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社交媒体加剧“青少年抑郁”
摘要:有位爸爸在综合了乔纳森·海特以及其他学者关于社交媒体问题的最新研究后,吃惊地发现社交媒体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伤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第一,远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青少年不堪重负;第二,社交媒体上的扭曲形象造成的形象焦虑 ;第三,语言能力和注意力被破坏造成的学业下滑 。引发全球热议的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最近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社交媒体对孩子,尤其是女孩的伤害,比新冠疫情还可怕。
某专栏作者Gauchewood,他正在读高中的女儿最近就经常感到焦虑。她说,“小某书里到处都是貌美如花的藤校生,学术能力很强又生活丰富多彩。”相比之下,感觉自己不够优秀。Gauchewood敏锐地意识到,社交网络的气氛,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水平,谁都比自己强,从而带来心理上的抑郁焦虑。这位爸爸在综合了乔纳森·海特以及其他学者关于社交媒体问题的最新研究后,吃惊地发现社交媒体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伤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第一,远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青少年不堪重负;第二,社交媒体上的扭曲形象造成的形象焦虑 ;第三,语言能力和注意力被破坏造成的学业下滑 。引发全球热议的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最近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社交媒体对孩子,尤其是女孩的伤害,比新冠疫情还可怕。
社交媒体流行
“青少年抑郁”加剧
好几个调查都发现,从2012年开始,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突然开始大幅度飙升,数据很吓人。虽然成年人的焦虑症状也有增加,但相对青少年来说少得多。
2012年发生了什么?这一年,Facebook收购了Instagram,年轻人纷纷涌入。同一年, “自拍时代”开启。苹果公司2010年发布的iPhone 4拥有第一个前置摄像头,两年后推出的iPhone 5对其进行了大幅改进。社交媒体和自拍开始冲击这一代人。
之前,青少年使用翻盖手机,会互相发短信,说“我们在商场见面吧,一起做点什么。” 现在,他们的童年 “基本上只是通过社交媒体联系,甚至不再一起出去玩了”。
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到了2020年,超过25%的女性青少年有 "严重抑郁症",男孩则略低于9%。
2021年,美国CDC对全美高中的 17,000 名青少年进行了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发现女孩的“悲伤情绪”达到创纪录水平,将近3/5的女孩感到“持续的悲伤”,是男孩的两倍,1/3的女孩认真考虑过自杀。
为什么男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好一些?答案可能有些讽刺:
“因为男孩主要用手机玩电子游戏,和同伴竞争,这样的环境相对更‘正常’,男孩的心理健康受到的影响就没那么大。”
相比之下,大多数女孩则被Instagram和TikTok这样的 “视觉平台 ”所吸引(也就是我国的抖音/小红书/微博之类)。
在这种平台里,女孩们主要是观察别人的“完美生活”,然后想办法把自己的生活也展示得同样完美。而这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她们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
社交媒体加大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
顾名思义,社交媒体可以拓宽使用者的社交圈。按理说,孩子使用社交媒体,就意味着扩大了交友的空间和时间,不仅可以跟其他学校、城市甚至国外的孩子结成好友。而且一天24小时都可以和朋友交流,这不是好事吗?不一定。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有一个“邓巴数”(Dunbar's number)的限制。
每个人能与多少人建立关系,是有上限的。牛津大学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研究表明,这个数字是150个。
我们实际认识的人当然比150个要多,但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比如“以我们能够知道对方的想法”为标准来筛选,就只有大约150段了。
这其实还是因为在狩猎采集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人数上限约为150名的集体中。我们大脑皮质的能力,本质上决定了人类能够建立起的社会关系数量。
而建立和他人的联系,需要占用大量的大脑运算能力,需要不断思考:“这个人对我好吗 ?我应该如何对待他?”
心思细腻的日本初高中生甚至发明了一些新词汇。
他们会用“心友”、“信友”和“神友”来形容朋友,意思分别为:值得交心的朋友、值得信赖的朋友、像神一样会帮助自己的朋友。
在交友过程中,他们会相互试探、不断确认彼此究竟是哪一类朋友。当然这种思路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有更为宽泛、自由的选择,青少年很难执着于身边的朋友,需要时常担惊受怕。而为了保持友谊的稳固,就要不断保持彼此的联系。
此外,社交媒体中的虚假情感、表面的友谊,以及小言辞的冲突可能导致友谊短暂。交友压力之外,则是社交媒体带来的同侪压力。
美国一项针对5000余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在Facebook上消磨的时间越多,生活质量就越可能变差。答案或许在于,这些人通过社交媒体上他人的动态,看到了许多总是“显得”很幸福的人,因而感到抑郁和孤独。而不幸的是,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子更容易受到社交媒体带来的心理暗示,觉得谁都比自己强,从而陷入抑郁和焦虑。
社交网络语言简单化
青少年智力发展营养不良
有调查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用户,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每天都会被打断50—150次,也就是每10—30分钟一次;如果从一天中扣除7小时的睡眠时间,甚至每7—20分钟就会被打断一次。不过,有个颇有误导性的说法,就是如今年轻一代的大脑不同于往日,其神经组织终于得以摆脱按顺序执行任务(一项任务完成后再做另一项任务)的折磨,达到同时进行多个活动(“多任务处理”)的化境。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可惜,人脑不是计算机处理器。当它需要同时处理多个问题,它所能做的就是“玩杂耍”。
所以 在“多任务处理”的情况下,注意力只是粗略地掠过任务,而不会高度集中于它们身上。对于这种大脑注意力的“玩杂耍”,我们自己很难注意到,甚至大脑还会感觉不错。
在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这种大脑习惯则会导致孩子学业的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另外一点,则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大量使用,孩子们的阅读内容,会越来越从书本转向社交媒体。
有人可能会觉得:读得多不也挺好的吗? 然而,现在的孩子大量使用的数字产品和社交媒体,却可能会对语言发展产生干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社交媒体上的语言,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口语”,它和书面语差别还是很大。与书面材料相比,口语材料的词汇极度贫乏。其实,孩子在社交媒体上聊天的语言,无论用词还是语法都非常简单。这种简单显得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从孩子长远的语言能力发展来看,会导致营养不良。我们现在热谈的ChatGPT为什么这么强?它不过是个语言模型而言,却能解决很多问题。
因为高度发展的智力,应该是建立在丰富的词汇和复杂的语言结构之上,不管是AI还是儿童,都是如此。
特别是孩子到了高年级,如果习惯了社交媒体上的那种简单语言,那么可能会对学科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造成隐形的障碍。
堵不如疏
家长该怎样对待社交媒体?
技术的发展不可阻挡,屏幕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存在。我们必须接受它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换个角度思考,屏幕其实代表了亲子互动的质量。如果能坚持有意去寻找适切、积极的内容,那么社交媒体也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形起到正向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放任不管,无所作为。
接受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自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正如美国畅销书作者纽波特在《深度工作》所说,“发明汽车后,我们花了一段时间才搞清楚需要的交通规则,我们不能允许汽车在街上狂奔。于是,才有红绿灯、车道和交通执法。”
也就是说,假如把社交网络比喻成汽车的话,那么仅仅允许青春期的孩子尝试和使用“汽车”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为他们配套“红绿灯、车道和交通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