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需做到5个“一致性”
摘要:以往的教学评价侧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提升,这一理念下的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对可测的知识的反馈与分数的提高,而非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从而导致教学评价应有的优化教学、促进学习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实现。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化阶段。
具体而言,新版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四大突破: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内容标准、活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三位一体;增强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强化学科实践。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要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用一致性思维审视教学评价理念与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评价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教学评价方法与核心素养表现、教学评价工具与素养形成机制、教学评价结果与素养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理念与核心素养导向之间的一致性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教学评价理念即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理念,其影响着评价标准的确立、评价方法的制定、评价工具的选择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对于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起着引导与保障作用。
以往的教学评价侧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提升,这一理念下的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对可测的知识的反馈与分数的提高,而非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从而导致教学评价应有的优化教学、促进学习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实现。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既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以及着力点,也应成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即保持教学评价理念与核心素养导向之间的一致性。因此,教学评价应体现“对核心素养的评价”与“为核心素养的评价”的统一,如语文学科在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学评价应“重点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同时,教学评价的过程亦应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即“为了核心素养的评价”。
教学评价理念与核心素养导向之间保持一致性,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育主体转变评价观念,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实现新课标所蕴含的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要义与精神。
教学评价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之间的一致性
评价标准是决定评价有效与否的关键因素,没有标准的评价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先有标准、后有评价”是教育评价活动的基本遵循,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教学评价具有关键作用。目前,许多教学评价标准在指标建构中更多侧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的关注仍然不足,这种“以教评教”的取向容易导致教学陷入单纯进行知识讲授的狭义理解,忽视学生素养的养成。
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制了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为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确立了基本依据,即教学评价标准应与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保持一致性。教学评价应体现从对“教”的评价转向对“学”的关注,从注重考察知识记忆和理解转向注重对思维、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即教学评价标准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实现教学评价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的一致性,需要评价者认真研读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学业质量标准转化为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教学评价标准,即让素养可表现、可测量。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确定具体的教学评价标准,在使教学评价有了基本依据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重要指南,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使教学活动达成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学评价方法与核心素养表现之间的一致性
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在教学评价上便强调要实现评价内容的多样化。然而在现实中,学校多样化评价改革搞得轰轰烈烈,在升学考试中却无用武之地,最终沦为展示新课改成绩的“装饰”。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直接要求,只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才能对学生复杂的素养表现进行准确的评价。
在追求教学评价方法多样化时,需考虑评价方法与核心素养表现之间的一致性,即: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表现,就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传统的纸笔测试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再认,追求片面“有效”的标准化教育质量的提升,容易导致浅层、孤立、被动的学习,只能体现对低阶的、孤立的、脱离情境的知识与技能的评价,难以有效地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复杂的表现,既包括知识掌握与应用,也包括思维发展与问题解决,还包括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价方法与核心素养表现之间的一致性客观要求评价方法要超越传统的简单纸笔测试,聚焦表现性评价,在尽量合乎实际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和结果做出评判,关注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关乎人的发展性而不是简单着眼于有效性,使表现性评价指向高阶复杂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成长建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学评价工具与素养形成机制之间的一致性
教学评价工具是评价者运用某种评价方法时收集评价信息的工具,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运用较多的仍是测试型评价工具。新课标为何重点强调素养导向?正如杨向东教授在《树立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观》一文中所述,学生“核心素养一旦形成,就不限于当前学段和课程内容,而是指向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精神、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情境性与实践性,即素养指向学生个体在复杂、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这意味着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面临具有复杂性、结构不良性的问题时的综合表现。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价工具与素养形成机制之间要具有一致性,即: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如何形成的,就如何去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需要经历何种过程,教学评价就应该经历何种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与机制,在此过程中,真实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条件和表现载体,也是核心素养评价的关键要素。
教学评价工具与核心素养形成机制之间的一致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推动教学评价工具多元化,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复杂过程和机制,综合运用档案袋、课堂观察记录表等多种评价工具;第二,推进考试命题的变革,增强考试命题的情境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将知识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使评价工具由“知识再现式”转为“知识使用式”,推动试题内容由书本情境走向生活情境,走向学生未来生活中必然要经历的社会情境、工作情境和职业情境。
教学评价结果与素养发展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价结果往往未能得到充分运用,以教学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难以实现。教学评价结果是对整个评价活动的客观呈现,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是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据,也影响着评价内在价值的实现。
在新课标背景下,对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亦需要指向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促进,即实现教学评价结果与素养发展目标之间的一致性,这实质上是发挥评价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诊断与促进功能。
教学评价要注重对评价结果的运用。首先,运用评价结果明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各个具体方面的表现;其次,发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存在的问题,切实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困境;再次,探索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为学生提供促进素养培育的反馈信息。
作者 | 伍远岳 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