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对话一线教师
摘要: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当教师出现违规违纪行为,身处一线的教师如何看待?在教师眼中,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记者就此专访了高校一线教师陈锋(应采访者要求,陈锋为化名)。 记者:教师出现违规违纪行为,你经历或看...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当教师出现违规违纪行为,身处一线的教师如何看待?在教师眼中,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记者就此专访了高校一线教师陈锋(应采访者要求,陈锋为化名)。
记者:教师出现违规违纪行为,你经历或看到过吗?
陈锋:说实话,这种事情基本都是从新闻中看到的。在现实中,我没经历过也没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当然,即便身边有,在没有曝光前,我们也不可能知道。
记者: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
陈锋:全国有1600多万教师,如此庞大的基数,很难保证不出几个“害群之马”。性骚扰、言行不当、造假等问题各行各业都存在,也并非教师群体独有。只不过教师行业比较特殊,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自己的不当行为会对下一代造成恶劣影响,所以才会被社会放大并持续讨论。
记者:你认为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陈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教师作为当事人,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对科研工作关注较多,疏于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要求。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它同样会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教师们所追求的金钱、资源、职务等,一旦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就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不当行为。
当然,教师在职业发展中也存在瓶颈和困境。
记者:瓶颈和困境是指什么?
陈锋: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教师要生儿育女、赡养老人,这些需要一定的收入做支撑。但大学教师收入相对较低,仅依靠课时费赚不到多少钱,有课题项目的教师还好一些。
教师要想发展,需要评职称、发论文,这就要求他们潜心科研。虽然学校规定教师必须上课,但对教学质量并没有衡量标准。同时,目前,高校还是更注重论文的发表数量、影响因子,这让教师心态日趋功利化,也使得科研环境越来越浮躁。
记者:你希望得到什么支持?
陈锋:希望有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而不是为了评职称、拿项目。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收入,减少我们的后顾之忧。再次,要畅通教师的上升通道。
记者:如何遏制此类行为?
陈锋: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更注重自己的道德素质和品性修养,为师者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有强有力的制度环境作保障,把硬性规定建设好,让教师们不敢违规,一旦违规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9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