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高校专业退出为何这么难

2018-12-04 17:00 光明日报

摘要:作者:李名梁(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十年从教经历,我亲笔写过两个新专业的申请报告,做过两个新专业的专题汇报,经历过几个新老专业的合格与专项评估,可就是没有经历过专业的退出。高校专业的设置或退出...

作者:李名梁(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十年从教经历,我亲笔写过两个新专业的申请报告,做过两个新专业的专题汇报,经历过几个新老专业的合格与专项评估,可就是没有经历过专业的退出。高校专业的设置或退出究竟是从“良心”出发还是从市场出发,或者是从国家战略出发?一直以来,高校专业设置就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在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以及高校办学者眼中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其中,专业的冷热问题、就业率高低问题、专业的动态调整以及预警与退出机制问题尤为如此。

其实,只要具备一些高等教育理论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教育必须立足于经济基础,同时也服务于上层建筑。诸多因素构成了专业进退的考量因素,当然,还有一个必须秉持的原则是,专业“冷”“热”,就业率“高”“低”,有时折射的只是市场供需的暂时变化。有一些专业就业率、报考率都偏低,但从学科发展、人才储备特别是国家重大发展而言却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的。当然,正常的吐故纳新仍然是必需的。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专业的增设数量远远高于其退出数量,国家或者地方主管部门也没有详尽地给出所有高校专业退出的具体清单。难道高校办学都真的如此契合产业发展大势及人才市场需求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鸡肋专业为何难退出?高校显然有难处,最直观的难处就是,办了多年的专业突然停了,这些专业教师与教辅人员何去何从?与它匹配的设施设备及实验室又如何处理?高校是否会为此付出巨大的办学成本?高校的社会形象是否会大受影响?可见,专业退出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何保持一颗专业“良心”?当前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势告诉我们,建立健全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势在必行。众所周知,专业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单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主要围绕具体专业展开。为此,国家、地方和高校就应保持高度协同,努力从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专业动态调整、预警与退出机制。高校专业如果只增不减,一味搞“大而全”或者“小而全”,会严重影响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办出特色和质量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根本出路。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4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