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底线
摘要: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
编者按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是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很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具体而生动?如何培养少年儿童浓浓的家国情怀?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持续探讨和深入研究。
几个月来,香港一直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亿万中国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反思其背后的根源,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董建华所说,在自己任内开始推行的通识教育失败,令年轻一代变得有问题。香港年轻人思想变得越来越激进的根源在学校。香港通识教育成为香港暴力事件的重要源头之一(甚至是帮凶),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的缺失。
1.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教育 至关重要
所谓认同问题,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归属于哪个群体的问题。文化认同亦称文化身份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本质上说,文化认同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文化群体的精神支柱。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前提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更无法形成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全球语境中的国家软实力。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让人认同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人。
不论是在大学还是中小学,都需要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社会需要加强文化认同教育。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优秀文化传承各项工作迅速推进,发展势头强劲。事实上,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教育中从未间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明确教育主体、创新教育载体、优化实施途径等方面仍有可扩空间和可挖潜力。
2.固牢底板,将文化自信融入教师心灵深处
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文化,形成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其核心是理解中华文化与科学民主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有一些人认为,“科学、民主是外来物,中国传统文化是陈旧的、腐朽的,应当被扬弃”,“学习现代科技就是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甚至有人鼓吹“学习西方就必须用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替代中华文化”。正是受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漠视,文化认同被国际理解所替代,爱国主义教育被形式化、空洞化,不仅有违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逻辑,也背离了作为当代中国精神集中体现和凝结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不从师资入手、不从以德立教入手,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就无法真正落实。只有将文化自信融入教师心灵深处,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实效。
3.强化主板,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融入中小学课程
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必须融入中小学各科教材之中,成为中小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要履行所有学科的共同使命。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不单是某门学科的任务,应当涵盖所有学科。因此,各大中小学校都应将此自觉落实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之中,不仅要强调思政课程,同时要注重课程思政,共同形成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教育“三全育人”强大合力。在这方面,俄罗斯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俄罗斯历来重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之中。以数学学科为例,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推荐、彼捷尔松主编的小学数学教材是俄罗斯当下的主流教材之一,这套教材非常注重本土文化与数学文化的融合,在知识的呈现上尽量结合本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本民族的文化精髓。
其次,要丰富认同教育实质性内涵。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要求2019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全部使用统编教材。部编版教材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革命传统和国家民族自豪感教育,相比其他版的相关教材,确有很大进步。但笔者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发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二年级很好地呈现了国家认同相关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呈现效果良好。但是,针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呈现缺乏整体设计和贴近生活的微小正向价值观内容,仅仅停留在升国旗、唱国歌、传统节日文化等外在内容。当前,亟须探索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的策略、创设合适的空间和环境,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国家知识的同时,形成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积极体验,体现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行为,直至达到对国家的忠诚与文化自信。
再次,要创新认同自觉的教育载体。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需要开展认同知识传授、知识储备,需要设置必要的课程体系。但是,获得关于国家的知识、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并不等于国家认同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并不一定能外化于行动。国家认同行为、文化认同行为的持续深化,需要个体积极、真实体验的强化。国家认同不可能通过强迫获得,只能依靠自觉意识和公民参与发展而来。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必须借助课程内容、借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浸透学生心灵,进而转化到学生的行为之中。
4.补齐短板,认同教育须汇聚教育合力
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要求课堂内外相融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体化,零打碎敲,各自为政就会出现短板。
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必须将文化认同融入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程之中,并形成系统化、主题化和常态化。不仅如此,认同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把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叙事和知识叙事的润物无声之中,而非简单地重复主流价值观的概念本身。
尤值一提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开展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教育,面临诸多新挑战,跨文化认同、国际理解变得日益重要。但是,必须明确,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实施国际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化、全球化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开始关注国际理解教育,但是,相对于文化认同而言,我们过于强调国际理解,而忽视了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教育。其实,国际理解教育的前提就是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与风俗习惯,培养能通晓世界文化的中国人。培养国际视野、跨文化认同,必须建立在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