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孩子们要面对的未来课题,到底是什么
摘要:这次变革超过此前所有变革的总和,我们的孩子将进入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孩子终究要面对的未来课题,有什么?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很庆幸赶着时代的大潮或被大潮驱赶着与各位相遇。
古人“凭君传语报平安”,我们凭着网线跨越万水千山传情达意。而我们刚刚经历的短短几十年,已跨过了祖辈几百数千年。如今,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更大的浪潮又来了。这次变革超过此前所有变革的总和,我们的孩子将进入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孩子终究要面对的未来课题,有什么?
孩子们终究要面对的未来课题
课题一:生活将会如何?
想象一下未来的生活:早晨,你被智能机器人温柔地唤醒,智能卫浴为你调节好最舒适的水温,智能厨房自动烹饪的早点飘出了香味。你或者在家远程办公,或者由无人驾驶汽车接送,通过脑机界面跟远方的TA实现心灵感应……这些来自科幻小说的桥段也许都将变成现实。
同时,纳米机器人无微不至地帮助我们修复身体损伤,将病毒摧毁并清除。借助基因工程和纳米机器,人类终将赢得防疫之战,也许还能制造出拯救生命的万能药,能将思维上传至云端,存储在人造卫星上,或者坐着马斯克的座驾登上火星。一切看起来那么完美......
且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天使与魔鬼之争从未消停。高科技是我们的带刀护卫,也会化身成魔鬼帮凶。例如记忆成为商品被买卖,自己的情绪和学习能力被人为控制。还有技术对人无孔不入的监控、计算和入侵,它甚至比你更懂你。上一周我腰椎间盘突出,问百度,然后手机上跳出无数的专家医药,还有锻炼养生各种app。它知道你要什么,怎样触动你的心弦,按下你的大脑开关。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和算法将战胜人类,99%的人将沦为无用阶层,失去工作。如此一来,我们真的过得会更好吗?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为150岁,幸福感就提升了吗?我想,工作只是人生一部分,生活才是核心,追求幸福是人类行为的最深层动机。
活出意义感,是现代人直面的课题。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级就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然而对此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力是不一样的,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在牛的眼里,稻草比黄金好上百倍。忠于自己的前提,是回到圣哲苦口婆心的一条:认识你自己。了解自己这套操作系统,知道自己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目标,成为什么。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创始人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这十二点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在成为自我中活出意义感。
课题二:工作将会如何?
你想过,职场中的竞争对手会变成非人类吗?而它正试图砸掉我们的饭碗。看看这幅作品——它的作者是AI绘图软件。
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比赛中,39 岁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Jason M. Allen)的作品《太空歌剧院》在数字艺术类别中斩获一等奖,这幅作品是借助 AI 绘画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输入文字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任何画面,无论要求多么荒诞,AI都能“使命必达”。
一个是成本低廉的AI,一个是薪水很高还反对996的员工,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择?就算你的工作很前沿和新锐,甚至是为3D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最新的流行趋势,可能未来10年也一样被人工智能取代。2022年11月初,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归国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引发网络热议,热议内容包括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否已被人工智能代替。
潘多拉魔盒打开后,大家瑟瑟发抖:半辈子所学有什么用,我们还能干点啥?
当然,上天每关上一扇窗,就可能打开了一座城门。到2048年,人类可能面临迁移到网络空间、流动的性别认同,以及计算机植入装置所带来的新感官体验,比如超高智能机器、基因工程改造的身体、能够精确操控自己情绪的神奇精妙的算法......届时,新的职业需求又生长出来了。
将来的出路,在于AI干不过人的地方。也许我们该思考:全网哪些数据是可以喂给模型做智能生成的,哪些是未来会被替代的智力生产力?如何培养高阶思维来超越AI的价值?一句话,“稳定”注定是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创造力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
课题三:学习将会怎样?
当一个人一年的信息接收量超过过去的一辈子或几辈子,当科学家已经在探索脑机接口技术……问题来了:学习将会变成什么样?相比获取信息,学习的重心将是判断并筛选有效信息,整合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生物领域,获奖人却是物理学家。这种“不务正业”,表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领域的科研方向日益呈现出跨学科或学科融合的特征。
很多成功人士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学了很多看似和专业无关的东西,甚至做了专业的叛徒。为什么跨界如此丝滑?因为他们学的不是金子而是金手指。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调动知识,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未来我们将越来越多借助AI技术学习,开设STEM课程,开展混合式学习、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借此实现学习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去提升人工智能不具备的品质——情商与韧性: 一是不断延伸“长板”。未来人才的特质应是对立于标准化的“异质”。
二是有足够的坚持力。比如诺贝尔奖平均得奖年限是28.7年,学习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马拉松。
三是有一颗勇敢的心。堡垒总是从内部打破,真正的人才能够与自我周旋到底。
在无法预知的未来,最可靠的投资就是发展我们的灵活性,在任何环境里能保持心智平衡,终身持续学习,不断重塑自己。一直在生长,但从未长大。
学校教育的担当与作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未来,实际上已经来了。一方面,失业率不断攀高,一方面2022年有1076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孩子却越生越少,越来越焦虑,后疫情时代的次生灾难还在发酵。变革的风暴眼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校必须闻风而动,以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回应“终局”对“当下”的要求。
使命一:用“一个村庄”养育孩子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小型的、雏形的社会。体验式教育的先驱库尔特·哈恩曾说:“人格是在课堂之外形成的。”在地球村,如何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学习、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必要。给孩子一个“村庄”,让孩子拥有一个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社群,获得社交经验的滋养,为未来做准备。
在日本,社区成了一个校外学校,义工们开设各种实践探究课程,让宅家的孩子走出来,为困难家庭托底。而美国高中生可以到大学上课,拿学分,可以跟科学家一起做研究,可以当官员助理、议员秘书,甚至作为学生委员参与教育董事会,参与各级教育局的最高决策。
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水平,把孩子从家里摘出来,这是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必须步入的深水区。
使命二:给每个孩子安装发动机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某团队调查了30多万中国中小学生,发现大部分孩子出现了“四无”的状态: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以及对生命价值无感。这样的一群孩子,能扛起未来吗?
好奇心、梦想、行动力,以及人格的培养,对人的一生成长至关重要,是无数个“0”前面的“1”。没有伟大的梦想就不会有伟大的行动,所有登顶人类奥林匹亚之峰的巨人,无不是梦想火把始终熊熊燃烧、为改变世界而来的人。
好的教育必定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把发动机装到每个孩子的心里。
使命三:用通识教育激发正念
诺奖排行榜上,榜首的美国以不到5%的人口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注重通识教育功不可没。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和远大的志向。通识的意思是广博的知识,通识教育是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是社会生活最需要的一些东西。孩子能了解各学科的脉络,掌握基本方法和工具,同时明晰自己所处的历史坐标,既自由选择方向,发挥潜质,又培养家国和宇宙情怀,在成就个体的同时兼济天下。
耶鲁大学前任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他其实想说的是,教育能让人触类旁通地精晓任何学科,驾轻就熟地胜任任何职位。也许这就是磨刀和砍柴的关系,无用之用,堪为大用。一句话:站在文明的基本框架上展开正确的创造。
没有人能真正预知未来,最安全的投资就是教会孩子保持应变能力和心智平衡,保持火炬不灭和热血不凉。就如我们笃定的相信,相信教育就是对人生的准备,教育改变孩子,孩子改变中国。14亿人的体量,只要有一个好的生态,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大师自然涌现,就像高峰矗立在高原上,参天巨木秀出于森林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也是我的一座山。
作者 | 殷涛,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
文章据作者在第九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主题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