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住校还是走读?这些注意事项家长一定要知道!

2018-10-09 15:04 潍坊教育

摘要:走读耗费精力,却能多接触家长;住校安全省心,可又需要花时间去适应……究竟哪种对孩子最好?住校和走读阶段,又有哪些好办法帮助孩子快速进入状态呢?

择校问题解决之后,现在摆在家长面前最大的选择就成了:是让孩子住校还是走读?

走读耗费精力,却能多接触家长;住校安全省心,可又需要花时间去适应……究竟哪种对孩子最好?住校和走读阶段,又有哪些好办法帮助孩子快速进入状态呢?让小编带您一起听听家长们的想法。

01

“住校很方便!”

@火柴爱上香烟所:

我家初中就住校了。现在很感谢家长给他充分的信任,给他空间和自由。现在高中住校更好,五个人平时对话都用英语,锻炼口语。宿舍每个人都有分工。有负责每天一题数理化辅导的小老师、有负责卫生的劳动委员、有负责监督手机实用的。我儿子宿长。平时大家学习你追我赶,十分和谐。在这种环境孩子不好都不行。

@安然放心:

我觉得住校方便!上完晚自习已经九十点了,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太赶!而且在家也不能好好学习好好吃饭!

@biansf:

个人认为,孩子住校真的可节省很多路途时间;但是,又担心没有家长的监督,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或者交了不好的朋友,耽误了学习。毕竟3年一晃就过去了,而且,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你的孩子只是其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真心怕伤不起!

02

“走读机会多!”

@wyqqnr:

不考虑住校,一个城市里,能有多远。上了大学有的是住校机会,趁着娃还小,多点相处的机会!

@大宝洋洋07:

不考虑住校,一是伙食问题,在外吃肯定没有家里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放心一些。如果远,我会租房。

@tongshuzhang:

尽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意识引导。

@书香怡人:

没有特殊情况不考虑住校,想陪伴儿子这三年的中学生生活。

其实,对于是否住校的问题,家长们主要会从孩子的意愿和家庭的情况综合判断:距离近,家庭成员能够满足孩子走读,孩子不愿住校,这样的情况下,走读是最好的选择。反之,可以选择住校。

03

住宿还是走读?尊重孩子的意愿

不论是走读还是住校,孩子们进入新的学校,或者升入新的年级,接受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面临一个新的开始。

“我女儿小学三年级就住校了,的确很考验家长。”高女士的女儿马上要上初中了。刚住校时,女儿回家就开始讲诉学校的事儿。“有时候送去学校时还会哭,说不想住校,我也是情绪起伏不定。”

高女士说,女儿开心时,会觉得住校对了,能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生活学习也非常规律,大人也轻松;可一旦闹着要回家时,又觉得自己太狠心,孩子恋家是多么自然的事情。

“那时候简直每天活在矛盾中!不过现在孩子对住校适应得很快很好。只不过家长和孩子都要有适应的过程,而过程的长短是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住校与否,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是离家远,或者父母没时间照顾孩子,不得不住校,另一种是希望通过住校,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住宿的孩子,除了吃饭、运动,对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更高。而走读的孩子,一般父母会做出很多安排,自己支配的时间少一些。

住校时不仅要专注学习,还要照顾好自己。但走读孩子的父母,一般会把学习以外的事情全部代劳。因此住校与否也取决于家庭情况,无论住校还是走读,孩子都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   

04

选择走读:做个有智慧的家长

对走读的学生和家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放学时学生三五成群,追逐打闹,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走读有四点注意:

1.安全第一,严守交通规则,少骑电动车;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准时到校;

3.碰到特殊情况,及时联系家长和老师;

4.按时上学回家,不进网吧游戏厅。

此外,面对家里选择走读的孩子,家长也应该有所准备:

首先,家长应监督孩子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到了中学阶段,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家长来管,这是青春期所特有的特点。但是,家长并不能当“甩手掌柜”,而应该暗中监督孩子的行为,帮助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其次,与孩子多沟通。在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多跟孩子聊一聊学校发生的事情,聊聊孩子学习上的困难等,帮助孩子排忧解难,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最后,做个有智慧的家长。孩子上了一天学回到家,如果这时家长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理。所以孩子在家的时候,多放下手机,和孩子沟通交心,或者共读一本书,这样会对孩子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也能营造家庭中学习氛围。

05

选择住宿:家长应更快放手

而如果决定住校,除了物质准备,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

家长要做好物质准备,平时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动向,不要过多地干扰孩子。

家长还要做好思想准备,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出现问题很正常,首先要思考解决方式,而不是反复摇摆。

有的家长喜欢停留在过去,但是学生应该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其实孩子来到新环境,重新开始结交朋友是好事。

此外,面对孩子偶尔的抱怨,要不要急于向学校、老师提要求,试着让孩子自己努力解决,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面对学校或者宿舍纠纷,家长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别急着参与”。不少班主任都发现,孩子们的宿舍矛盾大部分是小矛盾,比如男生宿舍,有意见可能大家吵一架甚至打一架,事情过去了还是好哥们。

但一旦家长参与,就从寝室内部或者学校内部的问题,变成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间的问题。“生活中、学校里,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让孩子适应新环境,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锻炼。”班主任建议。

当然,家长也要及时跟进孩子的具体感受和反应,多进行沟通。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

最后,送给所有家长一句话:

我们都只能陪孩子走他人生的一段路,他最终能依靠的只有自己,15岁,你不放心放手,18岁,你不舍得放手,等25岁想要放手时,他可能已经不会独立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