
青报教育在线讯 6月13日,2023年青岛中考拉开帷幕。去年中考作为“双减”后的首次中考,试题命制体现“双减”精神,剔除了超难度试题、竞赛类试题,大幅度减少了机械记忆类试题,真正实现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考查。今年的中考试题又有哪些新变化?从青报教育在线采访来看,多数考生与教师在语文科目结束后一致表示,语文试题难度适中,题目设置很新颖,注重考查核心素养。试题中还出现了很多青岛元素,让人倍感亲切。
考前准备充分,题目难度适中
在青岛六十一中考点,考试时间截止的铃声过后,考生们迈着轻松的步伐相继走出考场。“题目不难。”“考前准备得很充分,很多题目都有练习。”对于刚刚结束的语文考试,不少考生表示题目难度适中,答题顺手。
有考生表示题目在设置上颇为新颖,也十分贴近日常生活,出现了“无边界公园”为主题的情境类题目,但剥开情境的“外衣”,考查的仍然是语文的基础能力。
今年的语文作文是“调整心态追梦”。青岛26中的王同学表示,材料立意明确,延展度广,给出的很多关键词可以从不同方向入手,整体而言是一篇以成长为核心的作文,备考中也有过相关的练习和准备。
问题设计灵活,贴近日常生活
青岛六十一中语文教师潘宏达表示,根据目前学生的反映,本次题目题目比较灵活,试题总体上难度不大。作文的情境材料贴近学生生活,以“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为主题,审题难度不大,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联想自己的生活,只要是立意明确,就有话可写,有情可述。可以说,这样的主题不仅是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在考查生活的智慧。此外,文学作品阅读考的是叙事散文《扁担那头的父亲》,这类题材学生比较熟悉。
选取青岛素材,提倡学以致用
青岛第二实验学校语文教师解素梅表示,试题取材选用了很多青岛元素,这让学生感到很亲切,有些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也比较灵活,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
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围绕“青岛建成无边界公园”热点话题,设计了研学活动的场景,在完成研学日志的若干任务的语境中,考查了语文知识,比较注重基础性,但同时又避免了死记硬背式的考查。试题还设计了“为研学日志选择配图”的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自主立意,阐明理由,体现了对学生的鉴赏思辨能力的考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语篇全部与海洋科技有关,材料提到的“蛟龙号”、“科学号”和“深蓝1号”等,体现了青岛海洋教育的特色。设计的问题比较灵活,发现问题、归纳主题、建立联系、迁移运用等能力都有体现,在实践活动的语境中实现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解素梅表示,这些也在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和体味身边的真善美。总体上说,这份试题既立足基础,又强调能力素养,对巩固“双减”成果、促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青报教育在线 王禹 苏现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