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六中培训四:再次破题新高考,科学筹划选课走班
摘要:青岛十六中系列培训邀请了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导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于莉,为全校教师做了一场题为“高中阶段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的线上讲座。
青报教育在线讯 新高考模式下,选课走班成为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如何加强选课走班的管理?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11月3日,青岛十六中系列培训邀请了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导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于莉,为全校教师做了一场题为“高中阶段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的线上讲座。
山东省实验中学作为最优秀的高中之一,在首年新高考中表现不俗,这与其科学地实施选课走班管理以及积极开展生涯教育密不可分。于莉作为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既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又有完整充分的理论建构。讲座中,她化整为零,条分缕析地对选课走班及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讲解,获得了十六中老师们的纷纷点赞。
于莉详细解读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表示,生涯规划教育解决的是学生人生发展大方向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她看来,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也是学校保持竞争力的刚需。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应该由学校、班级、教师、家长、学生五个实施主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具体而言,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每位任课教师也应具备生涯教育的意识,将生涯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同时调动资源,多方连动,共同打造。
于莉以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实践为例,详细地分解了高中生涯指导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于莉表示,应针对高中三个年级科学谋划,高一选课阶段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及外部世界,做好学业规划,掌握志愿填报的规则;高二走班阶段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升学条件、升学通道方面做充足准备;高三报考阶段应引导学生了解自招综招、志愿填报信息等,强化应试能力。
如何科学实施选课走班?于莉表示,选课走班的核心是“选”而非“走”,因此选课走班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等级考科目上,学校应精心编制“走”的方案,将教学管理的“稳”与学生不得已的“走”做到最佳融合。此外,优化走班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于莉表示,任课老师可以通过指定多个行政班课代表、给作业本贴标签等形式加强走班管理,同时学校还可以在班级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积极作为。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部分教师学习体会
陈茜:新高考改革后,选课走班成为必然趋势。从浙江和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后的高中教学情况看,要让选课走班顺利推进,并发挥培养学生个性、兴趣的作用,除学校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程选择之外,还需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结合兴趣、实力、大学升学规划与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课程组合,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与自主规划能力。由于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按选科报考大学、专业,大学的专业则在招生时提出不同的选科要求,因此,考生在高一选科时,就必须初步确定自己的升学目标,根据目标学校专业的选科要求选择科目。
单琳娜:在新的高考形式下,作为老师们也需要与时俱进。选课走班是在高考前学生们的第一次博弈,如何让学生选出更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教师们需要用大数据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指导。新一代的孩子们在心理上的波动很大,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目标,做好生涯规划,并且在心理上进行有效疏导。
蓝丽娟:学习了省实验中学于莉老师的学生生涯规划和选课走班的内容,受益颇多!如何指导学生合理选科走自己想走的路,如何正确助力学生的成长…这些都是新高考下教师应该努力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