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青岛

李希贵:教育要更注重面向人人,未来特别需要不一样的学生

2019-02-26 20:41 青报教育在线

摘要:2月26日,“青岛教育大讲坛”请来了全国著名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为现场400余位来自各青岛幼儿园、中小学校长作了一场《新时代教育管理者的10项修炼》专题报告。

青报教育在线讯iqdedu.com  2月26日,“青岛教育大讲坛”请来了全国著名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为现场400余位来自青岛各幼儿园及中小学校长作了一场《新时代教育管理者的10项修炼》专题报告。报告结束后,李希贵接受了青报教育在线的采访。

选课走班应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北京十一学校很早就开始了选课走班的改革,目前为应对山东新高考政策,青岛各高中学校也在进行选课走班的探索,李希贵对青报教育在线表示,选科走班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而又个性发展的学生,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李希贵表示,选科走班只是一个形式,它根本的目的是育人目标的分化。过去工业化时代,培养的是标准化的学生,假如你是一块砖,搬到哪个地方都可以。但是未来时代特别需要不一样的学生,尽管他们的价值观有共同的底色,但每个人的优势、潜能应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提到“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李希贵表示,选科走班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根本上是为了实现培养全面而又个性的学生的目标,让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最大化地发挥,从而为国家和民族服务。李校长还表示,中国一个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每个人最深层次的价值挖掘出来,奉献社会。

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形成互补

对于广大家长十分重视的家庭教育问题,李希贵对青报教育在线表示,家庭教育向来非常重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价值观、生活习惯、包括学习习惯产生着重要影响,家长们也担任着示范作用,是孩子从小的引路人。

李希贵表示,学校教育如何引导家庭教育,并与家庭教育构成互补也同样重要。两者如何确认共同的教育目标,不致分裂,把劲儿用在一股绳上,这一点很重要。

李希贵还指出,未来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学校教育、互联网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可能会三分天下。学校教育不是孤岛,必须认真研究互联网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全新信息,必须研究社会培训机构在某一方面对孩子带来的帮助,在这个基础上,学校教育必须进行调整,怎样变拒绝、排斥为接纳、吸收和互补,这是对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

报告更多精彩观点>>

报告中,李希贵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充分阐释了新时代教育管理者应当进行“全面理解新时代育人目标”,“以系统思维寻求系统解决方案”,“管理‘客观原因’,将落实进行到底”等10项修炼,高屋建瓴,同时又金句频出。

“教育的使命是与技术进行赛跑”

从教育的使命来说,很多时候我们跟不上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大挑战,而且会给教育、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焦虑。就最近三五年的时间,大家可能发现整个社会变了,家长也变了,大家特别焦虑,特别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不知道今天到底在孩子身上怎么投资,到底让孩子学什么东西、学到什么程度,孩子在未来才会赢,家长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所以就造成了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焦虑。

这个焦虑产生的时间,我们跟欧美差不多同时。蒸汽机带来的焦虑没有影响到中国,电动机的焦虑过了几十年才进入中国,但是计算机带来的焦虑使我们跟它们同步。如果说过去还可以借鉴欧美经验,跟着它们不断学习,但今天,当我们同步发生的时候,必须有自己的应对。所以,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和技术赛跑。

“教育发生在每个学科的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

教育到底发生在哪个地方?教育效益最大限度在哪个地方产生?回忆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每个人回想一下,都有一个老师,一个数学老师影响了我一生,一个语文老师一句话点拨了我,使“我”从此之后变了,是不是这样?相信每个人心目当中都有这样一个老师或者这样一些老师影响着我们。

所以,教育效益产生在每个老师跟学生相处的环节,校园里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和课后跟老师相处,正是相处的时间产生教育效益。在绝大多数时候,在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当中,只要关系好,基本上就影响大。这个学生总是对数学老师念念不忘,总是对历史老师念念不忘,一般来说肯定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就很大。所以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我们不去评价效益,我们去评价关系,只要关系好,就大致认为教育效益高。

“师德的关键驱动点是‘被爱’”

我们看师德,怎么才有师德呢?一个是爱,一个是包容。你只有被爱了,只有被学生爱了,你在学校里就有地位,就给你名利,给你安全感。学生喜欢你,在这个学校里你一切都有了,这时候师德就会大大涨起来。反过来说,如果每个老师都特别喜欢孩子,所以孩子特别喜欢老师的时候,这个学校难道不会是个健康的学校吗?师德的关键驱动点是“被爱”,怎么样让老师感觉到“被爱”的感觉?所以就进行“被爱”的师德建设。

“教育是情绪劳动,态度、心态比知识更重要”

还没有充分理解这个行业劳动的性质,还固守着长期以来我们是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这么一个过时的观念。教育是情绪劳动,情绪好就是一个好老师,就是学生喜欢的人,就是社会敬佩的人。一旦情绪不好,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答应。所以必须重新定义教师、校长这个岗位的工作性质是什么。

一个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是情绪劳动,态度、心态比知识更重要的时候,教师的基本功、教育管理的基本功就产生了变化。比如要学会消化不良情绪能力,同时具有对各种不同声音的处理能力,对各种问题同一时间的决策能力,还有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能力等等。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