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经 杂谈

这样带孩子过暑假比上辅导班有意义多了!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奢侈品

2018-07-18 15:21 成长树

摘要:自然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

暑假一到,李亚鹏带孩子回乡下小住的微博就上了热搜。

“暑假来临,一路高铁回乡下祖宅小住几日。一个小院,一井清泉,一枕凉席,一顿饺子,一锅烩菜,田间转转,镇上逛逛,看看亲戚,见见故友,日月同辉,天地共存”。

寥寥数语给大家呈现一个清新、朴素、自然的乡野环境。

李亚鹏的育儿观一直被社会追崇。他带孩子接触自然、感受自然已经不是第一次。

之前李亚鹏也分享过他养育孩子的经验,自曝时不时带着李嫣徒步、爬山和露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我会带她去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比如在24节气的时候我会带她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讲述有趣的小故事,也会注重锻炼身体,和她一起爬山游泳,让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在接收新鲜事物的同时不忘传统文化”。

在李嫣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带孩子做科学观测,他在十三陵水库的湖边选择了一个固定的地方,每年的24个节气那一天尽量带全家人一起,去那个固定的地方做水温的测试,空气湿度的测试。

如果是惊蜇,他还会去找一个苏醒的虫子陪孩子观察,带孩子辨别植物等。

他说“这样的一些教育我想未必是应付高考的,也不是所谓的教育所需的内容,但是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我希望能够给她更大的可以拓展的未来。”

但暑假期间,很多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兴趣班、补习班等。

他们认为自然教育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也不能给予孩子实质性的技能。

如果带孩子到野外远足,观察自然,除了需要金钱的支持外,也需要时间。

父母没有暑假,哪有时间陪孩子玩儿呢。

家长们希望自己花费的金钱和时间都掷地有声,有回响,而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自然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第八智能,即“自然智能”理论,又称“自然探索”或“博物学家”智能。

“自然探索”是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对物体进行辨析和分类的能力。

自然教育是打开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

图片来源:宫崎骏动漫

父母是孩子自然教育的引导者,开展自然教育,不一定非要很多金钱和时间的支持,它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鼻子去闻、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

在公园里,在小区周围,甚至在家里都有很多自然的元素,随时随地都可带孩子开展自然探索。

1

拿上画笔去书写自然

大部分孩子离高山流水比较远,但离公园很近。

正值暑期,带孩子去公园是每个父母的日常活动,公园就是个很好的自然探索地。

我带孩子去公园会带个小篮子,带上画笔、本子和书,走走停停画画。

没学过画画没法关系,不懂画法、层次等等也没关系。

孩子会找一朵花或一棵树,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画在纸上,不用要求笔法多么准确,观察自然的过程已经开始激活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一次在玩的过程中,她突然想给自己做个记录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比如见到了几次鸟,看到了什么花儿,几棵树等,边走边记录,认真的样子让人不由的想笑。

你看,她已经在通过自己的记录方式观察自然了。

成人可以提供平台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发展创造力,通过自己的想象进入自然。带孩子徒步旅行,让他们充分融入自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自然。

父母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做自然日记。书写自然是观察自然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之一。

在出游的时候带上记录本,沿途记录自己的见闻、想法,不会写字也没有关系,可以画下来,并收集几片叶子、树皮残骸,或者其他的“人工制品”来加深旅行印象。

其实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随时成为教育的素材,自然界新诞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与观察的对象。

《笔记大自然》中写道“书写自然日记,可以让你发掘自己的创造力,以及更完整的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验”。

这种创造力不正是孩子们需要培养的么?

2

食物残渣收起来

日本作家马场未织说,对事物的认知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来源于实际感受,而实际感受则来自于个人的体验。

而这一系列关系的源头,则是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垃圾”可以利用起来,果壳、籽、茎等,籽可以发芽,看植物的生长过程,果壳可以用来装饰或画画。

图片来源:电影《山中的汤姆先生》

去年冬天,把一个红薯养在了水里,让孩子了解块茎植物的发芽方式。冬天太冷,它只是出个小芽,一直长不大,春天一来,像施了马粪一样开始疯长。

我把长势良好的红薯发给同事看,一个同事说“第一次见活着的红薯”。敢情没有见过红薯是怎么长出来的吧。看来给孩子讲讲日常所食是很有必要的。

《大自然的珍贵礼物》中写道“水、木头、石头、苹果、小麦、棉花、糖等等这些司空见惯的来自大自然的产物,每一种背后都藏着无比神奇、丰富和实用的科普知识”。

平时吃的水果的种子可以留下来,泡在水里发芽。收集种子的乐趣和种子的发芽过程,让孩子了解一个生命的成长,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的自然规律。

