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过度追求100分,消耗了年轻人探索世界的精力

2022-08-06 10:03 “致极学院”公众号

摘要:中国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前,被过于繁重的基础教育磨灭了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的弊病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

这是朱清时院士在接受记者访谈时针对国内的教育现状所表达的观点,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多数人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中国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可是比肩世界的人才却凤毛麟角。

在他看来,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就在于扭转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是培养人才,而不是选拔人才,并且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元化,全方位地去考察学生。

选拔制度将教育变为争取资源的门槛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虽然随着国力不断增强,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但是实行几十年的高考制度仍然是多数普通人跨越阶层必不可少的门槛。也正因此,通过高考选拔,让更多人走进大学,改变了命运。

朱清时指出,这样的选拔制度,导致的结果是,“选拔人才,意味着你的地位,你的财富由此而来。国家的资源分配,职务分配都是靠教育。所以一个人考上好大学,首先不是意味着他们学很多好知识,而是一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如此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之下,教育就畸形了。”

当我们去批判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对学生如同考试机器一般的训练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事实,那些考上好大学的学生,将来在就业、升学甚至组建家庭的过程中都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的考量之中,显然没多少人在乎知识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带来多大的力量。

当然,即便如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无法脱离高考的选拔来为人生建设更好的道路。有不少人抨击道,高考是维持教育公平的最佳方案,是穷苦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

朱清时回应说,“教育和公平不要扯在一起,公平是社会的组织结构,这是社会的责任。教育是培养人的能力,人的能力是有多方面的,如果你把教育跟公平等同起来的话,你的能力就只能用单一的方式来计数了”。

朱清时引用了爱因斯坦关于教育的一句话:“如果按照一个考试体系来做的话,是会扼杀和摧残很多人才的。”正如我们都熟知的那个故事,为了保持公平,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要求猴子,大象,企鹅,鱼,海豹爬上一棵树。

虽然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笑话,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教育选拔制度与此如出一辙。有些人可能不适合记住那些英文单词,但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的画家,也有些人不擅长进行数学计算,但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或是导演。

如果严格按照今天的考试制度,我们的社会进步之门可能会让很多大师被拒之门外。

钱钟书当年考取清华时数学只有15分。1931年进入清华数学系时,华罗庚只有中学文凭。

而恰恰是那些尊重知识本身的年代,我们诞生的大师犹如璀璨星河一般闪耀。

过度地追求高分

磨灭了孩子的探索能力

朱清时讲到,“重大的科学发展刚开始都是无用的”,当人们陷入单一的人才选拔标准时,那些与此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忽视。在我们过度追求高分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会忽略知识本身给社会带来的进步。

当年陈省身教授在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时写下了一句话:“不要争第一”。这给朱清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育概念放到今天可能会被多数家长嗤之以鼻。但如果仔细思量,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一门知识学通学会,只需要考七八十分就够了,在追求满分的过程中,会反复几十遍进行练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朱清时也认同这一观点,一个学生能考七八十分,剩下的时间去实践中试错就好了。只有不断地试错,才能得出更宝贵的经验。

他也指出,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经历当中发现,真正能够成事的那些人,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能看懂问题根源,有想法去解决问题,然后有精力和勇气去执行想法的人。

同样对中国教育弊病深感忧虑的郑强教授在一次论坛中提出,中国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前,被过于繁重的基础教育磨灭了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国外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都在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音乐、绘画、体育、设计等等。这些有关个人天赋和探索世界的能力在进入大学前就被激发出来,进入大学后,才开始真正研究和达到新的高度。

反观我们的大学教育,则是教育的终点。经过十年磨一剑的高考历练,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甚至深恶痛绝。不少人进入大学之后只知道贪玩享乐,不再投身学海,自然也丧失了知识的追求。

即便中国正处于大国崛起的上升期,但我们仍然常常感到社会浮躁,未来与其他国家可能在科学技术上产生差距所带来的焦虑,这样的焦虑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高成就的人生

需要不断试错,接受磨难

选择用什么样的标准去教育,关键在于对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朱清时认为,如果只是平平静静过一生,这样不冒风险的方法理所当然。但是如果还对人生有更高的追求,想成为一个顶级的人才,那就需要接受磨难。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多数人是既想有更高的成就,却又不打算冒太大的风险。这两者不可兼得。当然,类似的人生选择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并不存在对错之分,而一个国家的更大成就,必然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就像朱清时自己所践行的一样,创立南科大,首先采用自主招生制度,就是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诞生更多可能性。这种创新的结果有可能是惊喜,也有可能会是失望,这也是世人对朱清时争议不断的原因。

但即便争议不断,朱清时也说自己内心很平静,因为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只不过世人暂时不理解罢了。中国的教育弊病根除,也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正是这样愿意承受争议的勇士。

有人称他为“中国第二个蔡元培”,而他却说自己称不上教育家,只不过是一个“遵守教育规律的人”。当谈及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朱清时感慨道,年轻时总是要改变世界,创造世界,老了以后更注重改变自己。

中国的教育制度也许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天换地,但事实上,近年来人们开始普遍意识到这些弊病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也开始在高考上不断地做出改变和创新,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平台的诞生,网络教育、终身学习的环境越来越丰富,具备各种才能的人得以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关于人才的定义正在不断被更新。

高考制度虽然依旧是最重要的教育选拔制度,但无论是培养人才也好,人才甄选也好,我们正逐渐有着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风向已有了新的转变。

作者 |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