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高质量的陪伴,是父母一份精神上的引领

2018-11-01 14:48 现代教育报

摘要:近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中国母婴行业蓝皮书》。通过对十几万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父母的生育观发生了转变,由威权式的养育观向“陪伴”转变。

近日,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中国母婴行业蓝皮书》。通过对十几万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父母的生育观发生了转变,由威权式的养育观向“陪伴”转变。

父母关注陪伴孩子是好事,但陪伴的时间和质量却有待提升。忙碌工作无力陪伴,沉溺手机无心陪伴,父母到底该如何陪伴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该怎么做?我们一起来听听几位专家的建议↓↓↓

调查显示

工作压力成为陪伴的最大阻力。工作加班和工作应酬占用陪伴时间,成为父母无法陪伴孩子的主要原因。“忙”成为现代生活常态,父母假期少,工作繁忙,父母陪伴力不从心。

父母做家务、看手机,陪伴质量有待提升。在陪伴孩子时仅仅为空间上在一起,陪伴时不够专注,父母经常被各种琐事干扰,其中家务干扰最大,其次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打扰。

爸爸更重视物质条件,认为陪伴更多是妈妈的责任。三成爸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是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仅有5%的妈妈认同这一观点。近九成的妈妈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最重要的责任是陪伴与照顾。

校长解读

润物无声成长环境的营造是家长最高境界的陪伴

陈凤伟(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副校长)

欣然看到当代年轻的父母由权威式养育观转向“陪伴”,但是怎样诠释、践行“陪伴”呢?

特别理解工作处于奋斗期的年轻父母,遇上孩子成长关键期时,那种“欢喜中的烦恼”。所以期待关注孩子成长需要陪伴的观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小家到大家共同为孩子营建温暖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中的温度是会延展为社会的温度的,给孩子的投入是对社会极大的贡献。

首先,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中,因其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无法相互替代的。

其次,陪伴孩子成长是有“有效期”的,父母要制定陪伴孩子的大小计划,大计划是长远些的,小计划是阶段性近期的。大计划要和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相契合,小计划要和当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连在一起的小计划就是大计划的达成。不要等到孩子出现问题再陪,或者是“秋后算账”,那样将是“徒劳”“事倍功半”的。

再次,父母的陪伴是有质量的,尤其是日常中的行为示范,是随时产生的。比如,除了陪孩子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像读书、游戏、参观、旅游等,寓教育于活动中,更多的是平时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像按时作息、吃饭不挑食、与家人朋友相处真诚有礼、外出遵守公共秩序等,不经意的“陪伴”效应更大。

最后,父母还可以智慧地把陪伴孩子倒过来,让孩子陪伴父母。例如,处于小学、中学阶段的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陪伴”父母去工作,让孩子看到与家中不一样的父母,增进了解的同时,体谅父母由于工作带来对自己的“疏忽”。此外,这也是对孩子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

专家支招

高质量的陪伴是父母一份精神上的引领

杨清暇(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就在孩子身边,可有些爸爸在酒桌大话调侃却对与孩子聊天只是应付,有些妈妈对着肥皂剧泪流满面却懒得跟孩子交心彻谈。责任缺位,这样的父母在孩子身边又有何用?

高质量的陪伴是父母责任的到位。做父母是否真正称职,或许比日夜的厮守更为重要。你要能知道他成长的点滴,你要能看见他的进步和变化,你要能知道他的爱好究竟是什么……

高质量的陪伴是关键时期对孩子的支持。我录制的节目里,有一家父母,每每在孩子演出时都会陪孩子去,而不是平时时时刻刻在身边。关键期的陪伴非常重要,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道起跑线。

高质量的陪伴是一份精神的引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空间上的距离并不意味着我们与孩子心理上的疏远,用心的父母并不因为时空的阻隔而忽略孩子成长。

在儿子傅聪离家留学波兰期间,傅雷10年书信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最珍贵的爱。如今的网络时代,父母再忙也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视频、语音交流,保持对孩子日常的关注。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但并不代表父母不要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父母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各自都需要自身的价值,责任不代表绑架,而在于父母陪伴的方法是不是用心,是不是智慧。

高质量的陪伴是用心和孩子一起长大,妥善安排好一切。无论父母在哪里,都有一种温暖一份懂得照进孩子的心田。

对不同个性和年龄的孩子给予不同的陪伴

段鑫星(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心理协会心理师)

陪伴的质量是关键。上班族父母都在忙,但一定要有family time,即一家人一起做一些事儿,有时候什么也不做就是在一起放松,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美好;有时间全家人一起看一部电影,然后共同讨论;或者一起去吃饭,旅行,读书等,让这些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方式。

还要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年龄特点,做不同的陪伴。比如,学龄前以游戏与自然活动为主,阅读与旅行并行;入学后,特别是孩子步入一年级,父母在学习习惯和学校适应上的陪伴要更多些;小学高年级,侧重学习兴趣的培养,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些技能等。比如爱静的孩子,陪伴一起运动;喜动的孩子,多陪伴一起思考,比如下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