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外

民进中央建议: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3-08 16:12 中国教师报

摘要: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加强涉农中职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青报教育在线讯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涉农中职教育如何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更大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加强涉农中职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提案提到,2021年全国共有中职学校7294所,同口径比上年减少179所,涉农中职教育发展仍面临以下三大困境。

一是涉农中职教育地位和作用未被重视。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很多农村家庭让孩子接受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想让他们摆脱农民身份,这就导致涉农中职教育在“农业偏见”效应叠加下更加不被重视,缺少群众认可度和社会吸引力,许多中职学校走上了“去农化”道路。

二是涉农中职教育优质资源支持不足。涉农中职教育获得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较少。中职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大多只能满足基本办学要求,在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方面存在资金困难,直接影响中职教育办学质量,失去了后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三是涉农中职教育发展模式僵化。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雷同,缺少对相关职业布局的系统性、专业性规划,培养模式陈旧僵化,涉农专业与涉农产业联系不紧密,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产教融合不深入,与适应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培养质量要求存在较大缺口,逐渐缺乏长远发展动力。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

首先,明确发展定位,强调服务“三农”的价值取向。加强对涉农中职教育发展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面向乡村振兴需求明确中职教育定位,建议兼顾就业技能需要和学历提升需求,将涉农中职学校办学定位确定为“服务多元主体职业发展”,满足适龄学生、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等多元主体职业发展需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庞大受教育群体,指导中职学校根据需求拓宽服务面,将更多成年农民纳入培养体系,制订适当的培训方案和实践计划,加强教学设计,利用多元方式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新时代职业农民。

其次,利用教育数字化发展契机促进涉农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开设全国性涉农职业教育资源子平台,开发、整合数字化教育、培训、就业资源。平台内可含培训需求采集、培训资源、课程资源、效果评估等多项内容,政府部门、教育专家、指导教师、相关企业、学生主体等均可使用,通过数字化打破发展资源局限。中职学校还可以搭建“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室,为使用信息技术困难的农民提供服务。

最后,发挥职业培训作用,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指导涉农中职学校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农村、农民开发农作物培育、家禽养殖、物流配送、电商直播等就业创业项目,开设短期职业培训班,必要时可将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或企业车间,切实满足不同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需要。引导中职学校和地方企业、乡村合作建立培训基地,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定期定点组织学生和返乡农民工等进行产品开发、农产品销售等培训。地方政府支持组建由中职学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发挥多主体育人优势,调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形成“学校+企业+乡村”合作育人模式,开发“项目+创新+创业”行动育人载体,延展“校园+庭园+田园”联动育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