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背后隐藏的是家长获取优质教育的焦虑
摘要:家长也好,学校也好,老师也好,都应该本着良知、良心行事,让大家都能安心。
9月9日,河北省饶阳县小哈佛幼儿园学生向老师献花。 新华社 图
每逢教师节,不少学生家长都会费心考虑如何向孩子的老师表达节日问候。中国青年报社社调中心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发问候信息(44.4%)、送贺卡(42.2%)和送孩子的手工作品(42.2%)是受访家长在教师节时向老师表示感恩的最常见方式。也有62.8%受访者表示,身边其他家长“求关注”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困扰。专家表示,家校沟通中,责任心、信任感和彼此理解尊重是最为基本的。
说实话,不少家长认为在教师节给老师“表示表示”,是一种负担。倒不是在乎花点时间,甚至花点钱,而是说,这件事情真的很累,尤其让人心里感到累。“表示”什么?怎么“表示”?会不会被拒?诸如此类,每一件事都不容易,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应对。
礼物也好,红包也罢,送出去倒好了,就怕送不出去,就怕千回百转琢磨了好久,最后竟然发现,实在没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办得滴水不漏。由此产生的沮丧情绪,怕是要缠绕好久。一定程度上讲,这已经成为一种心灵的劫难。
其实,老师也很烦这些事情,也每每对节日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担心学生家长的过度热情,担心纯洁的师生情谊沾染上功利的因子,担心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被这样的事情困扰。然而,很多时候,似乎大家都没有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只好在各种缠绕中苦苦挣扎。
尽管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也一直在倡导文明、纯洁的教师节,尽管家长和教师都认可这样的倡导,但在现实中,各种花式的“求关注”之举,并不鲜见。这中间,除了传统尊师重教的习惯“礼数”使然之外,也与当下社会中家长越来越普遍的不安全感、不确定性有很大关系。
一个班上的孩子太多,老师能够顾及的并不多,老师的注意力分配,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家长的殷勤、家长的不安乃至家长竞相送礼,均源于争夺注意力的需要。也即,一份份礼物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家长获取优质教育的焦虑。而一些学校和老师的功利行为,也让家长的不安与日俱增,其他家长的“求关注”,无疑也助长了此类跟风潮。
尽管教育的分层现象,并非什么新鲜事,但从根本上而言,由分层而导致的教育不公,传导给家长的,只能是惶恐与躁动。凡此种种,均加剧了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等价交换意识,以至于当其面对教师节这样一个美好日子之时,首先想到的也是给老师送礼。师生之间的来往,本该更正常、更温暖。也因此,家校之间应该有更多的信任、理解与尊重。家长也好,学校也好,老师也好,都应该本着良知、良心行事,让大家都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