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我们中小学生的作文里,为何失去了想象力?

2022-09-22 17:20

摘要:为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越来越贫乏?有可能是我们陷入了想象力的误区。

“你要写____,就不能只写____”

这是最近流行网络的文体,掀起了一阵创作狂潮。有的一瞥惊鸿,有的走心治愈,有的委婉动人。比如:

你要写月,就不能只写月。要写明灭、写圆缺,写世人看不出的沧桑与诡谲。要写夜雨梨花打湿阶、孤影独孑。写别枝惊鹊,写关山难越,写一盏酒的氐惆与凄切。写昨日西楼锦书叠,佳人惊鸿一瞥,再写白发青丝犹带雪,西北风烈烈,直至最后,才陡然折笔,把你写进词的下半阕,独独不道离别。

你要写少年,就不能只写少年。要写飞扬,写轻狂剑,写藏在剑鞘里的诗篇。要写一场风华一场大眠,写冰镇汽水和不眠的夏天。写八声甘州,写听雨阶前,写单衣上马一骑当千,再写永不复行离弦的箭,写尽风发意气,独独不提,谁在灯下摹你眉眼。

在网友的笔下,文字成为感受力的延展和想象力的狂欢,充满着多维阐释的空间和无限续写的可能。

为什么缺乏想象力?

罗伯特·麦基在他的作品《故事》中说:“人们对电影,小说,戏剧的消费如饥似渴,因为想象力一直是治愈人类的良药,它不断寻求整治人生的混乱,洞察人生的真谛。我们对想象的欲望,反映了人们捕捉生活模式的深层需求,是一种个人化和情感化的体验。”

一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呈现的是作者的成熟度和洞察力,是他对社会、自然和人心的理解。20年前那篇有名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写出的正是作者对社会的洞察。不过,在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里,多的是娴熟的写作技巧,唯独少了洞察力和想象力。

为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越来越贫乏?有可能是我们陷入了想象力的误区:

误区一:词汇至上

学生缺乏想象力,我们总以为是词汇量不够,好词好句不足,于是让他们死记硬背成语谚语,日积月累好词好句,其实这是不懂表达本质规律而造成的误会,是对创造力的深深剥夺。

首先,富有想象力的写作跟背诵的好词好句没有关系。诗词大会、成语大会上的那些优胜者无一以写作行世。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背诵能力没有关系。让学生花大量时间背诵好词好句,极可能让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丧失了表达自我的能力。

其次,表达质量跟词汇量并不正相关。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牛津双解词典》背一遍,就能写出好作品了吗?

一家出版公司,请一位苏斯博士用250个最简单的词汇写一个故事,结果故事让儿童欲罢不能,这就是著名的 The Cat in the Hat(戴高帽的猫)。这本书写作的单词全部来自于“一年级学生应该认识的单词清单”,仅用了其中225个词。之后,苏斯博士不断挑战,最少一本只用了50个词,green eggs and ham(绿鸡蛋和火腿),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给美国小学生读绘本,就读了这一本。

中国这类例子就多了——

南朝时期,梁武帝让人从王羲之作品中拓出一千个字,周兴嗣将其编成了流传至今的《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部小百科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知识。清代评论家称此文:“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可见,想象力并不取决于词汇量,而是来源于自由奔放的人生趣味,以及像周兴嗣那样的清晰有力的叙述逻辑。

对于各种知识术语、网络流行语、企业黑话,哈佛教授斯蒂芬·平克称之为“知识的诅咒”。很多学者的文章之所以不知所云,不是因为话题多高深,而是他自己根本没搞懂,于是躲到了大量术语的背后。

最具代表性的是2020年浙江一位考生的作文《生活在树上》。这篇满分作文全文充斥着“嚆矢、滥觞、振翮”这类晦涩术语,刻意炫技,故作高深,称不得佳作。

小时候泡在好词好句里,长大了泡在流行术语里,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放弃了发现自己的感受,放弃了独立思考,最后变成了活着的空心人。

误区二:实用至上

《小王子》里有一段有趣的论述——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房子有多好。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他们就会惊叫:“多漂亮的房子啊!”

我们成人习惯性用固有常识和数据来感知事物,于是否定了孩子对世界的想象。比如,有孩子说在路上遇到很多小蘑菇,非常漂亮。家长可能会说,这条路我天天走,哪有小蘑菇?其实孩子是因为喜欢蘑菇,就把某一处风景想象成了蘑菇。

想象力,是无价的,是超越功利的。对少年来说,写作给他们带来的自由和快乐,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想象的积极性,正在被功利主义所压制。

蒋军晶老师曾就想象力和写作的关系发出疑问——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要不要写大量想象类的作品?在我们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的想象力是否在萎缩?

风靡全国的《后宫甄嬛传》作者流潋紫,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初三语文老师,她也发现一个现象——家长认为想象类的作文在考场上不受欢迎,鼓励孩子多用写实的手法。

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流潋紫对学生的写作风格并不限制。她认为想象类的作文写得好,那是往李白浪漫主义的方向走;写实类的作文写得好,那是往杜甫现实主义的方向走。不要考虑风格是否受欢迎,而是你喜欢写什么,并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

误区三:技术至上

作文缺少想象力,还跟生搬硬套加入太多技巧有关。学生时期,很容易现学现用一些策略技巧,犹如洛钦斯的“首因效应”,先入为主后,以后都很难丢开。

对于各种技术现学现用,理科或者还行,但是作文就要沉得住气,要学以备用。可以先写后教、以写定教。老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训练”和“表达”分开——训练课就是训练,让学生清楚那是“训练”。作文课就是作文,要听从内心召唤。当堂习得的技术,并不是说不好,可以应用在下次作文的不期而遇里。

