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时代如何推进教育国际化?
摘要:万物互联时代,利用好全球知识供应链条,对世界的理解也可以更加广泛和深刻。为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应如何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创新?在智能化背景下如何推进教育国际化?
当教育进入4.0时代,知识的学习正发生全新变革。人们并不一定非要到某个地方,才能获取相应的知识。万物互联时代,利用好全球知识供应链条,对世界的理解也可以更加广泛和深刻。为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应如何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创新?在智能化背景下如何推进教育国际化?在日前一场论坛活动上,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带来了演讲。
01
在全网范围内打造知识供应链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技术不断升级,知识生产也在不断更新。面对科技时代的召唤,需要在全网范围内打造知识供应链,全网包括全球、全行业。在十一学校及其联盟学校,有一个重要的办学准则,即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润滑关系奠定教育的基础,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我们看到社会上许多成功人士通常都会提及中小学某位老师在自己成长历程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可以看到,教育作为关系学十分重要。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诊断指标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叫“我在老师心中的位置”,这一点专注的是学生自身感受,而许多时候学生与老师的反馈不尽相同。事实上,我们是从商业社会中学习到这一理念。2001年,当中国加入WTO时,WTO方案中有这么一句话:教育是服务业。当时我无法接受,但随着教育经历的延长,我也慢慢感觉到了教育确实是服务学生的成长。
既然服务于学生成长,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没有“自我感觉”,那老师如何能影响学生?以商业规则为例,在美国最成功的奶制品连锁商店,斯图·伦纳德商店的公司门前石头上刻着两句话:规则一,客户永远是对的;规则二,如果客户错了,请重读规则一。这样的理念我们不照搬,但可以消化嫁接。
在十一学校的行动纲要上,有一句话:师生关系的主导方在教师,判定方在学生,老师必须承担起润滑师生关系的使命。如何衡量师生关系?学生认为好的时候才是真正好。另外,为使整个学校的权力资源都流向教育一线,使管理人员具有一种服务意识,我们在学校内部寻找那些离学生近的人成为管理、服务人员,这种理念也是我们从卡特彼勒、惠普这些公司中学习到的。
2018年,我带队北京市名校长领航工程,一批名校长接受为期三年的培训,而这个培训实际上就是面向全球和全行业来完善教育的知识供应链。我们考察的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包括医院、书店、宾馆、门户网站及知识生产的工厂等等。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共同操作方式的模型。
其一是寻找问题的模型。如何寻找问题?一般来说,现有状态到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被看作问题。但实际上,这并非问题本质。如果采用逐个击破的策略,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要透过现象去寻找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才是寻找问题。其二是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我们找到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限制因素、实现路径这四要素,从金字塔原理、丰田公司的五个为什么、以色列的限制激发创新、联合国报告等这一系列知识供应,最终我们形成了这两个十分受用的模型。
据我的观察,近十年来,人们对领导力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仅涉及到公司、组织,还有家庭,甚至是个人。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目前的领导力已经进化到4.0时代,因此必须跳出公司本身,在全世界、全行业组建产业链。
而在学校内部,我们也不断调整领导力的课程目标,例如取消行政班,实行选课走班;此外,我们还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设置了一百多种角色供学生体验,帮助他们认识真实的世界。面向未来,通过学习任务、角色体验、社团管理锻炼学生的领导力,是我们课程调整的重要方向。
02
心中装着一个世界,
才能拥有一个世界
自“新课标”公布,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更加凸显。如何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我们需要将现象教学、大概念、项目研究等理念装在心中,然后才能对这些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建构。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名为“任务连续体”的学习方式,包括基本任务、真实性任务和真实任务。
基本任务即应用基本知识、技能的任务,例如班里养了一只乌龟,代其写一周日记,以实现对学生同理心的培养;真实性任务即具有真实属性,但不一定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任务,例如假设学生为《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考验学生如何使姐妹关系变得更融洽;真实任务则是在学校、社区、社会的真实环境中得以呈现的任务,例如让学生自主组织一个面向联盟学校其他同学的同伴关系论坛。
目前,社会情感也是全球教育同仁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这其中包含五大领域和三十个要素。对此,我们也给老师分享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其一是识别情绪,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会有哪些情绪,有哪些特征,容易发生在教育教学的哪些环节都需要教师有明确的认知。此外,我们还给教师提供了许多工具用以教授学生,例如刺激-反应原理,当遇到一个刺激时,适当地拉长反应时间,可以运用4*4呼吸法,90秒法则,10/10/10决策工具等,帮助做好情绪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包容的课堂氛围。
之前我们提到过设计了上百个角色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来体验,道理也是一样。只有心中装着一个地图的时候,才能慢慢构建起自己的世界。
03
拥抱智能世界,改变知识生产方式
过去,我们遇到许多以事实调查为依据的量表,这些量表经过专家长期社会调查、问卷实验,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量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社会其实也无法受益,到今天智能化时代,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
目前在网络上,有各式各样的测试平台。但事实上,这些测试平台本身还是比较初步,它们带有一种搜集数据的功能,并通过海量数据不断对测试平台的模型进行迭代,但这种智能化的审查方式,我们在学校可以借鉴。
最近十一联盟学校在研究“教师成长全景图”。我们重视教师的发展,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工具来帮助教师进行职业进阶。一个老师从来到学校到退休这30多年的时间,应使其每一步进阶清晰,应该让他们知道到何种程度就能成为一个成熟教师、优秀教师,甚至是杰出教师。
针对这样的一个知识生产方式,我们现在初步把它做了12个层级,从初职教师到最后的荣誉教师,在12个层级中,基本上每一个层级大约有三个台阶。一般来说,36年的时间,每一个台阶,我们都会关注他的专业品格和专业能力,经过大量研究,基本形成了15种专业品格和20种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图谱
那么这些专业品格和专业能力如何分布?在不同职业阶段上,哪一个环节、哪一种品格、哪一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或者说是决定能否晋升到更高层级的关键,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也希望把这个测试工具变成一个我们知识生产的一个品牌。
通过智能化的思维方式来改造过去传统的知识生产的方式,一个学校也必须要有“中央厨房”,但它也无需一步到位,我们先从最基本和原始的一些工具开始把它用得更加智能。
比如说要挖掘现有的信息化工具的功能,要对新的平台工具保持亲密接触,要打造学校的数据平台,要对智能世界保持好奇,这样,我们慢慢就会使学校的智能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哪里的数字化程度高,知识就会往哪个地方迁徙,传统的载体无法接住智能世界的创新,未来的精彩必将更多地发生在智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