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诺奖得主跨越40年的对比研究:哪些投入在影响孩子的成功?

2022-12-03 11:29 谷雨星球

摘要:未来孩子与孩子的区别,就在于谁的家长意识到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并及早开始培养这些能力。城市养娃的战争,就是父母认知格局的攻坚战。

现如今,系统性内卷成为父母焦虑之源,但往长远看,到底什么决定了孩子的幸福成功?到底在什么阶段进行怎样的教育投入,收益最大?在主导参与了跨越40年的对比研究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Heckman的研究,或许揭示出了答案。

正是非认知能力

让孩子获得成功

前几天有家长跟我说,孩子同学四年级就考了托福110分(满分120分),很多妈妈听完焦虑极了,都带着娃去报班了。

对于家长们来说,教育就像是计算数学题一样,好像提前掌握某项知识,在某个节点鸡娃考出一个高分,就能由某个公式推导出孩子在未来赢的概率。

教育并不是精密严谨到一步都不错的自然科学,但是教育也不是算命

这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社会科学,从脑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角度都能进行研究,变量极多,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教育界常谈的一个话题:对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能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毫不怀疑地相信——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倚赖于认知能力,也就是可以在IQ测试中测得出来的智力水平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就是尽早让孩子开始付诸练习。

这种“认知能力决定成功”的观点,叫做认知假设(cognitive hypothesis)。

然而,一系列研究狠狠打了脸,较为著名的就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James Heckman,参与的两个研究。

基于我们上文提到的认知假设,美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发起了一个针对高中辍学者的培训项目,叫做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GED)。

这个项目专门针对来自贫困家庭、少数民族的高中辍学者——无需读完三年高中,而是在短时间内修完相当于高中文凭的GED证书就可以毕业。

而按照常理,只要通过了测试,就假设其智商水平和认知能力,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Heckman教授针对这些孩子做了长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令人很意外——即便他们获得了证书,依然只有3%的孩子进入四年制大学或获得大专文凭,而普通高中毕业者有46%进入大学。

而且,在日后的年收入、失业率、离婚率、吸毒率等等方面,持有证书的孩子,与高中辍学、且没有获得证书的孩子毫无二致。

也就是说,通过这些测试提高的认识能力,并没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人生。

这个发现,让一度支持认知假设的Heckman教授苦苦思索,这些聪明到通过了认知能力测试的孩子,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

于是,他参与了另一项研究。

从1960年开始,在美国底特律市的老工业区,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从黑人区招募了一些贫穷3-4岁的孩子,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孩子进入一所高质量幼儿园,另一组则被自然放养。

这次对比研究长达40年。

一开始这次研究被认为是失败的,虽然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在认知能力测试中,获得了更高的成绩。但这种“智商收益”并未持久。到孩子们进入三年级时,两组孩子的测试无异。

然而,直到千禧年后,研究者发现,进入佩里幼儿园的高中毕业率、成年后就业率更高,40岁后年收入高于$25,000,且犯罪率更低、拿低保几率也更低。

而且,研究者们发现关键信息在于两组孩子“个人行为”和“社交发展”能力的评估。“个人行为”记录孩子骂人、撒谎、偷窃、缺勤和迟到的频率;“社交发展”记录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Heckman教授将这些和IQ无关的元素,称之为“非认知技能(No Non-Cognitive Skills) ”

经过后续数年的分析,研究团队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

正是这些非认知技能,让孩子们获得更成功的人生。

城市养娃的“战争”,

是父母认知格局的攻坚战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爱晒鸡娃的博主,大多都是低龄孩子的父母?我做过观察,一般等到孩子三四年级这些博主基本就销声匿迹了或者转带货了。

那些孩子到了中学或大学仍非常优秀的家长,每每问起育儿经,大多都只会谦虚说一声:我们没做什么,全靠孩子自己。

细究下去,他们都坦言在孩子小学3年级前下了很多的功夫,等到10岁后基本就开始慢慢放手。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Heckman教授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投资曲线,被称为:The Heckman Curve。

简单来说,父母在越早对孩子在早期坚持投入,收益越大。黄金的投入期是5岁以前,越往后收益则相对越低。尤其是对于处于劣势地位的孩子来说,这一点收益更加明显。

常有高中老师会跟我说,看到一些厌学的孩子无能为力,因为“晚了“。

但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积极的案例,只要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很多孩子都会逐步找回自己的动力。

那么要投入什么呢?除了认知技能外,非认知技能也非常重要。

非认知技能是一系列应对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由坚持力、自控力、好奇心、自省力、Grit、自信心、社交能力组成的“非认知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成绩等代表的认知能力并非不重要,只是我们不能忽视同样至关重要的非认知能力。

而且,如果一个孩子拥有坚毅品格、自律自控,并能时刻保持好奇心、专注力,不拖延、社交强,那么越往后,学业出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问了问我身边的清北在读学生和毕业生们,我发现他们极其自律、善于自省、高度计划、好奇心强,采访过的许多藤校学生的共性也让我们发现,优秀的人都是相似的。

说实话,当今城市中的孩子,智商生来相差不多,认知能力的差别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弥补。

未来孩子与孩子的区别,就在于谁的家长意识到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并及早开始培养这些能力。城市养娃的战争,就是父母认知格局的攻坚战。

跟着孩子的视角成长,

坚守教育底层逻辑

而加强孩子非认知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爱好,并坚持练习。

曾有一项实验(Eccles,2003)收集了美国密歇根市来自10所学校的1800个六年级学生的数据,并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到21-22岁、25-26岁,研究发现:

那些发展了爱好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未来各个年龄段行为问题更少,吸烟、酗酒、吸毒、逃课几率更小,而且更能够享受校园生活、厌学情绪较少,并且大学升学率更高。

同时,也也比没有爱好的孩子更愿意追求高学历,未来职业成就更高。

看到这里,可能就有家长会说,那我就应该逼孩子练琴,这是为他好!

当然不是,要想通过兴趣发展出孩子的非认知能力,也是有充分必要条件的。

第一个条件“孩子喜欢练”。

每个孩子可能都会尝试很多爱好,我们鼓励大家不要太早定下一个专业的爱好,尽可能让孩子保持兴趣。

而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什么样的孩子需要继续鼓励练习,而什么样的孩子,就应该适可而止、放弃练习呢?

这个需要家长对孩子有足够多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否鼓励孩子坚持,以及是否要放弃。

第二个条件是“家长的决策力”。

现在无数家庭为“学钢琴”而烦恼,若一项爱好已经影响了家庭财务情况或亲子关系,不如换个路子。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对待沉没成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我们也常问遇到家长来问,要不要咬牙上国际化学校,发展一项昂贵的兴趣爱好?我的建议都是不要。

非认知技能的习得最重要的地方仍是家庭。

我们见过许多投了重金孩子仍然躺平的家庭,我们也见过无数中产家庭养出的内驱力极强、幸福指数很高的孩子。

与其被别人家鸡娃的“数字“而焦虑,不如把目光转回来投在自己孩子身上,跟着孩子的视角成长,坚守教育底层逻辑。

无数证据告诉我们,一定会有回报。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谷雨星球 (ID: guyujihu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