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的“低自尊”,用这四招
摘要: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时,该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小花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小女孩,与人交往时,她总是会放弃自己的需求,无条件答应别人的要求,以期换来友谊。一次课间,小花埋头在座位上专注地画画,同学小红走过来邀请小花陪她一起去上厕所,小花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放下笔,陪小红去了厕所;放学路上,同学小绿说想去小花家一起写作业,但小花家里有客人,她本想拒绝小绿,可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答应了小绿;周末时,朋友小黄来小花家里玩,在小花房间里看到了一张特别可爱的贴纸,表示很喜欢,问小花能不能送给她,小花看着自己求了妈妈很久才买到的贴纸点点头,说:“当然可以!你是我的好朋友!”
小花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这类人的行为特征总体表现为凡事以他人的需求为准,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可以不顾原则和底线,不考虑自身感受,也不敢表现和表达自己真实的一面和想法。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治疗师雅基·马森把讨好型人格称为“可爱的诅咒”。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时,该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析因:讨好型人格的本质是“低自尊”
家长要想更精准地帮助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走出困境,就要先了解这种人格的成因及其危害。
其实,孩子的讨好型人格主要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尤其容易受到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负面养育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打压式教育,认为孩子做得好是应该的,一旦孩子做得不好就随意批评孩子;有的家长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孩子也无从学习如何正确表达情绪,他们缺乏家长的肯定,其情绪需求也不被家长关注;有的家长担心经常夸奖孩子会让孩子变得骄傲,因此鲜少夸奖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自信;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较强,孩子在家庭中大多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表现好才有糖吃”“考了好成绩爸爸妈妈才爱你”,让孩子形成“自己不够好就不配得到爱,必须要更优秀或满足别人的期待才能得到爱”的错误认知……
负面的、不恰当的成长环境使孩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其本质是“低自尊”。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品质和价值抱有负面看法,比较自卑,害怕冲突和失望,无法承受悲伤,经常委屈自己,无条件满足他人的需求。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生活在自己建构的牢笼中,总是十分纠结,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自我,人际关系也会变得畸形、脆弱,甚至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年纪尚小,缺乏自我辨析能力,形成讨好型人格后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陷入困境,更不知道该如何摆脱这种不健康的状态。
破解:4招帮孩子卸下心理包袱
教会孩子悦纳自己
要想帮助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走出困境,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可先从教孩子悦纳自己开始。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效应叫做“翁格玛丽效应”,是指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这个效应源自一个叫翁格玛丽的女孩,她的长相平平,但她的家人和朋友不断鼓励她、给她信心,告诉她“你很美”,慢慢地,女孩在照镜子时,也会对自己说“你很美”,结果她不仅越来越自信,而且真的变得越来越美了。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认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告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你很好,你值得世间所有美好的人事物,不要自卑”,让孩子从心底里接纳自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提高孩子的表达力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他们既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害怕说出来以后会让人失望,也不乐于表达,认为没必要,觉得“反正也没人在乎我的想法”,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因为他们本来就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家长要注重培养讨好型人格孩子的表达力。良好的表达力包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和懂得表达3个部分。这3个部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家长可运用行为主义理论,教会孩子表达的技巧,如先让孩子尝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感受。在倾听孩子的表述时,家长要做到认真、耐心,让孩子觉得“我的情绪和感受对爸爸妈妈来说很重要”。当孩子不断受到家长的正向、强化鼓励时,如“你的表达很重要”“你的表达很棒”,他们表达的信心和兴趣自然也会提升,表达技巧也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引导孩子感受爱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可能生活在一个比较缺爱的家庭中,此类家庭的家长要注意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多关心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已经给予了孩子足够多的关注和爱,但孩子感受爱的能力较弱,并未完全接收到来自家长的关心,以至于出现自卑心理,以为“没人爱我”,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从这个角度来看,家长的表达方式可能出现了问题。家长可转变自己的表达风格,用更加直白的语言,热烈、频繁地向孩子表达爱,且表达爱的方式也可更加多样化、更加契合孩子的需求。此外,家长还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可通过回顾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等形式,让孩子发现爱、感受爱。
与孩子共同应对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让他们感到纠结或委屈的事,但他们自己还无法很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事,此时家长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现孩子遇到问题时,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和我们说”,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把心中的困惑与父母分享;其次,家长要给出具体的建议,让孩子觉得“跟家长说是有用的”;最后,家长还要让孩子感受到“跟家长说了以后心情会变好”。当孩子有了良好的沟通体验后,他们下次才会主动和家长倾诉。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听孩子倾诉问题时,切忌自己情绪失控,简单粗暴地回应孩子。比如,孩子和家长抱怨说,“明明我什么都没做错,但好朋友突然就不理我,去跟别人玩了”,家长听完比孩子还气愤,直接告诉孩子“不理就不理,你也不跟他玩就是了”。这种处理方式看似是和孩子共情,但实际上不仅加深了孩子的误解,更没有帮孩子真正打开心结。
当孩子向家长倾诉时,家长要摆正心态,将其看成是一次提高孩子应对问题能力的良好契机。同样是面对上述问题,家长可在了解事件原委后,接纳孩子的低落情绪,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郑重地告诉孩子,“别人不理你,并不代表你做得不好,可以尝试和对方沟通,询问原因。但如果你再三表达过沟通的要求后,对方依然不理会,那么你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放下。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孩子,相信你会找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好朋友”。这样才能真正与孩子共情,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及时跳出“一味讨好别人”的怪圈。
作者:田丽,龙岗区南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