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谈家长微信群:家校沟通成本高昂不符合共育本意
摘要:家校沟通成本高昂,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不符合家校共育的本意。
家长微信群正在成为不少教师又爱又恨的存在:“爱”是因为它的方便,“恨”是因为它太方便了。
“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不少教师感叹道。即时通信工具让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但离得太近了,界限就容易变得模糊。
日前有媒体刊发报道,指出这种不分时间地点、缺少边界感的沟通方式正在成为一种隐性精神负担,得到不少教师的共鸣。老师哪怕随便发布一条学校的通知,家长们经常都会排队回复,“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等客套话也不时涌现。时间久了,有的家长还会发布一些过分吹捧老师的话语,让人尴尬不已。
尊师重教意识深植于国人内心,对老师们多一份尊重,适当地表达敬意原本无可厚非;但正如有媒体报道的那样,有些家长也在有意无意地把溜须拍马、请客送礼等社会不良风气带到家校关系中。
有些家长费尽心思讨好孩子的老师,固然有尊师的本意在,但关键恐怕还是在孩子身上。某种程度上,家长们对孩子的老师的各种迎合与奉承,可以视作一种感情投资,而他们想要得到的回报,是老师对自家孩子的各种照顾。虽看上去有些功利,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批评他们似乎也没有特别充分的理由。
然而并非所有家长都对老师充满善意,有时一些家长也会“怼”老师。有媒体在报道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退步,数学老师在群里提醒家长要多注意。这位老师本来是善意,可谁曾想,孩子的爸爸来了气,在群里回应数学老师:“我孩子那么聪明,成绩下滑是老师的问题。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更有甚者,老师偶尔不小心发布了有歧义或不恰当的话,会被个别家长保存下来作为证据,向媒体或学校领导投诉。如此一来,家长和老师之间,又多了一层互相防范的关系。
对于孩子的事,尤其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当下有些家长的确有点过于敏感。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9%的受访者支持教师用适当的方式管学生。但现实恰恰是,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问题的症结,还是忌惮于家长们的反应。有些家长一心想把保护孩子的羽翼延伸到学校,有时难免有过度保护的嫌疑,自家孩子在学校稍微受一点委屈,就向老师和校方做出激烈回应。
家校间的沟通成本不断增加,结果就是家长和老师为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双方都很累,彼此的情感联系变得日益复杂而微妙。
这显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景象。家校间沟通成本趋高,有人认为是彼此缺乏信任,有人认为是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还有人认为是现代化通信手段带来的副作用。但相比于探究原因,如何破局或许更紧迫,也更有价值。
立规矩,应当是必由之路。据媒体报道,有的学校出台规定,老师在家长群里发布的信息,如果不注明“请回复”,则家长不必回复。大连一所幼儿园更是专门与家长们立了9条规矩,包括:教师在上班期间专注于带孩子进行活动,无法随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请尽量选择中午或教师有空的时间交流,若有事请私信留言,等等。立规矩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要之举。
任何良好的双边关系都需要多替对方着想。家长们不妨想想:一个班里几十个孩子,老师有时很难照顾得面面俱到,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满意,何况有些问题并不属于一线教师的职责范围。
老师和校方也有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最近,深圳一所幼儿园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家的房价、户型等信息,引发家长们反感,这显然是园方行事不当。再以备受诟病的“家庭作业家长做”为例,有些作业是否一定要家长帮着做?有些所谓的亲子作业是否给家长造成了负担?布置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可以更注重实效,并考虑家长们的不同情况?
家校沟通成本高昂,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不符合家校共育的本意。孩子夹在中间,如果家校双方沟通不畅,甚至滋生矛盾,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煎熬。低成本而高效,这才符合家校双方的共同利益,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如何构建更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双方共同拿出诚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