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长们的焦虑,很大程度来自对“富养”概念的误解
摘要:其实,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现,可能中产家长们对“富养”这件事,多多少少有些执念,或者认知的误区。
有时候真觉得,在这个社会,中产父母们可能是最“难受”的一拨人:见过什么是上层,见过什么是好的教育,又不能完全够得着。一旦有了孩子,就想尽全力给他/她最好的,生怕孩子阶层跌落。
我就从很多有女儿的家长那里听过这样的观点:
一定要“富养”孩子,要给孩子买漂亮的衣服,买好看的玩具,带她吃高档的餐厅,学很多才艺,带她去游览世界。这样养大的孩子,才会有眼光,有格局,才不会轻易因为一件首饰、一个名牌包包就被哪个坏小子拐走了。
其实,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现,可能中产家长们对“富养”这件事,多多少少有些执念,或者认知的误区。
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希望大家看了以后,能减少一些养娃的焦虑吧。
误区一:过于追求见世面的“新鲜感”
有的父母觉得,一定要让孩子多多见世面,认为孩子见的新鲜东西多了,才不会轻易被诱惑。
带孩子到家门口的游乐场、博物馆还不够,再多花点钱,带孩子到全国旅游;
游了全国,觉得还是不够,再带去欧洲、美洲;
光是走马观花地旅游还不够,再咬咬牙,让孩子参加国外的夏令营;
感觉还是不够,再继续花钱,去南极看冰川,去非洲闯热带雨林……
表面看上去,孩子的人生精彩纷呈,但如果只是单纯让这些新鲜事来刺激孩子的感官,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就是无底洞,见再多“世面”,精神也还是空虚的。
你以为孩子见惯了人世繁华,不会被花花公子的首饰和包包骗走,但是,当孩子习惯了追求生活的新鲜刺激,她却更可能被身无分文的街头浪子的一个帐篷一条狗一个破吉他拐走呢!
插个题外话:说到这里,我想起琼瑶的一篇小说:从小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抛弃一切跟一个穷画家结婚,在她眼里,他的穷、他的酗酒,甚至他对她的暴力,都是才华和风骨的体现。结局很惨,曾经闪闪发光的少女,被失败的婚姻百般蹂躏,变成了生命枯槁的妇人。这篇小说叫《生命的鞭》,可能是琼瑶那一堆“毁三观”的作品里,唯一一篇没有歌颂爱情至上的。
我觉得,我们需要教育孩子的,不是从“未见过的世界”里去获取新鲜刺激,而是拥有一颗能够感知和欣赏“平凡的世界”的心。
我们放眼古代那些经典的古诗词,有多少是因为新鲜刺激得来的佳句?不都是来自诗人对身边事物的那颗敏感之心吗?
他们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里感受四季的轮回,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里感受天伦之乐。我们的孩子,能从身边的日常里感到生活的幸福吗?
让孩子体验冬天,就一定要带她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吗?当她哪里都不去,就只是走在小城的街头,看到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大叔、看到枯黄的落叶、闻到老旧楼道里暖气片铁锈的味道,就感受到了冬天,那才是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了!
误区二:过于追求“无菌”的成长环境
有的父母,过于刻意地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夫妻有矛盾,偷着吵;
婆媳有矛盾,背着说;
工作不顺、挣不到钱,也不让孩子知道。
不但在现实中不让孩子接触任何负面的情绪,就连孩子看的书,都给把关得严严的,但凡孩子读物里发现一点怪力乱神,就恨不得给教委打电话举报。
就算看名著,也要带着质疑:水浒传里这些暴力内容,孩子能看吗?红楼梦里关于爱情的描写,会不会导致孩子早恋?
总之,孩子的世界里,总是一片和风细雨,情绪太单一,家庭永远和睦、老师永远爱护、想要什么永远都可以得到,从小就是无忧无虑的公主。
在这样“无菌”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缺乏共情能力的“傻白甜”,因为孩子每次还没等到有负面情绪,就被家长给及时扑灭了。
我的建议是:不要刻意给孩子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公主世界。
想当公主的话,孩子长大了会自己选择的。
一个孩子十几二十岁时说自己想当公主,那不一定是真的想当公主,也不一定当一辈子公主。而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想当公主,那才是真的想当公主。
十几二十岁的公主,不值得羡慕;四五十岁的公主,才值得羡慕。
平时,家里必要的争吵,不用瞒着孩子(只要不是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造成情绪内耗的无效争吵)。家里遇到困难了,也不用瞒着孩子。
父母的忧虑,可以讲给孩子听,父母是大老板的话可以跟孩子讲最近金融市场不稳定、股价下跌,父母开小门市的话可以跟孩子讲客流减少、利润下滑,父母当农民的可以跟孩子讲今年谷贱伤农……
如果现实生活过得一帆风顺的,让孩子多读经典文学作品,从《骆驼祥子》《活着》《平凡的世界》里,看到千万种人生。最高贵的公主,心里装的不是水晶鞋,而是天下苍生。
误区三:过于崇拜知识,以至于迷信知识
很多中产父母,都是名校毕业,亲身验证了知识改变命运。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钻进了迷信知识的牛角尖。
体现在养孩子上边,就是过于“照书养”,恨不得让孩子从小就像大学生一样,天天强调的都是爱心、耐心、宽容、自律、节制、谦逊……
结果呢,我们过早培养出了一个绅士,却让孩子丧失了愤怒、反抗、随机应变的基本能力。
我也曾经在小五小时候有过这种倾向。
孩子想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橘子,我怕凉,不让吃,孩子哭得很可怜。我自以为看了很多育儿书,知道“糟糕的两岁”“延迟满足训练”这些高大上的术语,坚持不满足她。
而小五姥姥看不过眼,把我训了一顿,说:“姥姥给小五吃橘子!”
然后,姥姥装作很费劲地剥下一小块皮,让小五扔到厨房的垃圾桶里,小五颠颠地照做了。回来以后,姥姥又费了很长时间剥下一小块皮,又遛了娃一圈。
如此这般十几圈下来,橘子也基本在手里捂热了,既锻炼了娃的身体,又做了延迟满足训练,又没有把娃惹哭。
你看,知识确实是好的,但教育孩子不是像做题一样,一个标准化答案就能解决问题。也不能像做化学实验一样,按照标准流程、加入规定量的物质,就能得到期望的反应。
孩子是灵动的生命,需要用人的天性、直觉、经验来感知和交流,而不能完全靠知识。
我们做父母的,有时也要与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和解,不要过于跟“教育理论”较劲。
比如,当我们想对孩子严厉教育时,就不要太迷信“正面管教”。不用觉得,如果不用爱来感化孩子,孩子就会留下心理阴影。
(本文作者小五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