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吼不得?

2022-08-29 14:04 每日蒙台梭利

摘要:同样是挨批评,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长进,而有的孩子却受不了想不开想自尽?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孩子内心太脆弱了,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

孩子玩积木游戏,因为积木歪到了,就生气再也不玩了;

和小朋友玩游戏,比赛输了就耍赖、输不起;

遇到不顺的事情就会焦虑、发脾气……

前段时间,深圳知名财经博主宋清辉的儿子,疑似因被老师批评之后的第二天,坠楼身亡。

还有之前的天津13岁网瘾少年张潇艺跳楼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一个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

怎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玻璃心”了?

同样是挨批评,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长进,而有的孩子却受不了想不开想自尽?

如何才能培养一个心理阳光,不怕挫折的孩子呢?

01

孩子成长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自我认知不断进化的过程。

自我认知,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

什么是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情绪和感受的认识和调节、对自己行为的自律和反省等。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孩子有时候表现出的动不动就发脾气、听不得批评、输不起等情绪化的行为,与他没有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有很大关系。

1、自我认知的萌芽

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会经常因为各种小事而哭鼻子、耍赖,这与他自我意识刚刚萌芽有很大关系。

2岁的孩子,正在经历自我意识敏感期,是“自我认知”的萌芽阶段。

他们开始通过双手探索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他们会指着自己的玩具跟别人说“这是我的,哪个也是我的”。

孩子用类似的语言和行为,都在向外界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

即我对自己的物品有使用权和管理权,任何人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不可以乱动。

当别的小朋友或成人“侵犯”了2岁孩子的权益的时候,他往往会通过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抗议。

2、童年时期的自我认知

学前阶段的孩子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并且日益丰富。这个阶段,孩子对自己的称呼“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尤其通过幼儿园学习,在与别的孩子交往中,对自己会做什么、有什么特长、自己的能力等都有了一个概况的认知。

此时“自我认知”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能力、同伴关系等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评价。

这个阶段的自我认知虽然成分要素增加了,但认知维度还是比较简单。

孩子心智没有成熟,还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情绪爆发也是在所难免。

3、青春期的自我认知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在自我探索中会有五味杂陈的情绪体验:焦灼、迷惘、暴躁、兴奋、低落。

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好比哲学家一般对一切充满了质疑,甚至推翻自己曾经以为的想法、自身容貌等等。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得越发成熟,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

会将成年人对自己的管束和说教,看做自己获得独立的障碍,更易引发叛逆等应急情绪。

02

再疼孩子也要舍得让他体验挫折感

没有体验过挫折的孩子,自我评价通常较高,这是一种不真实的自信,一旦遭遇挫折,自尊心就会大大受到打击。

从孩子3岁开始,父母必须舍得放手,让他接触真实的世界、体验挫折。

让他意识到,世界并非是围绕着他而转,不是所有的愿望都可以被满足。

1、给予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龙应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该怎么去帮助孩子迈过这个坎?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我们整个人就像冰山一样,冰山浮在上面的部分是行为与情绪,冰山以下是我们的心理需求。

冰山理论中“行为”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就像冰山浮在最上面的那一层。

“应对”是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态度,是冰山的水平线,是“行为”的起点。

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可以看到孩子的行为和应对方式。

但是在孩子行为、应对背后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就像冰山的绝大部分,被淹埋在水的下面。

父母可能并没有重视到,所以孩子真正的需求父母其实并不知道。

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自己独立面对、解决困难的机会,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过程,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在体验当中,虽然可能会遇到挑战、尝到失败的滋味、甚至犯一些错误,终究也能体会到压力、懊悔、沮丧等等感受。

这些经历,都将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帮助他学会思考、获取经验教训、锻炼心理韧性。

2、不要让孩子一直赢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一直赢。

“好啦,都给你吧!”“我家宝贝最厉害了,肯定是你赢啊!”

这样子的结果当然会让孩子喜逐颜开,孩子高兴了,大人也跟着乐呵。孩子不高兴了,游戏到此结束。

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可以适当让他体验到输掉的心情,让他体会到挫折的感觉,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生活哪能一帆风顺,越早教会孩子懂得失败是可以控制,孩子才能越早积累面对失败的平常心。

3、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一定不能否定打击孩子,甚至威胁孩子。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温暖的陪伴,让孩子在心里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

有了家长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孩子才能接纳自己,建立起稳固的自信心。

家长切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要具体而非泛指。

要表扬具体,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让她拥有成长型思维,而不是为夸而夸。

让孩子为了保持家长心中美好的形象,不敢去挑战有难度的事情。

孩子有了成长型思维之后,就会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而不担心遭遇失败。

他们的自信心会变强,抗压和抗挫折能力也会变强,因此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改变对孩子的说话方式,来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可以尝试这样来鼓励孩子:

有技巧地表扬,不去表扬天分或才智;

对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进行表扬;

对孩子的努力与方法,他们的专注、坚持与进步,进行鼓励。

常用正面的、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就会让他拥有成长型思维,凡事能够向前看,向好的地方看,乐观积极向上。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

你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

生活不止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战胜挫折的勇气,每一次的挫折,多是孩子成长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