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热播,家庭教育到底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摘要:我们如今能好好地为自己活一次。也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比什么都重要。
1
最近,姚晨在新剧《都挺好》里的一段哭戏上了热搜。
因为她委屈、心酸的经历触碰到了很多人的痛点。
而她成长的那个家庭,给了她太多的伤痛记忆和终身难以抹去的烙印。
其实,你知道吗?
我们的一生,都要经历两个家庭。
一个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还有一个是我们成年后自己组建的家,第一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那我们这一生受哪个家的影响最深?
其实只要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就能感受到。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因为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的形成都受其影响。
当我们成年后,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一些行为,或者做一些恰恰相反的行为。
在原生家庭里,留下来的童年记忆是最宝贵的。
妈妈敦厚善良,待人热情,孩子往往会感觉到善良温和。
那些温暖的记忆,真的会温暖孩子的一生。
而那些痛苦的记忆呢?
也会伴随孩子一生。
父母尖酸刻薄,勾心斗角,孩子也会变得冷漠自私。
比如家庭给予孩子忽视和冷漠,那孩子成年后也往往会回报以冷漠无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能一眼认出这样的孩子,他的父母是深深地、热烈地、忠诚地、相依为命地相亲相爱着。”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讲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务能敏锐感受。”
2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人在成人后也会不知不觉做出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
这个常常体现在孩子的婚姻生活上。
比如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的经常吵闹,或者孩子目睹的暴力行为。
这些痛苦的记忆会保留下来。
当这个孩子将来有了丈夫或者妻子。
也许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融洽和睦的关系,但也会有吵闹的时候。
往往在这个时候,那些痛苦的记忆就会钻出来。
就好像自己身处其中,眼前的小问题被无形放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掉入童年里经历的那个噩梦的境地。
童年时候经历的痛苦,此刻就会放大无数倍。
当然,父母当年肯定不知道,在多年后,自己的子女还要为此承受苦痛。
3
这些年,我原本以为自己跟原生家庭渐渐走远。
可是我发现一直受着影响。
我小时候是跟奶奶一起长大的。奶奶是一个性格非常急躁的人。
特别是干活,从来不准落后。
记得那时候挖红薯的时候。
每次天还没亮,她就会起床,洗漱之后就叫我。
然后一天都不会停,一筐一筐地往家里担。
天都黑了,还在回家的山路上。
有时歇脚时,我问她,为什么不能歇会啊!
她说,“天气好,趁早,下雨了就坏了。”
“天气预报说不会下雨!”
“我不信,下雨就坏了。”
没办法,我也跟着她信了。
在我的印象里,她做什么事都是雷厉风行的。
而我的童年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度过的。
如今,当我遇到事情时,脑海里总是会响着“快点呀!快点!”
就想急匆匆马上做好。
老婆就会提醒我先计划,先冷静地想想。
可第二天我还是会急匆匆的。
那种焦急发自心底,难以自制。
如今,我发现儿子也特别像我的性子。
做事急匆匆的,没有冷静地去想。
所以,原生家庭带来的东西,真的会影响我们一辈子。
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代。
4
孩子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
鲁迅先生曾谈过中国的家庭教育,可谓一针见血。放到如今也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一种是外强中干的霸王,内心懦弱不堪。
一种是彻头彻尾的,从里到外都毫无自信。
实际上,很多家庭正在用这样的方式养孩子。
在家要么宠溺骄纵,要么就是打击控制。
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怎么能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而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正在享受着第二种养育方法带来的成果。
觉得孩子乖巧听话,对父母言听计从,说一不二就是好的。
有一次,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朋友跟我讲了一件事。
有一个孩子,他说不想见人,特别是不想见自己的亲人,觉得他们会害他。
可实际上,家里的亲戚都很关心他。
为何会这样?
原来从小他父母经常当着他的面打架,跟家里的亲戚朋友吵架。
心情不好时,回家就对着孩子出气,骂他说后悔生了他。
辱骂和棍棒之下,让孩子变得畏缩自卑。
他甚至恨那些跟自己妈妈吵架的人,觉得是他们让妈妈变成了这个样子,最后害自己挨打。
可实际上,从始至终都是他的妈妈在控制孩子。
让孩子跟亲人反目,达到报复的效果。
而这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竟然也失去了分辨是非的能力。
在妈妈的控制影响下,他的人格也早已扭曲。
不知道孩子成年后会如何回忆童年的经历。
又会如何处置这种关系。
朋友说,这个孩子将来醒悟了是痛,因为他的童年满是创伤,疤痕累累。
而他一直不醒悟,人生也会被一步步毁掉。
只能说,这个家让孩子变成了这样。
5
生下了孩子就自然成为父母了吗?
有了孩子,父母不要忘记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
做父母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这一代父母,很多人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长大。
那样的童年经历,有温暖也有心酸。
还有很多的人,小时候是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成长的。
每个人面对着不同的父母和原生家庭,虽然无法选择,但是并不意味着无法改变。
对孩子发脾气,动手打孩子,或者自己没勇气,懒惰。
固然有家庭的原因,但也不能全让原生家庭来背黑锅,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
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习心理学,因为能帮助我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而儿童心理学能帮助父母更好地去读懂孩子,爱孩子。
而且,我们现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在这个家庭里流淌的爱,陪伴的时光,欢声笑语,都会保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在这个家庭里的伤害,打击也会留下痕迹。
让孩子感受到你积极乐观、努力奋斗的一面,还是郁郁寡欢、愤世嫉俗的一面?
对他的成长,特别是性格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对孩子来说,家里有钱没钱不是第一位,但是家的氛围是第一位的。
而我们如今能好好地为自己活一次。
也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