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小心“木匠式育儿”陷阱!焦虑的父母,培养不出未来的孩子……

2019-08-09 14:21 爸爸真棒

摘要:对于不少父母来说,“焦虑”可能是育儿过程中的常态:各式各样的育儿经验、必须要报的补习班、不断刷新的“起跑线”,都让爸爸妈妈喘不过气来。

对于不少父母来说,“焦虑”可能是育儿过程中的常态:各式各样的育儿经验、必须要报的补习班、不断刷新的“起跑线”,都让爸爸妈妈喘不过气来。一位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专家提示,你可能已经陷入了“木匠式育儿”的陷阱!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合乎孩子成长节奏的?

每个焦虑的中产爸妈

都是“木匠式育儿”的受害者

以下这些场景,相信你一定很熟悉:

✔️孩子出生才几个月,就买回家一堆英语绘本音频开始给孩子启蒙,生怕错过了这个敏感期、那个窗口期;

✔️一路早教、兴趣班、补习班、夏校上过来,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哪一个瞬间自己没顾及到,孩子的时间就浪费了;

✔️到处寻找各种教育方面的“秘籍”“方法”“实操手册”,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得到某种特定的结果——把孩子培养进世界名校,或者培养成人人羡慕的聪明、快乐、成功的成年人。

这是上海父母、海淀顺义爸妈的育儿方式,也是纽约上东区、硅谷父母的育儿模式。这是全世界中产阶级的标准育儿模式。

而这种模式,被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称之为“教养模式”,她在自己的书《园丁与木匠》中对此做了个神比喻:“木匠式育儿”。因为你看,这些中产阶级父母,像不像是在把孩子培养成一种特定的产品,就好像木匠在打造一把好椅子?

可是,孩子是椅子吗?

高普尼克说,事实上,“教养模式”不过是20世纪后期才出现的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它根本不科学。

比如,教养理论声称,父母行为的每项差别都会定向影响孩子今后的性格。是和孩子分床睡还是一起睡?是让孩子尽情哭闹到睡着,还是抱着他们安抚?是让孩子写作业,还是让他们尽情玩耍?每一种做法都对应着孩子长大后不同的脾气秉性。但事实上,科学家并没有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稳定的、可预测的长期关联能证实这一理论。

而即使不考虑科学与否的问题,教养模式也并没有改善孩子和家长的生活,还把生活变得更糟了。

对中产阶级家长来说,“让孩子变成有用的人”的努力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焦虑、自责和挫败感;

对孩子来说,父母无尽的期望让他们压抑不已。

掌握教养技能的压力也给中产阶级父母带来了巨大的消费,美国人可能在教养建议和装备上花了数十亿美元。

高普尼克开玩笑地说,教养模式其实是“逆天而行”,跟客观规律作对。因为如果你的目的是想培养一种特定的孩子,比如上藤校的牛娃,正确的方式是到外面去找一个最有上藤校潜力的孩子,然后收养他(她)。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生的娃上藤校,多半是徒劳。

那么,不做木匠,抛弃教养模式,我们应该做什么?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答案是:像做园丁一样做父母。

园丁式育儿不培养“牛娃”

但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如果说木匠式育儿的目的是为了打造出符合某种标准的孩子,那么园丁式育儿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应未来千变万化环境的孩子。

一把好椅子被制作出来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因此,就算父母们真的能像木匠做一把椅子那样,精确地塑造孩子的行为以适应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也会产生反作用。我们不可能事先知道未来的孩子将面临怎样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我们自己的样子或者当前理想中的样子来塑造他们,反而可能使他们无法适应未来的变化。

与之相反的是,一座好的花园却会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气和季节环境。高普尼克在书中用进化理论和近代科学研究成果说明,如果父母能像园丁那样,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孩子就能获得适应未来的能力。

那么,“园丁式育儿”具体该怎么做呢?它不像“木匠式育儿”那样,有一堆操作手册和方法论,但也有几条原则可供参考:

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教导他该怎么做。

科学家们研究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发现如果成年人教导孩子一些东西,孩子确实能学会,但并不是通过刻意的教授而实现的,而是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而实现的。他们绝不会被动地被他人塑造,而是会去研究你的意图、行为细节,可能比你自己还了解你。

因此,父母们其实只要让孩子观察自己的日常行为就好了。虽然中产阶级父母最擅长的事可能都是敲打键盘,但是至少也会做饭和散步、阅读和打理房间、唱歌和说话。把孩子融入这些日常活动中,就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建立有安全感的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可能都知道,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可以分为“安全型”和“焦虑型”,安全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后会不开心,妈妈回来后就会很快开心起来;焦虑型的孩子则在妈妈离开和回来后都表现得非常伤心,很害怕跟妈妈分开。

