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什么是孩子向往的教育

2022-08-02 10:43 汤勇晓语

摘要:我们能够给孩子以他们向往的教育,就相当于给了他勇气,给了他无尽的可塑性,更给了他美好而幸福的明天!

我们经常说做孩子向往的教育,那么什么是孩子向往的教育呢?

孩子向往的教育绝不是只有分数的教育,绝不是人人考高分,个个得满分的教育。因为喜欢考试,能够考高分、得满分的孩子极少,绝大部分孩子不擅长考试,一考试分数便可能是个位数,这还不是少数。

绝不是校园死气沉沉,鸦雀无声,天天把孩子关在校园里,囚禁在教室中,甚至课间休息10分钟,都因为害怕出安全事故而不准学生出去。

绝不是对孩子绳捆索绑,严加控制,严厉约束,让孩子循规蹈矩,思维禁锢,不敢质疑,不敢想象,不敢犯错,不敢有他那样年龄的无拘无束,天真烂漫。

孩子向往的教育应该是睡眠充足的教育。孩子睡眠充足,这是教育的底线,然而过去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孩子难以承受的学习压力,让孩子的基本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这才有了对孩子的睡眠管理和“双减”。

我以为,不管我们的初衷如何,办学思想、理念咋先进,办学成效咋显著,连孩子基本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的教育,绝不是好教育;连孩子都没有充足睡眠时间的教育,也绝对不是孩子向往的教育。

孩子向往的教育应该是具有儿童立场,具有儿童视角,具有儿童视野,能够把孩子当孩子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儿童是教育的全部,儿童的感受就是教育的感受,儿童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儿童的一切就是教育的一切。

教育的一切都应该着眼于儿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既看得见儿童,又考虑儿童的感受,还要营造充满浓郁儿童气息的文化氛围,让“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

孩子向往的教育应该是能够尽情玩耍,尽情嬉戏,尽情撒野的教育。真正的学习是从高中开始。孩子在他那样的年龄,就应该有他那个年龄应该有的标配。

就像小时候我们在校园里那样,下课铃声一响,其实那是就是一个手摇铃,或者敲打挂在房檐下的一截钢管、一块铁板,我们就像快乐的鸟儿飞出教室,在那个泥巴操场上拼死拼活地打闹欢笑,摔跤、跳大绳、滚铁环、打地鼓牛、搧烟盒、斗鸡、捉老鹰,女同学还抓籽、踢踺子、跳房……整个校园就像一个欢乐的大海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还要结伴同行,或火拼,或打水仗,或下河捉鱼摸虾,或掏红薯,或采摘野果,更有甚至,我们从火柴头抠出火药,装上小石子,制成“土炸药”,去炸农户人家的小狗……

时隔四、五十年了,也许老师们教给我们的知识,早已忘记了,还给老师了,而儿时的这一切,却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甚至成为了陪伴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经常说,孩子在他的童年,没有这些经历,他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快乐的;孩子在他那样的年龄,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其教育也是不幸福的,更是不令人向往的。

孩子向往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助力个性化成长,让每个生命都有枝可依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宠儿,都承载着不同的使命,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正由于此,我们的教育不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把尺子量到底,应该多一份标准,多一种期待,多一些选择。

是参天大树就给它一片阴凉,是茵茵绿草就给它一块草地,是雄鹰展翅就给它翱翔的蓝天,是翩跹小鸟就给它飞舞的草丛,是嘎嘎鸭子就给他游泳的水池。

让个性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机会,让天赋异禀的孩子采用异禀的方式,让特长各异的孩子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东西,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开朗活泼,阳光自信,抬得起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发展方向,都能成为他最好的自己。

孩子向往的教育应该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都能够建立相互信任关系,都能够得到大家信任与认可的教育。现在不少学校都在标榜自己办学理念多么先进,特别是作为收获季,很多学校都在直接和间接宣传高考、中考如何大丰收,学校如何的“牛”,但是却没有勇气告知世人,学校有多少孩子厌学,有多少孩子逃学,甚至还有多少孩子厌世轻生。

在光鲜业绩、辉煌战绩,乃至光荣史的背后,是多少见不得人的辛酸史、血泪史与之“交相辉映”。

这些学校把马太效应运用得淋漓尽致,你有,给你更多;你没有,把你原来的都拿走。学生有分数了,会给他们更多的信任,校长信任,老师信任、同学信任;如果没有分数了,连起码的一点信任,都全部剥夺掉,让那些没有分数的学生所面对和接受的,有可能全是鄙夷不屑的眼神。

然而,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哪怕就是考零分,他们都有美好的向往,他们的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藏,他们都希望能得到信任与认可,得到一个人最起码的尊严与尊重。

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允许孩子的失败,包容孩子的粗糙,接纳孩子的慢,欣赏孩子的不完美,信任孩子的无限潜能。学会等待,学会鼓励,学会认可,与孩子建立彼此链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即或是他们考试不如意,但他们不会讨厌学校,压恶学习;即或是他们考零分,但他们绝不会放弃人生;即或是他们在考试中不能胜出,但在其它的某一个方面,一定会出彩。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便是所有孩子所向往的教育。

我们能够给孩子以他们向往的教育,就相当于给了他勇气,给了他无尽的可塑性,更给了他美好而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