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尊重孩子,也尊重他们不完美的权利
摘要:人们总是期望教育出最优秀、最成功的孩子。但当我们反思教育时,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拥有做自己的权利,也拥有不完美的权利。用单一标准化的系统去衡量学生,只会让他们与幸福渐行渐远。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育才能获得更多幸福感。
人们总是期望教育出最优秀、最成功的孩子。但当我们反思教育时,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拥有做自己的权利,也拥有不完美的权利。用单一标准化的系统去衡量学生,只会让他们与幸福渐行渐远。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育才能获得更多幸福感。
11月18日,第三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主题为:“未来教育:幸福感和不完美的权利”。本文根据主题论坛(第二场)的嘉宾对话整理,有删减
主持人:顾学文
解放日报读书周刊主编,《妈妈永远“在线”》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特聘咨询师
对话嘉宾:
中国 - 李镇西
中丹教育论坛中方主席,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丹麦 - Mads Poulsen,音译:马兹·波尔森
艾斯比约格斯国际青年中学校长
01
教育本身意味着给人幸福,不仅有幸福学生,还要有幸福教师
顾学文:开场我就想问了一个大家都好奇的问题,两位嘉宾都是校长,作为长期观察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你们眼中的“教育福祉”是怎样的呢?
波尔森:教育的福祉在于学生怎样获得“良好的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核心和长期目标所在。丹麦对教育的关注不止于大学校园,而是关切所有学生,不希望给学生过大的竞争压力,而是希望学生成为教育中的活跃参与者。
李镇西:教育本身就意味着给人幸福,而学生的幸福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他们在获求知、思考创造、学业成功上可以体会到幸福,但与此同时,成长本身就伴随着幸福与快乐,与朋友的友谊瞬间、在班集体感受到的温暖、又或是与小伙伴们户外嬉戏、感受青春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这些都是“幸福”。除了学生,教师的幸福也很重要。我们常说教师的奉献,但却不能忘了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也有很多来源,如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克服难题、取得进步的成就感;取得进步的还有赢得社会尊严、他人信任、学生依恋的自我肯定;同作为教师群体的尊敬也可能是教师的幸福源泉;但同样,不能回避物质方面,教师也需要“衣食无忧”的幸福;最后,教师的幸福也来自于事业追求极致的幸福,不断超越自己,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幸福。
波尔森:教师获得幸福,从而赋能、激励学生这一点上,校长在这一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丹麦社会就是一个“激励”社会,在校园中,学生和老师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能动性,校长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发挥能动性的环境。对校长而言,不会控制老师,而是会给老师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选择教材和授课方式,同时鼓励教师与同事多交流、实现互相学习。
02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顾学文:在两位校长的眼中,“幸福”比“优秀”更重要,那么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教育的质量与成果如何,又该用怎样的标准进行衡量呢?
李镇西:教育评价是复杂、微妙而长期的,对教育成果的评价至少需要建立在10年的教育实践基础上。为了实现“幸福的教育”,教育评价的指标应当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学生的综合素养重要,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和优点,校长的角色就是要帮助学生和老师凸显出自己的闪光点。说到这,就要说一下我的学生,那是在二十多年前,该学生的成绩非常糟糕,但是很会踢球,看到了他的闪光点,鼓励他踢球,后来那个学生不读书去学足球了,现在成为了有名的足球教练,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顾学文: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疑问,那就是在中国,教师需要面临升学率和考核压力,怎么才能在这样的压力下鼓励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呢?
李镇西:这个难题的解决途径有三:
第一,国家要为学校课程改革创造条件。难道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就没前途了吗?我们国家其实已经发展出了职业高中这一有效分流路径,但是通常学生在升学考试后往往“被动”地进入职业高中,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兴趣在哪。所以学校应当在学生初一、初二年级的时候就设置相关课程,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兴趣爱好。
第二,家长要想得通,家长要明白孩子的幸福在哪,如果一味逼他学习、考大学,孩子永远没幸福可言。李老师那位爱踢球的学生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温暖和鼓励,没有人因为他成绩不好而看不起他,让他愈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因成就感走向了自我实现。
第三,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很重要,评价不能采取唯学业的功利化导向,而是应该综合评估。
波尔森:我们得知,在丹麦这样“不内卷”的高福利国家里,教师和学生也存在着压力,这是每个教育系统里的常态。学业不是一切,教育评价可以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社交和个人技能也可以采取非传统的方式去考核,但不是一切都可以在评价的基础上给分,这就让评价变味了。作为校长,就是要多去发现这种非传统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好学生”也是能跳出思维定势,用自己方式解决问题的学生,他们能适应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03
孩子的自驱力很重要,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顾学文:那么两位校长对 “幸福”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李镇西:任何命题都是有针对性和条件性的,理解幸福要完整,没有思考的幸福是浅薄的幸福。教育家杜威的看法是,教育不可能一味放纵,迎合人的天性,那是在培养动物。所以要规范、统一、塑造集体意识和秩序。在学校压抑了儿童的天性、忽视了儿童本性的发展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现在大家都强调要给学生幸福,前提正是长期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不幸福”。孩子的自我驱动力也很重要,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顾学文:中国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和安排,导致孩子学习压力过重,厌烦学习,从而更不具备自我内驱力。那么在丹麦,孩子会缺乏勇于挑战自己的自我驱动力吗?
