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教育”走进三十九中:教师应做“精神富人” 因材施教
摘要:报告中,黄宝国教授围绕着自创的“差点教育”理论,以自身教育实践为例,阐释了其教育理念和情怀,同时为老师们带来了有效沟通的培训课程。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广大中小学生欢度暑假时,老师们却忙着“充电”学习。7月2日,在青报教育在线的组织下,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吉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黄宝国来青,现场为青岛39中及联合校的近200名老师带来了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专题讲座。黄宝国教授围绕“差点教育”理论,以自身教育实践为例,阐释了其教育理念和情怀。
整场讲座,黄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引得全场笑声不断。笑声中,老师们又有所感悟:“爱是一种本能,与生俱来;会爱是一种本领,需要后天学习”,让老师们了解沟通需要讲究策略和技巧,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促成师生共同成长。如何有效沟通?黄教授提出了四大忌:不看对象、不问需求、不知轻重、不懂死活。有时老师不经意的话语,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把学生美好的梦击碎。有效沟通是对每一个生命的理解与尊重。教师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十分谨慎,尤其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乃至微小的埋怨、责备,都要慎之要慎,切不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稍不留神便会给学生造成某种心理上的伤害,带来遗憾。黄教授强调,沟通的落脚点是“培育”。什么是“培育”?黄教授表示,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由老师或者家长来设计、计划和决定,而是由个体自己决定。老师不是他人人格的塑造者,而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培育”不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而是一种点燃和保护火苗的教育。
黄教授用十六个字概括“差点教育”:尊重差点、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他指出,“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大家都应该做一名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教育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鱼饵应该符合鱼的胃口,而不是钓鱼者的喜好”。“差点教育”里的差距,是指每一个生命个体昨天和今天的差距、今天和明天的差距、现实和梦想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纵向比而非横向比。如何缩小“差距”?黄教授认为,是从“尺有所短”到“尺有所长”,从“恨铁不成钢”到“人尽其才”,从“一花独放不是春”到“百花齐放春满园”。讲座最后,黄教授用“苔花如米小”来勉励听课老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努力成为一名有自己教育思想的教师。
黄教师的讲座,观点新颖、语言幽默,极大激发了老师们的听课热情。讲座结束后,听课老师们仍感觉意犹未尽。青岛39中张老师表示:“黄老师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我们要给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通过讲座,我们也充分意识到,老师自己也应该终身学习,坚持教育科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青岛39中校长白刚勋表示,学校始终注重教师队伍的提升打造,积极为广大教师进修、学习搭建平台。在不少市民印象中,暑期是教师休息的时候。多年来,青岛39中却充分利用暑期时间,为广大教师开展集中培训活动。“每年暑期持续一周的培训,如今已成了青岛39中的一项传统。”白刚勋表示,集中培训,有利于老师从繁重的课业批改和备课等活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来静下心来,反思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当天,黄宝国教授的讲座,也拉开了青岛39中2019年教师暑期集中培训的序幕。目前,青岛39中形成了“包容、开放”的文化精神,秉承“正心、立人、尚学、修能”的校训,坚持“每个孩子都优秀、每个学生都精彩”的育人理念,坚守“幸福工作、快乐学习”的办学目标。学校发展成为了文化底蕴厚重、基础教学成就突出、艺术特色享誉全国、海洋教育蓬勃发展的著名中学。
青报教育在线 黄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