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别忘了给孩子上生命教育的这四节课……
摘要:从小我们就听了很多关于生死的词句,我们懂得革命烈士死得动人心肠,懂得奸佞小人死得大快人心。又到了一年清明时,纷纷雨落,我们缅怀逝去的亲人,回忆他们过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时节祭祀先人寄托哀思,也是我们思考生命与死亡的重要时机。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聊聊“生命”这件事?生命教育的这四节课,我们一起来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从小我们就听了很多关于生死的词句,我们懂得革命烈士死得动人心肠,懂得奸佞小人死得大快人心。又到了一年清明时,纷纷雨落,我们缅怀逝去的亲人,回忆他们过往。在这个与众不同的节日里,生命教育的话题显得沉重又具有意义。
1
感知生死,认识生命
生。幼年的我们经常会问起父母,我们从哪里来,父母的回答让我们惊诧不已,充话费送的,垃圾桶捡的。中国的父母总是羞于谈性,性其实是生命美好的开始。成千上万的精子中我们的那一颗战胜了成群的对手,夺得了卵子的青睐,一颗小小的受精卵经过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逐渐成人。呱呱落地后的我们在父母的牵挂关怀中健康的成长。
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应该是帮助我们的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诞生与生命的成长,懂得其中亿万分之一的好运气,明白我们的每寸成长里孕育了父母的滴滴汗水。有一所小学给学生的书包里放了一颗生鸡蛋,在一天的校园生活中学生们都要倒背书包,并要保护自己的生鸡蛋不能碰碎。通过书包倒背的活动,小学生们可以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更是体验生命的神圣与不可侵犯。
死。认识了生以后,我们更要认识人生的终点,那就是死。
史铁生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我们每一个人都将白发苍苍,暮霭沉沉,最终都会融化在这无限天地间,化作一缕清风。有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观殡仪馆,也有家庭会带孩子在清明节祭奠祖先,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真正教会孩子什么是死,帮助孩子直面死亡,而不是用童话,不是告诉他死就是变成一颗星星,也不是告诉他死了就去天堂,死就是消失不见,就像蜡烛被吹灭,万事寂灭。
正是因为认清了生命的真相,才能让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对威胁自己生命安全的危险元素更有惶恐感,我们的安全教育也才会更有效。
2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敬。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亡。不论是我国古代的道教,还是从梵陀古国传来的佛教,都认为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近年来,污染环境,大肆虐杀动物的新闻我们都时有耳闻,不见天日的雾霾,上海的松江死猪事件,河南污水灌溉麦田,踩猫虐猫,穿山甲被残忍杀害,哭泣的藏羚羊,自杀的大象……植物与动物不会说话,我们就以为他们不会痛,甚至以为他们没有生命,所以根据我们人类的需要肆意砍伐、无情虐杀。正是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失才导致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
飞鸟与鱼,蝼蚁与草木,人与大象,虽然形式不一样,但生命之间有着微妙、和谐的关系。自然界的植物会呼吸,动物会发出叫声,在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我们不是主宰者,只是在这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生命教育的第二课就是要教会孩子感悟自然界每一种生命的存在,并敬畏他的存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饲养小动物,种花草,帮助他们感受每一种生物的生命气息,尊敬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3
厚植精神,丰富生命
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段话说:“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的生命不是单薄的一张纸,热爱生命也不是空中楼阁,生命教育的第三课就是解决“生而为何”的问题。
我们活着,就是要贡献自己的生命力量为亘古不变的天地,为在这世界留下一点自己曾经走过的痕迹,不辜负此生年华。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感恩精神,在学习中须有奋斗精神,在工作中要有奉献精神,在逆境中须有乐观精神。厚植精神,丰富生命,懂得生命包罗万象,能够拥有宽广的胸襟去看清生命,在看清以后依然爱的热忱。
4
强健体魄,激扬生命
强。王国维曾经说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生命教育的第四课就是要教会学生热爱运动,拒绝垃圾食品。现在的中学生肥胖率逐年攀升,电子游戏成为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各种膨化食品碳酸饮料成为学生们的三餐,已经参加工作的成年人有固定体育锻炼习惯的也少之又少。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我们对自己生命健康的忽视,就是对神圣生命的最大亵渎。
生命教育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话题,它并不是一节课,一场讲座,一部视频,他应该是一根教育的绳,串起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教育理念。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达生命的气息。我们应该以生命为核心,教育为手段,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丰富生命,激扬生命,使孩子们真正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作者吴瑞芸,系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