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的关键“软实力”:社会与情感能力
摘要:教师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密码。过去,教师专业发展往往强调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等“硬实力”,忽略了理想信念、自我反思、情绪管理、合作创新等非认知能力对教师成长的影响。进入21世纪,教育学正经历由“认知”到“情感”的重大转向,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非认知方面的“软技能”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它在塑造教师良好的心态、促进积极思维、提升职业幸福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撬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支点。
教师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密码。过去,教师专业发展往往强调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等“硬实力”,忽略了理想信念、自我反思、情绪管理、合作创新等非认知能力对教师成长的影响。进入21世纪,教育学正经历由“认知”到“情感”的重大转向,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非认知方面的“软技能”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它在塑造教师良好的心态、促进积极思维、提升职业幸福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撬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支点。
重视教师的“情商”
什么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美国的学术、社会与情感学习联盟将其界定为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驾驭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负责任地决策以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社会与情感能力就是情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技能以及负责任地决策能力五个方面。情商与智商是人自我发展的两朵“双生花”,面对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和未来,情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世界范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方面,针对10—15岁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国际测评已经成为继PISA之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出的又一个全球性重大比较项目,青少年的社会与情感学习已经在全国多所学校进行试点推进;另一方面,国内外对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相继浮现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基于中国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研究成果,提出了推动我国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十大主张,其中一条就是把社会与情感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标准。
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何以重要
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的职业使命是教书育人,社会与情感能力强的教师更容易创建良好的班级生态,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育和教学的规律。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家庭背景等,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发挥社会与情感能力。没有孩子不喜欢有爱心、善倾听、充满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教师,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影响着家校合作,进而影响着教育效果。
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教师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往往需要经历“起,承,转,合”,即从新手期、成长期、成熟期到精英期四个阶段。德国教育学家博尔诺夫认为,“向每个新生命阶段的过渡只有通过危机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每个发展阶段,教师需要遇见生命中的根本性书籍、重要事件或他人,让自己冲出舒适区进入下一个阶段。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从成熟期到精英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拐点,有的教师要么进入高原期,难以突破,专业发展平铺直叙;要么沦陷于职业倦怠的泥沼,从此躺平。而卓越教师会借由自我的一次次突围与超越,最终破茧成蝶,进入职业发展的新境界。而社会与情感能力中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是教师完成自我更新的重要力量。
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教师角色的自觉。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形态从传统学习方式将逐步向社群式学习、项目学习、社会化学习变革,教师角色也面临着重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供给更加多元,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工具价值逐渐被人工智能部分取代,教师的内在价值正在凸显。教师的角色将从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对不同学习者的陪伴者、支持者,整体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习者身边的导师……教师的创造性和情绪价值显得愈发重要,而这些都与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相关联。
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实现。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以及教书育人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如果要对这类老师画像,他们是充满理想与激情、敢于挑战并勇于承担、主动钻研且不断精进的一群人。当然,社会与情感能力强的教师也更容易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集体的关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愉悦的身心,这些都是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资本。
由此可见,社会与情感能力是素养时代教师的关键能力,培养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
以社会与情感能力“重塑”教师角色
目前,我国对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重视程度还不够,究其原因在于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认知错位。人们谈到教师的角色往往呈现两个极端,要么“圣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要么“匠化”,把教师称为教书匠,知识的搬运工。“圣化”隐喻着教师须通过牺牲自我方能换取他人的成功,要求教师过度付出。“匠化”则重在体现教师的工具价值,忽略了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使教师沦为工具人,忽略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内在生命价值和创造性。
正是基于以上两种错误认识,某些地方和学校在管理制度和教师培训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是对教师评价上,某些学校喜欢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用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量化考评教师的指标,甚至关乎教师是否能取得职称晋级的资格。过分强调分数排名带给教师的压力挤占了教师的课余时间,造成教师没有时间学习提升、没有时间关照自我,缺乏内心的自由和舒展,某种程度上扼杀了教师的职业幸福和身心健康。二是对教师的培训重技能轻情感,重群体轻个体,重规范一致性轻差异个性化。无论新入职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园长培训或校级教研活动等,培训内容普遍侧重“术”的培养,而缺乏“道”的体验。须知,潜意识若不变为显意识,教师难以突破自身局限,依赖个体经验的工作习惯将成为自我成长的天花板。而社会与情感能力则让教育散发智慧,让教师享受到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尊严、获得感和成就感。
因此,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性还需要尽快达成社会共识,从而促进教师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训与养成。一是加强社会与情感能力课程的设置,将培训前移,在师范院校开设社会与情感能力课程。重视课程的连续性和阶梯性,教师继续教育也应把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通识培训,开展相应的“团辅+个辅”,通过前测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对自身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识别度,并指导教师掌握青少年的社会与情感学习课程实践的相关工具,加强开展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教学实践。
二是鼓励教师参与社会与情感能力与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等相关性研究,将社会与情感课程融入日常的教育生活,开发本土化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教材,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对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笔者就曾在所带班级中开展读写绘、笔记大自然、课本剧表演等班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理解、合作、乐群、创新等社会与情感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三是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关于提升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相关文件,将其融入课程标准,为教师和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提供支持。
四是变革学校的管理方式,在区域和学校层面培植开放多元的氛围,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提升个体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是构建家校社三方协同教育生态,开展志愿活动、项目学习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下交往与合作,沟通交流,学习责任与担当,获得学业外的成就和动机,并借此帮助家长学习社会与情感课程,优化教养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新时代呼唤新教师,教师职业的胜任力不仅是教学水平的胜任,还应包括用自身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对学生的灵魂雕塑,对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追求,借此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这句话在信息时代尤为重要,“人”在这里不仅指的是学生,也指的是教师。这是时代发展的应然,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