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避免?
摘要:很多中国留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其后果就是一些小留学生们出现心理问题。
在中国学生跨国流动的过程中,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所定义的各种资本是如何进行积累与转化的?这些中国学生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他们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近年来,对于留学生群体,我一直在研究和关注,不仅从个体或者家庭的角度去研究,还会注意到国家政策对这一现象的影响,以试图找寻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中国学生跨国流动现象所产生的影响。
小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应忽视
在最初设计相关研究时,我受到以布尔迪厄为代表的很多社会学家及思想家的影响,为此,我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结构主义解释,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跨国移动的主体——学生。然而,随着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我慢慢地意识到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研究这一群体时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这些年来,随着中国逐渐扩大的开放政策,中国留学生日益增多,而留学低龄现象也越来越显著,很多问题接踵而来,比如近年来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负面事件新闻偶有发生,甚至骇人听闻。其实,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问题——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项针对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33%的在日中国留学生处于轻度甚至中度抑郁状态。所有一切都表明,对留学生特别是小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根源分析,并进行有效应对,颇为必要。
国外课业压力大且同伴竞争激烈
对于出国留学而言,截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永远是小留学生在出国过程中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在国外工作期间,很多刚到国外的中国留学生经常向我抱怨,说他们上课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没办法,有的就自己上课看书自学,有的需要偷着录音,回家重新听几遍课程才能理解。如果遇到的教授讲英语带口音,那简直就是他们的噩梦。此外,一些中国留学生一开始很难顺利地融入西方文化。一个中国留学生告诉我,班上有西方同学在讲某个听起来一点儿也不好笑的笑话时,自己很尴尬,不知道该笑还是不该笑。这种文化隔阂,也使得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朋友圈几乎都还是中国人,能够和西方人亲密交朋友的中国留学生并不多。
通常而言,我们都认为西方的课业负担很轻松,但其实并非如此。
我有一个朋友,在孩子七年级的时候举家移民到加拿大,至今在加拿大生活了多年。尽管朋友的孩子在加拿大接受了多年的本土教育,孩子的英语也和当地孩子水平相当,但这个孩子的英文学术写作总是不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在加拿大的本地孩子,要用高中成绩,尤其是十二年级的成绩去申请大学,而十二年级的英语分数在申请的过程中就尤为重要。为此,朋友请人给她的孩子专门补习学术写作。终于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朋友兴冲冲地告诉我,孩子英语考的分数超出预期,老师的评价也非常棒,尤其对于写作部分,评价很高。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就看到朋友给我的一条留言,说因为刚刚发布的成绩报告,她儿子的同年级同学自杀了。那个女孩子因为成绩没有达到预期,选择自寻短见。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女孩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加拿大本地人。
由此,大家可以试着想一下国外的课业压力之大以及同伴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作为海外中国留学生,英语为第二语言,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如果没有很强的心理素质以及预防性心理建设,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家长应了解孩子留学所在国的文化
目前,学习和生活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国内时能够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出国后,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并且想交到知心的朋友也不容易。因此,很多中国留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其后果就是一些小留学生们出现心理问题。
当然,每个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心理问题所困扰,但如果很不幸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应慎重待之,不要怨天尤人或者斥责孩子,更不应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为人父母,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变化多加关注。
其实,在真正把孩子送出国门之前,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留学国家和学校有所选择,而不能盲目跟风。作为家长,只有不怕麻烦,不辞劳苦,事先做好功课,切实了解了孩子留学国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等,才能真正做好孩子的指导和参谋。也只有充分了解了留学国家的文化,才能事先让孩子做好准备,而不至于一跨出国门,就紧张不安、无所适从,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消除文化差异,融入当地。
一般来讲,对孩子留学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了解得越仔细、越透彻,对孩子的帮助也就越大。因此,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文化价值观、政治、教育、宗教和人际关系等精神和理念方面的问题,还应了解该国民众购物、娱乐、社交、工作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行为模式、交流风格等,以便为孩子提出最明确、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鼓励并引导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多交友
轻视甚至忽视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是一些中国家庭存在的教育理念问题之一。曾经,听说一个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后,还每天叮嘱孩子少和其他孩子玩,多学习。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可以理解,但从成长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这种家长的认识和做法值得商榷。其实,鼓励并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不仅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积极进取,正能量满满,而且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能够使他们互相帮助,更快地成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社交软件迭代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各种网络交流工具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年轻人来讲,追求新鲜永远是他们的天性。然而,表现在社交工具的使用上,家长和孩子之间往往就会有明显的不同。孩子在国内的时候微信等用得好好的,一出国就换成了“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传统的中国家庭父母一脸懵懂和无助。无形中,交流工具的不同竟然成了他们之间交流的屏障与壁垒。
孩子独居国外,不沟通和交流是不行的,但想随时和孩子保持联系畅通,新型的交流工具又不熟悉,应该怎么办呢?对于父母来讲,那只有重新学习一条路了。毕竟,年轻人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因此,一个合格的留学生家长,还得是一个具有学习精神的家长。
告诉孩子遇到问题时敢于接受心理辅导
最后,对于很多中国家长和孩子来讲,找心理咨询师是一件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因为他们容易把心理问题同精神疾病画上等号,在认识上把心理问题同许多形形色色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对待心理问题,一些中国家长和孩子不约而同的想法是视而不见,甚至设法隐瞒,普遍采取“堵”而不是“疏”的策略。殊不知,这种做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七军被水淹”,等后悔之时已晚矣。
对于中国家长来讲,我们必须明白,刚刚走出国门的孩子,独自一人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心理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涟漪是必然的,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几乎每个国外的大学都设有心理辅导办公室,工作人员都是持牌的心理咨询师。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苗头时,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这些办公室接受心理疏导,毕竟“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作者赵庆华,资深国际教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