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了:对孩子说“快”需谨慎!
摘要:当催促越来越频繁,孩子们反而产生逆反。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尊重孩子的“磨蹭”,也是让他们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快,起床,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快,穿衣服,叠被子,去吃早饭!快,作业呢?都别落下……这声声催促,相信您和孩子都不陌生。
可是反复催促真的能达到家长们预期的效果吗?事实上,当催促越来越频繁,孩子们反而产生逆反。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尊重孩子的“磨蹭”,也是让他们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最近,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对“磨蹭”的偏见。
那天有事不得不早起,6点半叫醒儿子,没睡醒的他有点烦躁和赖皮。
想着7点就必须从家里出发,我就催促他“快点穿衣”;看他愣在洗漱台,催促“快点刷牙”;看他有一口没一口地吃饭,催促“快点吃饭”。
催促次数越多,越觉得孩子是故意和我唱反调,做什么都不上心,磨磨蹭蹭只会耽误时间。
出门时,我很不友好地把袜子扔给他,加一句:“赶快穿。”
这时儿子坐在地上,怎么也穿不好,心急的我打开门,他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快不了!”
看着崩溃的儿子,我突然醒悟:一大早,就把自己的焦急间接转嫁给了孩子,快节奏、紧迫感早已破坏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他爆发了情绪以后,更加挫败地坐在地上,可怜兮兮地看着我。
我心一动,低声说:“好,慢一点也没关系,妈妈等你!”
而这句话反倒好像有魔力一般,让他迅速地穿好了袜子。
记得有本书里曾说: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01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
教育有时候是慢艺术,做父母的不能急躁,也没办法催熟。
只有父母淡定了,孩子才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生命轨迹去长大。
比如朋友前段时间也遭遇和了我一样的抓狂。
父母来她家住一个月,本以为常年不住一起,临时的一个月很容易过去。但母亲天生急性子,从第一天开始,就马不停蹄地催促她儿子。
吃饭时,说“快点吃”;送孩子上学时,说“快点走”;孩子在房间做作业,她也时不时跑进去,说“快点做”;看见孩子上厕所,也会下意识地催一句:“快点上。”
刚开始她很委婉地说:“妈,不着急,让孩子慢慢来。”
但几天后,孩子因为不适应,情绪波动很大,而且变得磨蹭起来。平常的行为一下子变得问题百出:不主动吃饭,不主动看书,不主动做作业。
眼看孩子不好好做,妈妈更加变本加厉地催。
她终于忍不住了,对妈妈说:“您总是催催催,但孩子不能一下子长大啊!”
父母放慢速度,不仅仅是让自己喘口气,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去感知生活,感受周围环境,认识世界和思考未来。
当然,孩子也并不会因为一时的磨蹭,成为不负责任又拖拉的人。
反倒是父母的包容、理解,会给他更多思考的空间,在每次尝试中学会自我处理、安排事情。
02
妈妈的“催促歌”
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唱过一首《妈妈之歌》,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
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
起床,起床,快起来!
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
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
快起来!
然后记得叠被子!
会热吗?
会冷吗?
你穿那样出门吗?
你的书,你的便当,你的作业呢......
整首歌曲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
现实生活中,当孩子不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去行动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地催促孩子做同一件事。
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内疚不安,但催促的次数越多,孩子就会从内疚变成不耐烦,最后上升为反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超限效应”——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
话说有一次,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他决定多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准备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被反复催促的孩子,心理活动和马克·吐温当时一样,最后就是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总而言之,越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发高涨。
03
给孩子自我反思的机会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给足孩子时间去体验,他们才能从实际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谁,要做些什么。
喜欢在屁股后面催促的父母,常常会担心:如果不催孩子,孩子会不会更加放飞自我,把该做的事情搞得一团糟?
当然可能会,但不会一直都那样!
孩子也会讨厌麻烦和问题,如果知道是自己拖延导致的问题,就会促使他进行自我反思,继而调整自己的内在状态。
倘若只是一直按照父母的节奏,匆匆忙忙地做每件事,孩子永远也弄不明白什么事是自己的,什么事是别人的,一旦生活出现问题,他不会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而会怨恨催促者。
事实上,就算赶时间,只需要提醒孩子注意,也不一定要催促孩子,您可以将“你快一点”变成“我希望......”
比如,把“你快一点吃饭,马上校车就要来了。”变成“妈妈希望你十分钟以后可以吃完饭,然后我们有三分钟的时间下楼,这样就来得及坐校车。”
在家庭教育当中,脆弱式表达,会让孩子更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能引发孩子自觉的合作。而用强迫式或者紧迫式地表达,则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引发孩子消极抵抗、做事被动。
“如果你晚上八点半完成作业,你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爱做的事,如果是八点完成作业,你就有一个小时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你是九点完成作业,就没有自由安排的时间了。你会难过,妈妈也会惋惜。”
催促孩子,其实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有情绪的状态下,孩子很难去理解父母的情绪。
可一旦父母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孩子其实也愿意体谅父母的需求。
陪伴,其实就是等孩子慢慢成长,帮助孩子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当他既能发现自己,也能从这些自我安排中了解他人,最终形成自我与世界的认知时,您会发现,孩子已经在“放手”中慢慢学会了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