波尔森:在十几岁的年纪,学生通常是困惑的,但是自我驱动力应当是长期的。我赞同“终身学习”的理念,自我教育是自我驱动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在中学毕业后,学生选择了一条路,但不意味着这条路就断绝了学生所有的可能,他们仍有无限的机会走向其他教育的道路。校长老师会教学生怎么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但是他们也同样关心学生每一步的脚印。
李镇西:我曾到丹麦走访两次,丹麦有着非常包容的环境,由于学校课时和作业相对较少,丹麦的孩子拥有比中国的孩子更多自主学习和自由安排的时间,下课了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也让他们更容易幸福。联想到我们国家现在的“双减政策”改革,其实也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幸福感,增强孩子思考能力、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能力,在青春期阶段引导他们。
波尔森:教育系统和文化其实是息息相关的。出于工作原因,我也会到不同的国家考察,在交流对话中学习,每去到不同的地方都能得到启发。丹麦的教育不是最好的教育系统,但一定是最开放的教育系统之一,因为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04
教育重要的是评估过程而非结果
顾学文:中国和丹麦的教育系统都有各自的长处,中国基础教育强,但基础教育也压制了中国学生创新能力。丹麦创新活力强,甚至蜚声国际。那么中丹两国是否有可能彼此相互渗透交融互相的教育系统以变得更好呢?
波尔森:结合不同学校系统非常难,丹麦的教育系统建立在其文化和政治的基础和原则上,有其独特性,不可能机械地和中国的教育系统融合在一起。
李镇西:结合不同学校系统非常难,就拿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举例子。很多人都说中国基础教育好,美国高等教育好,这两者能不能结合呢?答案显然是否。基础教育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为了给高等教育铺垫。我们的学生做题好,考试好。但如果高等教育的创造力展现明显的短板,能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好吗?中国基础教育表现出了学业过剩,教育过度的局面。我们应当避免这样的刻板认知,即中国基础教育好而美国基础教育不好,而是要互相取长补短,把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应用在美国身上或把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拿来套用,都是不切实际的嫁接。
波尔森:教育重要的是评估过程而非结果,教育工作者也应当专注于关心学生怎么创造性解决问题,同时又能给出使用方法的原因。
05
“家长”心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尊重孩子,也尊重他们不完美的权利
顾学文:最后想求教两位校长,你们作为“家长”又有着怎样的教育心态。从教育者和爸爸的角度,还有哪些他们看重的品质,需要在孩子青春期阶段给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
李镇西:作为父亲,我在自己的家庭中奉行的是幸福教育的理念。不止青春期,孩子的整个人生的成长不仅仅只有学业。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有些复杂,但家长要懂得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平等、尊重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对孩子训斥、灌输,这会让孩子特别反感。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容易存在逆反心理,或对社会认识偏激,老师和家长不应该把这当作缺点,而是当成特点去包容。我一直给女儿传达的是我们的校训“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善良、勤劳、同情弱者等品质是给女儿培养的“人生底色”。
波尔森: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他觉得独自“做决定”也是孩子的一种品质、一种能力,因为人一辈子都需要自己独立做决定。虽然做决定时肩负着出错的压力,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家长、一个成年人,他能做的就是永远在孩子身边,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慷慨给孩子以建议。也因此,教育是共同的责任。在学校,要关心学生喜欢做什么,喜欢学什么,学生的潜力在哪?对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也尊重他们不完美的权利。
顾学文:第二场会议来到了尾声,但这次对话留给我们的遐想空间却让人流连忘返。人们总是期望教育出最优秀、最成功的孩子。但其实当我们反思教育时,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拥有做自己的权利,也拥有不完美的权利。用单一标准化的系统去衡量学生,只会让他们与幸福渐行渐远。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育才能获得更多幸福感;只有架起桥梁,互相启发,我们才能让教育越来越好,让教育的福祉惠及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