技术模仿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作文的情感与看法无法模仿,心里长出来的无法模仿。知识和创造力有三种关系: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不识字的老爷爷也时有惊人之语。作文可以有别人的影子,但不能成了别人。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完善自己,而不是丢失自己。

情感的河流推着文字往外涌,是最好的作文状态。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一棵树,顺着生命的洪流长出自己的模样,园艺师再依据它的样子稍作处理,也不影响它的情感倾吐。

误区四:规矩至上

成年人往往希望学生的作文有分寸,懂规矩,“真话不全说,说的全真话”,要带着成年人历经生活重锤之后的狡黠。这种严苛的规矩让学生无所适从。

成人喜欢规矩,那是成人的智慧,但是没人愿意一拿起笔就想“有选择、有分寸地说真话”,学生必然要经历没有选择、没有分寸的过程。他们在作文上的表现可分四类:正才、奇才、鬼才、痞才。

老师们普遍重视“正才”,斜视“奇才”,睨视“鬼才”,狠狠打击“痞才”。哪知道,今后叫得响的也许是鬼才、痞才居多。成年人不要对作文里的看法、说法、语调上纲上线,因为作者的名字叫“儿童”。老师要向说真话、丑话的孩子致敬。

过度的规范,也会伤害热情,伤了自由。低年级老师常苦口婆心,句子要完整,关联词要完整,连词要完整……到了高年级,这种“规范”就成了铁桶般的束缚。实际上,母语的规范,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个“有”,是模糊的“有”。规范和自由的中间地带叫语感,它无法教。承认教育达不到的地方,恰是教育的智慧。规范不难,难的是自由的灵动。

当然,“自由表达”并不是“虚假表达”。“虚构”和“虚假”是两个面,两个走向:一个朝向生命的光明,一个朝向无望的病态。虚构,是一种深度写作,一种更高级、艺术的真实。而虚假的写作,只会培养假话说得滴水不漏的撒谎分子。

想象力的三个修炼

观察能力

有人说,如果你今后从事实务型工作,请不要忘记头顶还有一片星空;如果你今后从事研究型工作,请不要忘记人间还有万家灯火。培养想象力,先培养观察能力。写作就像一只鸟,需要两只翅膀,一只是想象力,一只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事实上,中小学生作文中另一个通病正是,用想当然的比喻句,取代对自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准确描写,这不是想象力。

我们不妨看看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村》,这篇描写19世纪俄罗斯乡村景色的美文,特点就八个字,描摹自然,朴素即美。作品从天空、气息,写到田野、农舍,再写到人的活动,语言洗练质朴,没什么比喻和修饰语,却让读者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质朴如水。凡出色的写景文字,无不是寓情于景,自然朴素。

想象力的基石,是对真实世界的觉察。中国当代诗坛的两位女诗人,余秀华和贾浅浅的作品,在网络上引发不同的反响就是明证。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句子,不是源于背诵的华丽词章,而是来自我们充分的、强烈的、有层次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图片思维

培养想象力,还要培养图片思维。写作,本身就是用文字表达图像的艺术。中国的古文人,无疑是图片思维的践行者。

先来看千古名作,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意境,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领神会。但是它什么都没说,只是给出一幕一幕的画面,让不同心境的人产生不同的体会。

再看岳飞《满江红》中的名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用尘、土、云、月,这些看得见的东西,让我们在数百年后一样清楚看见他的奔波和壮志。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是此中典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吟诵这首曲时,就像看MV,眼前浮现各种画面。不说一词,尽得风流。

此外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都是一种图片思维,将塞北和江南的不同景致打开给你看。

想象力写作,先用图像去理解世界,再转换成简明的文字。文字如颜料,描绘我们看到、感受和想象的世界,而不是纠缠过去那些陈腐的文字,失去真实的感觉和想象力。

深度思考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决定着他思考和想象的层次。相同一件事,有人无话可说,有人笔墨酣畅。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境界和修养,感悟的东西才会开阔起来。

同样是写山,毛泽东说:“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展现的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人气魄;杜少陵说:“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的是青年杜甫个人的雄心壮志。两首诗词笔力雄浑,都极具想象力,但思考的深度和层级迥然。

现在,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公考的申论命题,或者某个评论选题,一般都包含着某种隐喻思考。如果你在审题时能看到这种隐喻,打开想象力,洞察到它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隐喻家族,写作的视角就打开了。

比如202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无论是《红楼梦》里面匾额题名的不同方法,“本手、妙手、俗手”的围棋术语,还是双奥之城的“跨越、再跨越”,“学习今说”的命题,以及对烟火气的思考感悟,都包含丰富而鲜明的隐喻。拿到这样的命题,在材料的本体中看到喻体,判断喻体所指,再对“喻体”进行延伸想象,进行再生产,并与现实生活对接,找到对应的“问题意识”,文章大体就成了。

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中,把这种“从个体延伸到社会”的心智品质看得很重要: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使人们透过杂乱无章的事实而发现现代社会的根本架构。我们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人性。

一个拥有丰富社会学想象力的人,往往有灵敏的对话感官,用个人经验与社会结构进行对话。就像项飙(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说的,你一定要带入你个人的经验,否则其他东西都是飘着的,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深度思考。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讲出来。

基础教育,关乎大脑全面成长之事,要在大学再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已非易事。从一篇作文开始,培养与呵护学生的想象力至关重要,这也是2022年语文新课标提到,要重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意义所在。

但愿,若干年后,刘慈欣们的《三体》不再引发全国上下一片赞叹和哀叹,“钱学森之问”也不再是对我们教育人的专业水准和社会良知的灵魂拷问。最后,以赵翼的《论诗》作结: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