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44中以信息融合引领教学变革 开展教师交流活动
摘要: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四十四中承办的“教科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验校联盟教学研究交流活动”于2019年3月29日在青岛四十四中如期举行。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青岛四十四中承办的“教科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验校联盟教学研究交流活动”于2019年3月29日在青岛四十四中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以推进青岛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验联盟工作、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目的,由青岛市教科院资源研发中心章鹏主任主持,来自联盟各中小学的校长、分管干部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此外,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主任李国建教授、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梅老师、市北区信息技术教研员曲宏涛老师、《青岛教育》刘淼及李勇老师、青岛教科院的老师们出席了活动。
首先,青岛四十四中的顾东臣副校长与大家进行了《“e+新亦课堂”中的教学变革》的交流。顾东臣副校长提出, 44中从“亦生亦师”到“共生共长”,到2.0版本“新亦课堂”,再到互联网+时代的2.1版本“e+新亦课堂”,学校越来越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顾东臣副校长介绍了学校智慧课堂的五环节和智课教室推进情况,提出了现阶段的困惑与问题。
顾东臣副校长交流
与会老师们进行了分散听课,三个会场分别展示了由王琦老师出示的数学课《图形的平移》、由李海丽老师出示的英语课《why do you like pandas?》及郭琦老师出示的地理课《非洲》。
课后,参会专家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李晓梅老师点评到:王琦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同屏、互动、反馈等信息化手段使用熟练,对于动态资源的抓取与使用很及时,对于典型错误资源的讲评也到位。课堂设计合理,很好的达成了探究新知与动手操作的教学目标。希望王老师继续关注差异化、个性化教学,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李晓梅老师评课
姜全生老师谈到,李海丽老师在英语教学技能方面特别扎实,实用性英语的引领很到位,善于归纳总结,鼓励学生。课堂设计各环节分配合理,层次很强。模块化的情景教学重难点突出。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很好,评价方式多元化,启发学生对国宝熊猫等动物的保护也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姜全生老师评课
石阳老师表示,地理郭琦老师有很强的学科自信,善于用专业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到地理学习中,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处理课堂情况时非常灵活多变。学生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很好,注重知识的迁移。建议老师继续落实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
石阳老师评课
接着,青岛44中王琦老师与杨东广老师分别为大家汇报了他们在使用PAD进行教学时自己的一些感想、体会及设想,两位老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畅谈了智慧课堂为自己及学生带来的升级和高效。
王琦老师汇报
杨东广老师汇报
在盟校校长交流环节,来自胶州十中的张作先副校长进行了主题为《数据引领 构建教育新生态》的报告,来自青大附中的王忠厚副校长进行了 《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困惑与对策》的报告。两位校长对自己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也为大家贡献了很多学校信息化规划及管理的良策,并对现阶段仍存的困惑与壁垒进行了分析,希望信息化助推现代教育教学能在日后日益完善。
张校长交流
王校长交流
章鹏主任和大家分享了教科院对33个学校进行调研的感受与心得。这些学校信息化配备到位,都在不同程度的建设着自己的智慧学校。很多各具特色的学校,或建设自己的资源库,或进行大数据处理,都推动智慧教育发生质变。章主任还提到,互联网+时代,学校的态度都是主动与积极的,很多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互联网+教学模式。章主任还分享了调研收集的各学校现阶段的实践困惑,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对大家的办学进行了具体指导。如规划先行、课题引领创设特色教学法、让信息化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等,使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章主任讲话
最后,青岛大学李国建教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点评。李教授说,看得出来各个学校干了许多实事,也干得非常精彩。目前已经是教育信息化2.0阶段,大家都关注到了系统化建设与应用,硬件,软件,资源库等。我们要做好2.0时代的教育,就要做到深度融合,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思维。而且未来的教学资源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做。此外,注重评价的应用,无论从学校方面还是个人角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落实。学校要注重整体架构设计,完成流程再造,利用大数据做好学校与课堂的组织管理等。希望加盟校能够先行一步,进行系统化思考。
李教授讲话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在全市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与会教师通过研讨、交流转变观念,加强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深入研究的信念,领会了“融合”核心内涵。希望各盟校能够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常态化地开展“融合”应用实践,积极推进2.0时代的现代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