而在学习中,两种不同的孩子也会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比如,让妈妈和一个陌生人同时教给孩子一件事,但孩子可以从其他证据中判断妈妈说的显然是错误的,陌生人说的显然是正确的,那么令人吃惊的事就发生了:安全型的孩子会向陌生人学习正确的知识,焦虑型的孩子则会相信妈妈的错误答案。

“木匠式育儿”相信,你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不同方式的交谈来塑造孩子获取的知识,但其实,一个稳定、安全的爱的基础,比与父母说话的细节更重要。

玩耍是最重要的学习。

孩子有三种玩耍方式:嬉戏打闹的互动性游戏,探索性游戏和“假装”游戏。这三种游戏分别帮助孩子适应社会、让孩子了解世界万物如何工作,以及赋予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游戏的重要性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科学家发现,童年时缺乏互动性游戏,也就是没有机会和其他幼鼠一起打闹的老鼠,成年后就会有一种缺陷——完全不懂得如何“见机行事”。这些老鼠知道如何进攻和防守,如何示好和撤退,但它们缺乏那种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眼就能看出、并知道如何凭直觉做出反应的能力。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学徒制”学习也许比学校教育更有效。

过去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管好青春期孩子的有效方式其实是让他们去做学徒,学习成年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成年人的监督下减少不可避免的失败。但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地进入青春期,却越来越晚地进入成年生活,因此他们总是把你逼疯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了。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可以尝试给青少年安排更多的学徒训练机会,而不是给他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学校课程和家庭作业。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去实习工作,并且安排夏令营和旅行这样的暑期活动。就像我们为两岁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一样,我们也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更抽象、更社会化的环境。

在未来,孩子们会一切都好

另外,高普尼克还指出,中产父母整天为孩子的未来焦虑的同时,孩子们其实已经表现出了对未来惊人的适应性,不过父母可能对此都视而不见,甚至还觉得孩子是出了问题呢。

比如面对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东西:数码科技。

我们这几年接受过不少高中生来做实习。最近,我们惊讶地发现:“00后”可能已经变成一种和以往的人类完全不同的崭新生物了!

比如刚申上某顶尖美高中的15岁小朋友K,来办公室的第一天被分配了一大堆查资料的活儿,我们本来以为小K要默默做半天,结果一个上午只见他一边在键盘上“运笔如飞”,一边嘴里不停地和办公室里每个人插科打诨聊天儿,最后,他不仅迅速做完了我们派给他的活,还成功地通过谈判把自己的时薪从15块提高到了25块……

再比如C妈家的7岁女儿C姐,晚上经常一边和小朋友微信聊天一边写作业,C妈因此总担心她注意力不集中。然而她却发现,女儿所有的作业都做对了。

随着数码产品越来越彻底地统治我们的生活,家长们都有点手忙脚乱,一方面抱怨自己因为玩手机影响睡眠、影响心情,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平时使用手机电脑太多,损害大脑发育。可是,高普尼克这位紧跟时代的新潮奶奶却说:成年人的这些焦虑,可能只是因为他们自己不适应新技术罢了。

孩子是数码时代的原住民,我们则是数码时代的移民,处处不适应,还带着磕磕绊绊的口音。

像是说到手机,家长们最诟病的可能就是“手机影响专注力”。可是,专注力真的是人类的必需品吗?

过去狩猎采集时代的人类就不需要非常强的专注力,因为一个好的猎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好的母亲要同时带五六个孩子。现在被诊断为多动症要看医生的小孩,在狩猎采集时代可能是人人青睐的“高富帅白富美”。我们这一代对专注力的青睐,其实是工业时代注重阅读的结果,对于未来的人类,超强的专注力未必还像工业时代那样重要。

正如小K和C姐一样,数码时代的“原住民”孩子们,迅速找回了从狩猎采集时代开始一直都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这可能才是未来需要的核心能力。

事实上,手机也并未让现在的孩子变得更加抑郁和焦虑。2017年,英国牛津互联网研究所心理学家Andrew Przybylski调查了12万名青少年,得出结论:孩子每天短时间玩手机电脑对精神健康是有好处的,只有每天使用数字设备超过5小时,健康状况才会下滑。

▲图片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孩子每天玩5小时手机,精神健康下降了2个点(一共70个点)

当然,高普尼克绝不是主张家长们顺其自然,把孩子的发展放手交给智能手机。正如好父母就是像园丁那样营造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空间,在新技术这个问题上,我们父母绝对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稳定、安全的数码环境。

我们应该努力把自己的传统技术、文化制度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学会这些,并将它们进化到自己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期待孩子们全盘接受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而是应该接受他们的改变和创新。

在未来,孩子们很可能会一切都好。不适应未来,也许是我们这些父母才需要发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