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以待

2019-01-19 09:03 中国教师报

摘要:“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陶行知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时时温习。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陶行知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时时温习。

中午经过一间教室,见一年轻教师在大声呵斥,一个男孩耷拉个脑袋,站在讲台前。其他孩子都正襟危坐,噤若寒蝉的样子。很显然,那小淘气可能犯了好大的错儿,年轻教师都气得涨红了脸。

类似的场景在校园里算是“惯见”,而我也曾是这样的小年轻。

一张黑白照片忽地在脑子里闪过,照片中的我才19岁。照片是师父偷拍下的,拍的是我正骂学生时的模样。那样子,实在丑得很。师父并无恶意,她只是淡淡地告诉我:有时,这样当众批评不一定管用,你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办法。

之后好长时间,我并没有什么更多更好的办法。但是,的确减少了大声批评的次数,也降低了批评的音量。偶尔发火,突然吼了一句,都会下意识地看看窗外是否有第三只眼睛。

28年,所有的美好都藏在时间的缝隙里。这缝隙,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孩子,便是那束光。

冬天,学生小胖一早到办公室找我,羞涩地掏出半个玉米。

“朱老师,这玉米太好吃了,我吃一半,你吃一半。”握着热乎乎的玉米,刹那间,我被暖到了。

毕业季,比我还高的学生筹备感恩师长告别仪式,深情的告白,紧紧的拥抱,我被暖到了。

小捣蛋浩浩前一分钟被我嫌弃,眼泪汪汪地回座位,后一分钟抱着我的腰,“老师,我好爱你啊”!我被暖到了……

因为这暖,心生慈悲。渐渐地,就会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就会真正俯下身来倾听,就会平等地对待,就会真正地理解。渐渐地,学会慈和随顺,心也变得柔软、澄澈起来,疾言厉色也越来越远。

年岁增长,如今再去审视年少气盛时的简单粗暴,忽然惊觉,当初被呵斥的学生内心有多受伤。

思维触电般,把我拉回到14岁那年。

那时上初二,眼睛近视了。可是,家境窘困,我不愿求助父母给我买眼镜,只好挨着。

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讲习题。我预习过,知道所讲的就是书中例题,就盯紧了书看。估计老师注意我好久了,突然咳嗽了一下,又停了会儿,我怕错过了知识点,根本没抬头。一直到老师突然点我名字,我才反应过来。

“你觉得自己成绩好,了不起啦”“还班干部呢!上课不认真,基本课堂纪律都没有,你配当班干部吗”……

无情的斥责,如山压,如海啸,如刀割,如针刺。当场,我就哭了。

“还哭!你还委屈了?”

“我没有,我看不见。”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呵,看不见?好啊,你上台来!这道题接着往下算!”

瑟缩着,我上台了。这次上台,不是演讲,不是示范,不是领奖。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无地自容。

我抽噎着,把题目做完。老师瞪了我一眼,没说一句话,粉笔狠狠地往讲台上一砸,转身走了。

下课铃还没响,我不知道自己该继续站着还是该下去。我只知道,我不停地捂着嘴哭。

那数学老师,我永远记得。直到今天,我都不明白他那天为何当众这般羞辱我。也许对他而言,那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对我而言,这就是“奇耻大辱”。

我也已经忘了,照片中的我,为何对那学生如此痛斥,但是将心比心,我觉得,我欠他一个道歉。

天底下没有不犯错的学生。但是,当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但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每天跟一帮小豆丁打交道,所以教师是使用批评最频繁的人,正因为如此,更应该认真研究批评的艺术。

如何让批评变得易于接受,甚至让批评变得可爱起来呢?其实还是有更多好方法的:

比如适当放低自己的声音。

现在的校园热闹得紧,学生多,老师多,活动多,铃声多。加上现在好多老师喜欢佩戴“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可爱倒是可爱,但长期处于这种高分贝轰炸下的孩子,难免心浮气躁,如何能平心静气地浸润到书香之中?

如果老师靠嗓门儿高来管理学生,学生遇到事儿,是否也会动不动就粗着嗓门儿来面对呢?相反,以静制动,和声细语,有时反而有无声胜有声的奇效。长期生活在高音下的学生,对高音也就有了免疫力,所以平常轻声细语,偶尔声音一大,说不定还有点震慑作用呢。

再比如巧用眼神。

眼睛明察秋毫,传情达意,如果只需要一个眼神可以制止的行为,就无须大发雷霆。

有个女生上课捏橡皮泥,你不用有意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更不用叫她站起来把橡皮泥上交,而是用眼神告诉她,这种行为是不应该的。师生目光相持,她会慢慢红着脸将橡皮泥悄悄塞进抽屉。从她的眼神中,你也读懂了“千万不要说给同学们听,千万别骂我”。如此会意,也就一笑而过了。

再比如暗示。

每个老师都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能读懂的手势或言语上的暗示。若一进教室,见闹哄哄一团,手指头从一到三,表示有三秒钟的休整时间安静下来;若排队,学生讲话,伸手指划一下嘴,表示小嘴巴关上。我的一个同事,能够把“同学们”三个字叫出“万种风情”,且效果奇绝。当他叫“同——学们”,表示叫得很正式,事情很严重,老师很生气;当他叫“同学——们”,表示老师要卖关子了,好戏在后头,大家注意听;当他叫“同学们”,学生就意识到风平浪静,时光静好。类似的暗示还有许多,学生觉得好玩又有趣,效果也就有了。

老师们会说:这些手段我们也用,但是压不住啊!是的,当老师太难。那么多娃,每个班都少不了一串“熊娃”,甚至还牵出一串“熊家长”。即使不吼出内伤,也会憋出内伤。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百样手段,千种方法,还得立足于老师的慈悲心。

这慈悲心,就是在接手孩子的第一天起,你要真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善的,至少是向善的。他所犯的错误,并非不可饶恕。如果你养过孩子,你肯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班级里,每天都可能会有孩子盛饭时把饭掉到地上,你要相信他们不是故意的,只要捡干净就好;总有个别孩子排队时会挤眉弄眼,甚至推搡两下,你要相信他们不是故意想惹你生气,他们只不过好动而已。眼神提醒,最多说一声“小心些”就好……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以待。

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几年后你会发现,你曾经怎么对待他们,如今就怎么被他们对待。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每个孩子都相信自己的老师是爱他的,即使是批评,也能感受到这份爱,那么我们的批评才真正能抵达他们的内心。否则,声嘶力竭,只能暴露老师的无能和无奈。

不由得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作为一校之长,陶行知在看到学生犯错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派头,也没有声嘶力竭地吼叫,更没有武断粗暴地拳脚相加,而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以诚相待,通过四块糖果,以表扬的方式委婉地提出批评,这种独具匠心的批评艺术触动了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陶行知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时时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