3

显微镜里观察微世界

生物的细节里藏着大世界。

想要延伸看到的生物细节怎么办呢?肉眼所见有限,儿童用显微镜是个不错的工具。

可以观察蒲公英种子的“降落伞”,看看叶子的纹理,盐的结晶,石头的层次、种子的新芽,想要观察的都可以拿到显微镜下一试。

我们在家里建了个自然观察角,孩子会打开显微镜,拿片叶子或石头去看,因素材和显微镜倍数限制,他看到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五彩斑斓的,但这种探索的欲望已经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培养了她的好奇心。

家里养了蚕,蚕蚁很小,肉眼看起来只是黑黑一条,显微镜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看看蚕蚁的细节,才发现原来蚕身体上有很多细毛。观察蚕刚从壳里爬出来,奋力往外挣的样子像极了初到陌生环境的孩童。出过蚕的空壳晶莹透亮,像一颗颗的大米粒。

放大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惊喜,显微镜即可以当玩具,又可以引导孩子多一个观察角度,去尝试、体验和探索。

图片来源:宫崎骏动漫

探索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孩子看到了什么,而是他想起了什么,观察自然培养了孩子的思考力和逻辑力。

4

养个动物吧

要提升孩子的责任心,送她一个小动物吧。

养动物是个很麻烦的事,要清理卫生、食物准备、喂养等,尤其现在住楼房,几乎很少有院子,味道特别大,但动物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

图片来源:宫崎骏动漫

在孩子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养了一只垂耳兔,长长的耳朵,长长的把兔眼睛都盖住了,真是担心它看不到路呢。

养兔子的工作做了分工,孩子负责喂食、溜兔子、玩兔子,我们负责清理卫生。

孩子很是开心,陪兔子玩时会说“乖乖,妈妈来喂你吃饭”、“乖乖,姐姐来了”。辈分乱套,但责任心不减,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兔子喂食,晚上放学回家也记得给兔子放兔粮。

现在兔子已经是她最好的伙伴。每个周末,她会去溜兔子,与兔子来个赛跑,陪小兔子到绿化丛中探秘。照顾兔子培养了她的耐心和责任心。

家里养蚕时,从蚕籽,到蚕蚁,到最后结蚕茧,孩子参与了整个过程,享受了养动物的乐趣。

养动物并不能给予我们直观的收获,但体验可以激发孩子的感染力,关爱动物和自然的热情。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写道,“饲养这些动物时,为了调食、喂水,孩子得高度注意,这培养了他专注的精神,也培养了他的慈爱之心。”

5

读自然书籍

作家理查德﹒洛夫说“作为成人,唤醒自然新奇感的另一种方式是与孩子一起阅读自然类书籍。阅读是间接体验的一种形式,但与电视不同的是,阅读不会吞没各种感觉或是操纵思想,阅读会激发想象力。”

《我的收藏》、《大自然的珍贵礼物》、《我的自然观察笔记》等都是很不错的自然引导书籍。以图为主,手绘的图片精美而自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传递的自然知识和自然玩法会给孩子打开一个新世界。

当然,作为父母,要做好自然引导工作,提供平台让孩子们进入自然,除了陪孩子一起读绘本外,也要加强自己对自然的感知力。

《我的自然笔记》可以给你提供自然探索的方法和建议,春夏秋冬四季的动植物观察和记录,收集自然的信息;

《林间最后的小孩子》可以让你了解自然与儿童健康、创造力、自我保护力等方面的关系;

《植物学通信》可以让你学习各种植物的特征,植物的构造。

自然比我们目之所及宽广得多,我们应该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们应该经常地在船尾欣赏周围的风景,像好奇的旅行家一样,不要一面旅行,一面却像愚蠢的水手只顾低头撕麻絮。”

我们需要释放孩子对自然需求的天性,让他们主动走进他生活的社区,走进自然,不是为了野蛮生长,而是为了感受生活。

卢梭说“活得最精彩的人,并不是历经岁月最长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感受最多的人。”

自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开发孩子们的感觉器官、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利用自然,这些技能你get到了吗?