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大多数孩子成不了武亦姝”,所以呢?

2019-07-05 14:02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会成为武亦姝,但大都数孩子还是应该学习、背诵古诗词。

才女武亦姝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引来了又一波惊叹,这才是“别人家的孩子”。有公号文章提起了一个话题:“绝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成为武亦姝”“家长不必生搬硬套地非给孩子带学霸光环”。

有些道理,也有些意思。

绝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成为武亦姝,这固然不错,不过也不能因此而把武亦姝与“绝大多数”孩子对立起来。武亦姝与普通的孩子之间并非有一个“空旷地带”。

就知识、智慧和对古典诗词的爱好而言,有些孩子距离武亦姝可能非常遥远,但也有一些孩子是接近武亦姝的,他们也喜欢古典诗词,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也能够背诵很多古典诗词,而“绝大多数”孩子,其实是分布于两者之间的

绝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成为武亦姝,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绝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成为姚明。姚明只有一个,但篮球打的好的,不仅仅有姚明,还有王治郅等等众多的球员。

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成为姚明,但不能因此而让所有的孩子都不必玩篮球。古诗词的学习也是如此,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会成为武亦姝,但大都数孩子还是应该学习、背诵古诗词

文章作者有他的评论面向,主要是说,不要强行让孩子变成所谓的才子才女,培养良好的个性和成熟人格更为重要。这是有道理的。

笔者想说的是另一个角度,即便成不了武亦姝,大多数孩子也要有意图地接受诗的教育。诗关乎人的本质,关乎上述文章所说的个性与人格。

孔子讲,优美人格培养的过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韩愈讲“人之能为人,在腹有诗书”。

西方现代哲学家也特别重视诗歌教育,认为诗歌能够让人有一种宽广自由的胸襟情怀。

这种情怀,依海德格尔看来,要在对死的领悟中达到,后期海德格尔强调通过诗的途径。

人生需要诗。“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诗就是一树梅花。

李国文讲,你要是能背诵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引导孩子读诗,唤醒孩子对诗歌的兴趣,让孩子有了对诗歌的挚爱之情,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下的家庭教育中,“教育超量”与教育不足是同时存在的。有些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报了多个辅导班、兴趣班,给孩子造成很重的负担,与此同时,也有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必学什么,让孩子自由成长就行。这种自然教育的观念,与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有关。

卢梭在《爱弥儿》中就讲:“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你开头什么都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切教育奇迹”,卢梭的这些说法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其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卢梭本人也不是“按照”他的教育观念成长的。卢梭从6岁时就开始跟父亲一起读书,他在《忏悔录》的开头就讲,拿起小说,他和父亲“兴致勃勃地两个人轮流读,没完没了,往往通宵达旦,一本书到手,不一气读完,是决不罢休的。”

父母陪伴孩子,这当然对,但还不够,父母还需要引导,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形成的前提是与学习对象的相遇。孩子不接触学习的对象,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兴趣。

而且,学习的兴趣往往不是儿童与学习对象初次相遇时就能产生。在很多时候,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苏轼曾对宋哲宗讲自己的这一经历:

“ 臣等幼时,父兄驱率读书,初甚苦之;

渐之好学,则自知趣向;

既久,则中心乐之;

既有乐好之意,则自进不已。”

对此,张中行先生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提出:兴趣既是习惯的母亲,又是习惯的女儿。“是母亲,意思是靠它可以产生习惯”“兴趣还是习惯的女儿,因为养成习惯之后,兴趣就会出生,并逐渐成长。”这是很深刻的见解。

成不了武亦姝没关系。但要成人,就要有学习的习惯。

而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从没有兴趣到很有兴趣,这中间需要家长的引导与严格要求,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养成学习的习惯。

(作者唐晓敏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